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近十年来,我们面临最大的环境特点,便是信息量的巨大增长。而巨大的信息量带来了科学、互联网科技、以及商业社会的巨大机遇。

我们看到了大数据对世界有了颠覆性的解读方式,传统的统计学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方式被逐渐抛弃;

同时,传统的学科的边界也在被暴增的信息量打破,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不断冲击原有的学科探索方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巨大的信息量和数据量的科技公司,比如头条、抖音等,逐渐取代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成为掌握我们思想和情绪的背后黑手… …

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时代,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前进。

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个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方向在哪里?我想,主要是做到以下两点:

1,更好地了解自我,比如,我们的大脑是怎么学习的;2,更好地了解世界,这个复杂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类,我今天来推荐2份书单,分别着重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世界。

最终引导的目的,便是建立起我们和世界更好的联系,即在这个社会里找准自己的位置。

本次推荐的书,都是「底层方法论」的书籍,可以极大地全面提高你的个人能力,而且本着宁滥勿缺的原则,推荐的书都是我看过的,并且基于自己的专业认知挑选出来的(去年大概看了100来本书,当然其实第一轮是筛选,第二轮是粗看,第三轮精细着看了),以下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没有一本是为了凑合而放上去的。


第一类:认识自己,高效学习


第一类书主要是围绕我们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学习的,了解大脑这个硬件,再给自己装上学习方法,这个系统操作软件,在信息社会中帮助我们实现超快的学习。

书籍一:《学会解决问题》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很多人,尤其是进入社会之后,会觉得自己上学的时候读的那些书,都没有用了。

真的是读了之后没用了么?

不是,是你不知道怎么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而已。

那么,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这是一本教育学领域的专业书籍,作者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科大牛。书本讲的是如何基于解决问题来设计学习环境,以及一些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如何用概念图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如何认知到解决各种比如社科问题、和数学物理类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这本书粗看之下,好像有点枯燥而专业,但其实它的价值非常大。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生(估计读起来有点难度),或者大学生,你可以用它来指导你的学习,保证学业突飞猛进;而即使你进入了社会,也可以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彻底帮助你重新思考一下,你所受的教育,如何真的去用读了十几二十多年的书,去真正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书籍二:《人是如何学习的》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这本书标题就代表了它的主题和价值,也是一本教育学专业非常有影响力的书籍。会解答你许多关于学习的疑惑,纠正很多学习的误区:

比如新手和专家的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上,到底有什么差别?专家和新手区别在于,专家因为经验等原因能够注意到新手注意不到的特有信息模式。(这一点我自己在做教育领域的研究调查和产品开发的时候,深有体会。)

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迁移,是如何发生的?其实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和迁移,才是学习最重要的目的。

那么,迁移到哪里去?去解决问题。

当然,第二部分主要谈学校教学设计理念的问题,即使不是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给你一些启发:站在教育设计者的角度,我们如何看自己的教育?这对你自己的教育,或者孩子的教育成长都有帮助。


书籍三:《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虽然这两年心理学大热,尤其是在自媒体的传播下,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心理学的推荐和引用。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我却觉得脑科的研究对认识我们的大脑到底是如何思考、学习以及运行的,更具有精确性。

心理学的大量实验,会存在模糊性,所以我基本上不太会大推心理学的书籍(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有限),而是发现,直接推荐的是脑科学的书籍,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更直接了解很多问题。

这本《理解脑》,其实是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的一个学科探索之作,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大脑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包括情绪、信息处理等的生理特征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更为合理的学习,于是,学习不再是只凭借经验来了。


书籍四:《脑与阅读》

书籍五:《脑与意识》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作者是认知神经科学的顶级学者大牛,欧洲脑科学的领头人物,写的书中,有做了大脑和数学、意识、阅读三个方面的研究,简直是开启了一个世界。

这两本书,看标题就知道了《脑与阅读》讲的是大脑在人类的阅读中,是怎样子运作的?这对我们实际的语言教育有什么指导作用?

《脑与意识》(蓝色封面)就是讨论的是,意识对应的大脑工作到底是什么原理。当然,其实目前脑科学家也没有探索得很清楚,给了一个「全脑工作空间」的概念。

当然,如果搜索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可以,可以直接去搜大牛的论文来读,非常高产的一个作者(估计大牛实验室的学生也多),而且引用量也很多。他有篇论文是「what is consciousness, and could machine have it?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可能,也是蛮有意思的。


书籍六:《发展心理学》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如果要读心理学,我这本书可以帮你搭建一个很好的基础框架,比之于什么《思考快与慢》、涉嫌学术造假,却书籍大火的津巴多写的《心理学与生活》,我个人更为推崇这本《发展心理学》,直接简单,帮你解释清楚一个个的问题,也很容易读,可以当做一个指导孩子和自我成长的手册,也是很好的。


书籍七:《学习心理学》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这本书是国内教育心理学领域著名的学者刘儒德教授主编的,非常实用的学习心理学领域的教材,深入浅出,有案例有故事,非常适合阅读。

学习心理学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本质,从人的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息加工、记忆原理、学习策略、学习技巧、学习迁移等领域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学习理论和学说,如果你能系统地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策略,将非常有用。

你会发现,在认知自我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涉及到太讲情绪的书籍,因为我会发现,当我们沉浸在专心地做事情,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思考,并且在这其中获得乐趣的时候,我们会更少地被情绪影响。



第二类:认识世界、建立联系


这一个书单,主要是帮助你建立认识世界的

底层框架

我发现,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人,我们99%的问题,都是源自于对世界缺少认知,从而迷茫、失意、困顿…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婚姻家庭,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好的认识,就少了很多痛苦,当然也少交很多智商税了。

如果要更好地认识世界,我认为应该有两个视角:

第一个:这个世界有哪些系统构成?比如,政治系统、经济系统、金融系统、宗教以及神学系统等;

第二个:各个系统运行的底层规律是什么?比如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会表现出哪些规律?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规律来做出一定的判断,来与之共舞?即所谓的,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书籍一:《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这本书是我研究生的专业系统设计的入门级指南书籍,很好读,写得通俗易懂,结构清晰。作者也是这个领域的早期研究大牛,是写管理学大牛《第五项修炼》的彼得圣吉的老师。这本书详细论述了复杂系统的特征,用了大量案例教你怎么用系统思维来思考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特别有借鉴意义。

就算是我自己,毕业之后再来看这本书,也仍然有启发:原来我们的视野还可以拓展得这么远。


书籍二:《信息简史》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香农的信息论,不仅带来的信息革命,也影响甚至是改变了众多其他学科的发展,比如心理学就借用了信息论的框架,建立起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信息是物理的,也是生物的, 信息是我们进化出大脑,形成心智的最基本要素。

那么,借助信息的视角,我们可以完全以全新的框架去看待我们的文字、文化和文明,以及我们现代的科技和技术的进步。

而这本信息论,及其有洞见,可以说重新填补了我的世界观,结合我自己之前的专业背景,带来的系统性思维,再填之以信息论的内容,可以说综合地搭建起了我个人认识世界的底层逻辑。

那么,一个完整地认识世界的框架,希望你也能有。


书籍三:《复杂系统与机器学习》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这本书,我是在知乎读的电子书,作者也在知乎上有ID和主页。推荐这本书,和作者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他是物理学的本科、复杂系统和机器学习的博士,学科背景非常纯净了。

而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视野,即当把机器学习,与物理的复杂系统联系起来后,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机器学习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它将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


书籍四:《人类简史》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火爆了的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特别安利推荐。虽然作者的独到观点,引起了一些人的不赞同,但是就对人类的认知之扎实性,和独特深邃视角的思想性,这本书真的是很有启发的。

读书不是去找事实,而是为了启发思考。

以及讲真,有部分不赞同的人,并非理智的基于事实的批判,而是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矫情感被伤害了(是的,我说的就是许知远)。

总之,这本书人类简史看起来确实很爽,很有启发,但是到了《未来简史》就有点写崩了,作者毕竟只是历史学家,对未来的判断,大家还是回到前面的几本书里找启发吧,哈哈~建议读实体书,还带了脑图,帮你梳理全书的知识架构。


书籍五:《知识社会史(下)》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数据、信息、和知识,这几个概念,是金字塔的不同层级,共同构筑成了这个信息时代的我们攀爬的阶梯。

而知识社会史(下)这本书,帮我们回顾了知识在过去一百多年的进程是怎么样的?怎么样从印刷知识,走到了维基百科的,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我们作为普通的个人,如何参与到知识经济当中来。

这本书还有(上),不过上册我没有看,因为上册的时间可能有点久远。下册这本书看起来特别爽,因为这本书也是一个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学者万年退休之后写的,一辈子的研究,海量的信息量,信手拈来,酣畅淋漓。适合居家旅行,随身携带,随时阅读。


书籍六:《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要了解世界,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的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和阶层秩序。当然,政治的话,你从政治课本或者考研政治中,是难以知晓的。同样,经济的话,你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基础,或者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会觉得抽象,离现实还是有点距离。

所以,直接从去了解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入手,是更好更直接的方法。这本《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变动(1978-2018)》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

比如,农民数量大规模减少,并且日趋分化和高龄化;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中产阶层的主力;私营企业主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产生。

书里还回答了围绕着阶级阶层的一些热点议题。例如,当前收入差距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社会阶层真的"固化"了吗?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和中产阶层有多大规模?现阶段的贫富矛盾、劳资矛盾、干群矛盾是一种什么样的矛盾? 了解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这本书没有实体版,我是在亚马逊上直接买的kindle电子版的,搜了一圈也没有搜到实体版本,很奇怪。


书籍七:

《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经济学类的书籍,就不推荐一些老古董了,陆铭老师的这本《大国大城》,对我们现在所处的区域和城市发展问题,给出了很好的指导。

房价、雾霾、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都是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那么,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其实并不是的,消除户籍制度,可能更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陆铭老师的书对我很有指导意义,我的上上辈在农村,上一辈在二三线城市,我自己的发展呢?是定居二三线?旅居国外?一线城市房价高到天上去了,我们还要不要往一线挤?其实这些问题,你看清楚大势了,就都知道答案了。

在时刻关注中国市场和宏观经济发展的,还可以推荐几个在自媒体上可以找到的经济学领域的大咖:

李迅雷(某券商宏经分析首席,讲话比较直,行业宏观分析可以做一些参考)、叶檀(也是蛮有洞见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参考一下) ,以上三位可以对照着看,帮你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经济体制。


书籍八:《大数据时代》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我五年前看过这本书,后面迎来大数据额火爆,然后互联网创业潮各种兴起的时候,自媒体开始大肆宣传大数据的概念,就像18年的区块链一样。

那个时候看确实对自己是打开了眼界般的存在,但是,等到这波风口过去,热词冷却,再来看这本书,会有别样思考。那些必然的趋势,已经或者正在被实现,那些被夸张的概念,也逐渐回到原来应该有的位置。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批判性的独立思考。

这本书,要和下面这本《智能时代》一起看。

书籍九:《智能时代》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如果前面从系统论到信息论到机器学习,你觉得太难看不下去的话,可以看一下这本书《智能时代》,从更具象的层面帮你打开智能时代的可能,看一看未来可能有哪些商业图景,和实现方向,我们的生活又可能受到哪些影响。


书籍十:《私人生活的变革》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这其实是一本学术调查的书籍,但是写得很好懂。是以东北的一个村为调查对象,描述了农村青年的择偶过程,财产分割,以及相关背景之下的道德变化的互联关系。可以帮你打开视角,看看独立的个体,在时代的变化下,是如何在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发生变迁的。

当然,你并不一定来自农村,但是你的生活一定也在被时代冲击,变得和上一代的人不一样了。在这之中,也肯定有冲突,有矛盾,也有迷茫过后的价值观的变化。边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边帮你梳理自己的价值观,反思和映射自我,我觉得对个人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到底是谁?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才是真实的?我要到哪里去?只要我们有大脑和心智,只要我们能够思考,这些就是我们多多少少会思考到的问题。

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应该去哲学中找答案。其实,我们可以从各个学科和领域中找到答案,我们的世界是纷繁的复杂系统,一个个互相交叠。

从数据到知识、从政治到个人命运,都可以在对这一个个系统的认知中,找到线索。

这就是我这个书单的意义,希望能启发到你。


— END —

往期推荐:


如何搭建「认识世界」的体系?这份书单你一定要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