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有人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忙忙碌碌,為了生計奔波,患得患失,求而不得,活得並不快樂,內心被瑣事糾纏,片刻不得安寧,這個時候正應該讀讀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尤其是這個信息如此發達的21世紀,我們是如此聒噪,更需要的是內心平靜的力量,而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就能指導我們迴歸內心的平靜,所以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那到底什麼是心學呢?其實,心學和我們息息相關,就是關於我們內心的學問。我覺得要讀懂王陽明的心學,就要搞懂他的幾個核心主張。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1.“心即理”究竟是什麼意思?

首先,就是“心即理”。以前在歷史書中看到,他的“心即理”被簡單的歸結為唯心主義,我一知半解,後來讀完他的傳記和傳習錄,經過一些事情,才明白過來。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人,最開始是廣泛讀儒家經典和佛學,後來學習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格竹,自己格出病來也沒有明白,後來輾轉到龍場終於明白了“心即理”。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我覺得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的真心,心是身體的主宰,我們的言談和行為都是心的媒介,我們的真心通過一言一行表現出來,就反應在我們的為人處世上,我們要做成事情,就要修心,就是修我們的那顆沒有私利的真心。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潛能,就是我們的那顆真心,只是被妄念和外在的環境影響了,我們要把它找出來。那怎麼才能找回來呢?就是要革除對物慾的貪著、革除對自我的執著。舉個簡單的例子,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發自內心的做好本職工作,做到極致而沒有貪慾,最後,就能功到自然成,如果還沒有我們想要的結果,那一定是自己還沒有做到足夠好。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2.“知行合一”究竟怎麼落到實處?

“知行合一”就是實踐,就是在實踐中學,在學中實踐,兩者合二為一,不可分割。就像前面舉的例子,我們做事情並不是都是自己熟練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從來沒有做過,我們在遇到一些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時,也許剛開始並不知道怎麼做,就會有畏難情緒,但是隻要開始去做時,就會找到方法,而這些方法又能指導我們的實踐,實踐又能帶給我們一些新知,如此循壞,推動事物往前發展。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我們在生活中要做成事情,可能會經常遇到困難,有時候,其實並不是困難本身,困住我們的只是我們的想法,當我們逼著自己去嘗試去做的時候,才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新知,才能爆發出自己的無限潛能實現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所以,我們在遇到難事的時候,一定要問問自己竭盡全力去嘗試了嗎?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3.“致良知”究竟怎麼內化於心?

“致良知”是什麼意思呢?“致”是達到,就是達到我們的良知良善的意思。其實“致良知”和《中庸》的“中庸”思想和佛家的“清靜自性”思想是一體的。就是知道我們的所思所想都會有妄念分別,喜歡好看的好吃的,選擇了A覺得B好,選擇了B又覺得A好,總是內心不能安分,到人生的最後,發現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還能守護好心中的那份善念,就是“致良知”。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致良知”,就是要我們做到沒有分別心,既然選擇了就接受自己的選擇,哪怕是被父母逼婚這樣的事情,看似是你沒有選擇,其實也是你選擇接受了“合父母的心意”,如果你不接受,你可以和父母溝通啊,如果溝通不好,那還是你的問題,因為你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說服父母不是嗎?那既然是你的選擇,你就應該接受。總之,就是守護心中的善念,沒有過多的分別執著,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王陽明心學智慧:真正悟到“知行合一”,一生順遂!

人生之事無非就是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促成他人的事,不管老天爺的事。而王陽明的這些核心主張,就能指導我們做好事情,同時還能保持內心的寧靜,把這些核心主張搞懂做到了,就能功到自然成,一生順遂。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還有很多豐富的內涵,上面是我對三個核心主張的一些見解,歡迎大家和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