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商業保險的十大原則(下)

購買商業保險的十大原則(下)

6、有沒有一款保險可以把我的風險全部涵蓋?

答案是:沒有!配置商業保險講究的是搭配組合,記住:沒有任何一款保險產品,可以解決全部風險的。

PS:說一個案例,清流君一位長沙的客戶,女士,42歲,經細緻溝通後得知,女士年收入20萬左右,經常出差;身體狀況:甲狀腺結節1cm以下,I級,且有家族心臟病史;父親70歲,有社保,身體康健;同時家庭房貸90萬,無其它負債;先生是教師,但與女士感情不好,婚姻處於崩潰邊緣......兒子8歲,上小學。

請問怎麼解決她所面臨的風險?請問哪一款產品可以同時解決她的風險?請問如何解決她的患癌風險(含惡性腫瘤多次賠付)、標體承保(有的公司對甲狀腺疾病核保寬鬆,有的公司對家族病史十分友好)、負債及家庭支出風險(萬一遭遇極端事件,她的房貸、老人贍養、子女教育怎樣解決)、資產隔離(面臨婚姻破裂風險)、資產傳承(兒子目前尚未成年)。

說下結果:清流君通過使用9家保司共11款保險產品(其中涉及了信託),幾近完美解決了這位女士的風險,這就是產品組合的威力!

7、哪家保司的產品好?哪家保司的產品不好?

沒有好與好,任何一家保司都會有幾款拳頭產品來搶佔市場的,有的保司核保寬鬆,適合非標體客戶按標體承保;有的保司產品條款寬鬆,適合有家族病史的客戶;有的保司成本低、門店少、廣告少,那產品價格就低,適合預算有限但希望保額做高的客戶;有的保司就是走高大上路線,產品不怎麼樣保費還特別高,但是會包裝,專門攻取土豪類人群,那就適合一些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客戶......所以說,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PS:還是說個案例,清流君前幾天接洽了一位諮詢者,去年買了某保司的xx福系列產品,每年保費2萬左右,交30年,說是從他的五嬸那裡買的,清流君就和他聊了聊,溝通後得知,他年收入7萬左右,女兒6歲,今年9月要上小學,太太家庭主婦......然後他問清流君這款產品到底怎麼樣,到底好不好?清流君當然知道這款產品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畢竟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是,交30年,累計保費60萬,按他現在的收入,不吃不喝還要攢9年的錢,大家說說,這款產品真的適合他嗎?

8、買了保險,萬一出險是不是真的會賠?

咳咳,我告訴你,不一定!沒有任何保險產品是可以把所有風險全部覆蓋的!但是,只要是出險的原因符合保險合同條款裡的約定,那就一定會賠!!因為保險合同是射幸合同也是格式合同。所謂射幸合同,就是指對雙方而言,合同約定的情況不一定會發生,所以具有不確定性;正因為具有不確定性,所以保司在保險產品推出前都會事先制定好合同的格式與內容,格式與內容制定後,雙方均不可更改,所以保險合同也是格式合同。說到這裡,大家明白看清並理解條款的重要性了吧。

PS:由於是格式合同,投保人在合同簽訂時,只有接受與不接受兩種選擇,但是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我們投保人的利益,因此,法律與司法解釋對於保司在合同中的有利地位進行了限制,比如在合同內容有爭議時會做出對投保人有利的解釋,保司必須附上除外責任的說明義務等等。(摘自《保險法》第十條 保險合同及主體)

9、互聯網平臺的保險產品可不可以買?

當然可以買了!簡單說一下保司產品的銷售渠道,包括代理人(就是大家身邊的那些只能買xx公司產品的業務員)、銀保(銀行裡專門哄大爺大媽買理財險產品的代理人)、網銷平臺(支付寶、微信等等)、經代公司(清流君就是這支隊伍裡的一員,哈哈)、電銷(打電話推銷保險產品的)等等,是的,這些渠道都是正規的銷售渠道,只要在銀保監會備案,是可以購買的。

PS:這裡著重說一下網銷平臺,因為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大家還保持傳統的消費觀,即對線下的網點比較放心,因為萬一出險可以隨時找到代理人或者公司,這樣理賠會順暢一些。但現實是:代理人服務也就是幫你到門店的理賠窗口遞交個資料,絕大多數的門店是沒有權利直接處理理賠的,而是收集了資料後再遞交到可以受理的分公司或是總公司,由理賠部門統一處理,

所以你以為的快捷處理通道,其實也就是幫你遞交了個資料而已。

PPS:還有一種心理是出於對大的互聯網平臺的一種信任,比如支付寶、微信等等,這裡清流君提醒一下,網銷平臺只是一個平臺,真正的主責任方還是在保司,發生了理賠爭議,平臺是不負責的哦,你還是要去找保司理論的。這就好比你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後吃壞的肚子,那你去找誰問責?最終一定是去找賣你菜的那個菜攤......

10、保司競爭那麼激烈,越晚買越會買到好產品?

清流君覺得這個想法無可厚非,真的,保險產品升級真的很快,有的保險產品一年升級一次,有的保險產品一年升級兩次,今年一些新出的產品就會比去年的好一些。究其原因是因為保司的日子也不好過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你不創新、不升級、不讓利,消費者就不買你的帳,就這麼簡單。

PS:理兒是這麼個理兒,但你要知道,你的身體情況、年齡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今年不買明年買,到了明年,你的身體情況會不會也像今年一樣健康呢?到了明年,年齡增長了一歲,保費一定會增加的,是的,就是這樣。

所以,如果你有保險意識,如果你想買保險,什麼時候買最好呢?就在此刻!

來自天津的保險專業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