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試題引入:

非洲的剛果盆地是地球上熱帶雨林的三大分佈區之一,目前該地雨林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破壞,研究人員開展的研究顯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導致剛果盆地氣溫上升0.7℃,將使溫室氣體造成的變暖加劇50%。據此完成8~9題。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8.剛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積被毀的根本原因是

A.歷史遺留的遷移農業

B.發達國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長和生活貧困

D.熱帶雨林的土壤貧瘠

9.近年來,對該區域的熱帶雨林進行大規模開發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有

①生物多樣性減少

②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氣候變暖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劇,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鹽鹼化、荒漠化加劇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試題解析:

8.C 由於人口的增長過快,為了增加糧食的產量維持生存,人類過度開墾,導致剛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積被毀。

9.C 熱帶雨林進行大規模開發會導致生物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植被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氣候變暖;植被破壞,會導致水土流失加劇,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背景知識:

一、森林的分類

(1)按空間分佈:

針葉林、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紅樹林、珊瑚島常綠林、稀樹草原和灌木林。

(2)按發育演替:

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

(3)按經營的目的

用材林、防護林、水源林、薪炭林、經濟林和特種用途林。

針葉林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闊葉林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灌木林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雨林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落葉林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二、森林的效益

1、森林的經濟效益——綠色寶庫

①木材;②能源;③食物;④化工原料;⑤醫藥資源;⑥物種基因資源;⑦科研基地。

2、森林的生態效益——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1)森林的全球生態效益: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固碳製氧、抑制全球變暖。

(2)城市森林的生態效益:吸菸滯塵、減弱噪聲、調節氣候、美化環境。

(3)乾旱、半乾旱地區: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4)丘陵、山區: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5)沿海地區:防止海風侵襲、保護海岸。

3、森林的社會效益——人類文化的搖籃

森林影響人類的生存、 生育、 居住、活動,是人們療養、遊憩、陶冶性情的理想場所。

三、森林的保護

1、制定相關法律,加強環境教育,提高保護森林意識。

2、加強森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

3、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森林觀光、生態旅遊等。

4、森林選擇性採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5、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

練一練:

材料一 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地,雲南西雙版納是我國最適宜的橡膠造林區。

材料二 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某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雲南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砍伐後種橡膠林,導致當地霧日比以往減少很多。

材料三 圖1為2010年西雙版納天然橡膠種植面積變化圖,圖2為原始森林和橡膠林的結構圖。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1)試推測西雙版納的氣候特點。

(2)西雙版納原始森林砍伐後種橡膠林,導致霧日比以往減少很多,簡析該地霧日減少的原因。

(3)該地原始森林砍伐後種橡膠林,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簡析其原因。

(4)說明該地天然橡膠種植面積變化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

【答案】

(1)全年高溫;明顯地分為旱雨兩季,降水豐沛。

(2)原始森林砍伐後種橡膠林,群落結構單一,地表植被覆蓋率降低;林間空間增大,風力增強;植物蒸騰作用減弱,水汽變少;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增加,溫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

(3)地表植被覆蓋率下降,雨季淋溶作用增強,土壤養分流失較快;枯枝落葉減少,為土壤提供的有機質減少;地面徑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劇;農業化肥的施用,土壤受到汙染。

(4)天然橡膠種植技術水平的提高;天然橡膠的市場需求增加;單位面積產值高,經濟效益較高;政策支持。

做題鞏固:

位於東南亞赤道地區的蘇門答臘島分佈有大面積泥炭沼澤森林,由於土壤長期浸水,落葉和朽木無法完全分解,逐漸形成厚厚的泥炭層。近年來,當地居民抽乾泥炭沼澤,焚燒林地,以便擴大油棕的種植面積。但在增加棕櫚油(用於食品、飼料加工)產量的同時,也增加了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下圖分別為泥炭沼澤森林和油棕林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1.蘇門答臘島沿海地區泥炭沼澤森林被開發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氣候溫和溼潤 B.地形平坦開闊

C.土壤水分充足 D.泥炭土層深厚

2.泥炭沼澤森林轉變為油棕林將增加當地的

A.年均降水量 B.太陽輻射量

C.地表下滲量 D.氣溫日較差

3.泥炭沼澤森林轉變為油棕林將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蒸騰耗水量顯著增加

B.棕櫚油大量轉化為溫室氣體

C.土壤有機質分解速度加快

D.林場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紅樹林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岸潮間帶上部,受週期性潮水浸淹,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溼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據此完成4~5題。

4.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觀賞到紅樹林景觀的是

A.大連 B.青島

C.深圳 D.上海

5.近年來,我國部分沿海地區適當擴大紅樹林面積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風消浪、促淤保灘

②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

③保持生物多樣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生物承載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提供可再生資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積的總和。據此完成6~7題。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6.相對於我國,巴西的生物承載力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國土面積大

②水熱充足

③生物資源豐富,森林面積廣闊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近幾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巴西的生物承載力有下降的趨勢,其原因是

A.氣候變暖 B.降水減少

C.國土面積減小 D.植被破壞

8.[2016課標Ⅲ,36(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熱帶雨林風光吸引的遊客從馬瑙斯出發,乘船沿內格羅河(下圖)溯源而上,見兩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橋。行至內格羅河與布朗庫河交匯處,發現兩條河流的河水因顏色迥異,呈一黑黃分明的界線,景色令人震撼。船繼續前行,岸邊的沼澤漸漸映入眼簾……當晚他查閱資料,得知內格羅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質,顏色烏黑,而布朗庫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黃色。

毛烏素沙漠千畝林地被推平,森林的效益有哪些

(1)分析內格羅河河水富含腐殖質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你是否贊同在該地區拓展旅遊觀光業?請表明態度並說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B 蘇門答臘島沿海地區地形平坦開闊,有利於降低改造成本,故B正確。

2.D 圖片顯示泥炭沼澤森林轉變為油棕林,當地植被覆蓋率降低,泥沼等溼地減少,因此氣溫日較差增大,故D正確。

3.C 材料顯示土壤長期浸水,落葉和朽木無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澤森林轉變為油棕林後,土壤暴露於空氣中,有機質分解速度加快,將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故C正確。

4.C 由材料可知,紅樹林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地區,我國大連、青島緯度高,位於溫帶地區,不易生長;上海雖位於亞熱帶地區,然而其緯度高於深圳,熱量較少,因此最易觀賞到紅樹林景觀的是深圳。

5.B 紅樹林具有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以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的功能,不是用材林。

6.C 巴西主要位於熱帶雨林氣候區和熱帶草原氣候區,水熱資源較我國更充足;巴西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是世界生物的基因寶庫。因此巴西的生物承載力較高。

7.D 巴西熱帶雨林面積的逐年減小,導致其生物承載力下降。

8.(1)氣溫高,溼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澤形成大量腐殖質。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澤,泥沙沉積。

(2)贊同理由:熱帶雨林旅遊資源獨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遊開發與運營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增加當地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

不贊同理由:對熱帶雨林環境造成破壞,產生汙染;對當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帶來衝擊;來自自然的威脅(疾病、野生動物襲擊等)較大。

《高中地理微專題精選100例》和《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狀元秘卷52》是高中地理高考複習備考的好資料,可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