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扎堆”黄山?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

  (作者西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游客“扎堆”黄山?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

  日前,大量游客聚集在黄山风景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看着那些人头攒动的景象,人们不禁感叹: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报复性消费”?在疫情还未消失的当下,如此“狂热”显然是有问题的。

  黄山风景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4月5日晚,景区管委会官网发布了《黄山风景区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景区开放的工作安排》称:“清明小长假前两天,黄山风景区日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景区出现客流早高峰,造成游客集聚。”至于人员密集的原因,一是由于安康码申领、核验和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延长了游客入园时间;二是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景区日最大承载量由5万人压缩至2万人,不少游客担心难以进山,出现游客早晨集中进山现象。原本是为了减少游客,结果造成了更严重的“扎堆”现象,出人意料,也更应该引起注意。

  当然,在这些具体原因之外,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不少人已经放松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警惕,甚至认为疫情已经结束,压抑许久的出游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事实上,这类现象不只发生在黄山风景区。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国多个景区都出现了游客聚集的现象,尤其是北京香山、十三陵水库等知名景区,面临的游客聚集的压力更大。尽管当前国内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境外输入的风险依然很大,在“环球同此凉热”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不能放松防控措施。

  更令人担心的是,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虽然多数游客都戴着口罩,但也有一些人毫无防护措施,其中若有一两个无症状感染者,后果不堪设想。少数人在疫情防控上的松懈,就很可能将已经取得的防疫成果毁于一旦。在疫情真正结束之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坚持戴口罩出门,应该是每个人都恪守的原则。

  面对这种情况,黄山风景区临时关闭景区,可谓反应及时。但是,这种应急措施只能算是事后补救,作为景区,应当能预估到小长假会出现大量游客聚集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疏散客流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最关键的,则是通过交通管控,来优化游客入园时间,做到安排有序、精准防控。比如,在前往景区的主干道上进行交通调控,分时段依次放行车辆,并将游客分散到不同的景区入口,防止大量游客集中在一处入园。抓好每一个细节上的防控措施,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控体系,这也是兼顾景区开放与防疫工作双重目标的现实需要。

  作为游客,则需要理解和配合景区的调控方案。出行之前,先了解景区游客人流情况,不去游客太多的景区。很多人一提到旅游,想到的就是知名景区。但越是知名景区,聚集压力最大。

实际上,很多城市公园的风景也很优美,也能满足踏青与放松的需要。疫情防控期间,不妨多考虑就近出游。等过了这段时间,再去风景名胜“打卡”。

  如果说前段时间,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与决心来应对疫情的挑战;那么接下来,我们则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毅力。无法畅快出游固然有些遗憾,但为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我们还需要继续忍耐,继续坚持,直到疫散云开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