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麻花就此走向下坡路?評分最低,沈騰也難以力挽狂瀾

對開心麻花最開始的印象,最早要追溯到話劇。開心麻花是舞臺劇出身,剛開始也是因為喜劇的表演形式被大家所熟悉。有幸看過開心麻花的早期話劇,《烏龍山伯爵》到現在都還有巡演。可以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熟悉的角色,都是開心麻花的話劇演員。在上過快樂大本營之後,開心麻花的馬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012年沈騰以郝建的角色登上春晚,也被大家所熟知。此後,開心麻花的一眾演員從舞臺活躍在了熒屏上。而轉戰院線電影的第一槍,就好評無數。

開心麻花就此走向下坡路?評分最低,沈騰也難以力挽狂瀾

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

《夏洛特煩惱》是開心麻花的第一部電影。它開闢了後來開心麻花創作更多電影的可能性。因為不論是在喜劇效果還是票房成績來說,都在國產喜劇片中屬於佼佼者。從此喜劇電影又多了一個標籤,開心麻花。第二部《驢得水》,戲謔中帶著嚴肅的批判性,受到了大家的好評。《羞羞的鐵拳》笑點密集,但能給人留下津津樂道的梗太少。《西虹市首富》尤其是最後的割裂感嚴重,價值觀被人所詬病。到了今天我們要詳細說說的《李茶的姑媽》,截止發稿前,豆瓣評分在4.6,已經遠遠低於開心麻花之前的任何一部影片。

開心麻花就此走向下坡路?評分最低,沈騰也難以力挽狂瀾

《李茶的姑媽》評分滑鐵盧

是因為開心麻花的喜劇模式不靈了嗎?把經過舞臺打磨多次,歷經萬千觀眾笑點考驗的劇情設計。這種將話劇劇本改編成電影的方式,一直是開心麻花越來越拿手的事情了。大家也越來越願意走進電影院去樂呵一番,開心麻花成了喜劇的保證,成了國產喜劇的品牌,成了大家的首選。但是從第一部的驚豔到現在的吐槽,開心麻花正在歷經一個口碑危機。《李茶的姑媽》這部電影成為了最大的滑鐵盧。由同樣出自開心麻花的黃才倫擔任主角。配角團也不差,有《驢得水》中的特派員,艾倫,宋陽,更有驚喜的沈騰出現。可這也沒能改變本片質量下滑的事實。

開心麻花就此走向下坡路?評分最低,沈騰也難以力挽狂瀾

沈騰驚喜亮相

黃才倫在《歡樂喜劇人》中表現尚可,可以看出是一個有表演設計天賦的人,瞭解過他的人都會說他很有才華。但是在喜劇競技節目中兩期就敗下陣來,可以看出黃才倫沒有太多的觀眾緣。他不像沈騰一樣一出場就帶著笑點。總是很努力很努力,達到的效果卻事倍功半。《李茶的姑媽》是靠著劇情的推動,與情節人物的錯亂而觸發笑點的。黃滄海的人物形象並沒有完全立起來,讓人覺得有些可惜。整個故事狂奔而去,但人物立在原地,浮於表面。

開心麻花就此走向下坡路?評分最低,沈騰也難以力挽狂瀾

男女主在船上談心

由黃才倫主演的另外一部電影《日不落酒店》,本應在今年的春節檔上映。不知是因為《李茶的姑媽》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還是因為春節檔的廝殺太慘烈。《日不落酒店》悄然啞火,上映日期變成遙遙無期。除去主演缺少觀眾緣之外,開心麻花電影一直以來都有的問題,就是話劇轉化電影的門檻。導演並不是專業的電影導演,將其舞臺劇改為視聽語言複雜的電影,是要有一定過程的。在觀影過程中會出現,我是不是在看話劇的出戏感。這種感覺不單純是人物表演帶來的,還有鏡頭的切換與製作。簡單的場景與轉場,打斷的臺詞以及故事衝突,如果坐在劇院當中肯定是優秀的作品,但坐在影院當中總有種怪怪的感覺。

開心麻花就此走向下坡路?評分最低,沈騰也難以力挽狂瀾

鏡頭的安排簡單粗暴

開心麻花電影中所傳達的價值觀,也成為了瓶頸的原因。從《夏洛特煩惱》開始,就有人站出來說其中的價值觀讓人不能理解,一箇中年男人不顧家庭的無責任幻想,最後的結局也不是男人出去掙錢,而是抱著媳婦兒不撒手。其實那個時候的很大一部分人表示,喜劇而已,較真你就輸了。而創作團隊也是以此為創作理念的,我們做的是純喜劇,博君一樂而已。這沒有錯,因為劇本的設計是基於舞臺劇,人們在買票進場後,享受著幾個小時的歡樂,回到家中能好好睡一覺。但是電影不是這樣,它之所以有藝術性,是因為能夠視覺之外的文學性。電影是可以反覆來觀看的,人們可以反覆看《阿甘正傳》,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雖然不能與之想比,但《李茶的姑媽》還差得很多。

開心麻花就此走向下坡路?評分最低,沈騰也難以力挽狂瀾

三人商量假扮姑媽

我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夏洛特煩惱》又反覆看了不知多少遍了,因為其中的某些橋段設計每次看都會心一笑。但《李茶的姑媽》在我看第二遍時,竟然沒能再有第一遍那樣看下去的慾望。有些人可能在首次觀影時就有這樣的體驗了。見證一部電影是否能成為經典,就看下這部電影是否還能有再看一遍的價值。喜劇電影能做到讓人笑很容易,可是在笑完以後能讓人思考,便可能夠錦上添花。不要說只為娛樂而娛樂,因為其他電影做到了,就是比純哈哈大樂的電影技高一籌。開心麻花沉寂的這段時間,希望能夠調整自己的軌道,不辜負觀眾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