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師者贊(其三)

人師者贊(其三)

人師者贊(其三)

  以人格的光輝照亮和指引他人人生之路的人師者,是永遠值得感恩和懷念的。

  詩意地棲居――這是人類最完美的生存方式。教育在達成這一美好意願的進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是因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也必須是:培養和造就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這是無數的教壇先賢聖哲以他們睿智洞達的頭腦和孜孜不倦的踐行所得出的結論,無論古今中外,無論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不同,真正的教育者無不是在為此目標而殫誠竭思,戮力前行――我讚許和欽佩這樣的教育者,並慶幸自己從學十幾載從教三十年來曾得遇這樣的人,使得人生不曾走入歧途,思想不再迷茫,對中國教育不曾完全失望,和許許多多與自己一樣平凡的人在教育這一日漸異化而偏離了正確方向的領域裡,默默的探索著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溯往憶昔,最先想起的,是三年級時教我的郭淑琴老師。那時的她,三十左右的年紀吧,卻是那麼地沉靜如水,從她的臉上,從她的眼睛裡,我從未看到過急躁慌張匆忙之類的情緒。每當看到她,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收起所有的躁動靜下來――不知道她何來如此的魔力,把一群正值野性未泯活潑好動年紀的孩子收攏得如她一樣安靜,乖乖的聽她不疾不徐地說話學她不慌不忙地走路規規矩矩地讀書寫字……現在想來,這大概就是人格的力量與魅力吧,肯定是的,她從不疾言厲色地訓責犯錯的孩子,就那麼溫和的笑眯眯的看著你等著你認識到自己的過錯,然後拍拍你的肩頭或摸摸你的臉說真是好孩子……犯錯受批評在她那兒彷彿成了一種莫大的享受,但又有誰會故意犯錯呢,因為犯錯說明書是要寫夠500字還要當眾宣讀的,那滋味可不好受――有關自尊與顏面呀。

唯一一次惹她生氣,見到她芳顏變色,是因為不堪忍受被數學老師罰做一百道題而犯渾,在作業本上塗鴉一幅惡狼圖而題寫了“我們身邊的狼外婆”,氣得那個教師不來上課把我扭送到她面前。瞭解事情原委後,她生氣了:笑意從她平靜的臉龐上迅速消褪,眼神變得犀利如刀,嘴角緊緊繃起兩道線,而鼻翼在不住地翕動――我從未見過人生氣是這麼一副模樣,雖不是盛威逼人,卻如利劍誅心足以摧毀你企圖頑抗的念頭。我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默不作聲地接過她遞過來的紙筆,寫了起來:“我錯了……”

這份犯錯說明書她讓我連寫了三次,使我發誓今後再也不幹這種事了――這也是我學生生涯中唯一寫過的這類文字,後來她沒讓我當眾宣讀而是當著我的面燒掉了它,縷縷青煙中,我看著她滿是期許和欣慰的神情,回味她讓我重寫時反覆說過的一些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師道尊嚴”,“克己恕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心中有陽光,才能擁有溫暖的春天”……這些當時不懂卻牢牢記住的詞句,讓我深感她的良苦用心,讓心中那溫煦如春的姐姐的形象更加偉岸生動起來――如今想來,這應該是我學生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位可稱“人師”的人,讓我懂得,尊重他人,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尊重每一個人,讓每個人都活得有尊嚴。

在那個唯出身論唯階級論遺毒未消的年代,地主家庭出身的她,卻能以自己的才學和品格贏得所有村民的認同,被請上倍受尊崇的講臺,可見其人格力量是多麼強大。在幫我寫檢討的過程中,她不止一次地講述了自己父親遭受批鬥遊街示眾的遭遇。平日裡衣裝整肅威嚴十足的六旬老人,帶著滿頭滿身的稻麥秸稈豬牛糞便等等穢物,身形佝僂神情萎靡,舉止蹣跚言辭卑微――一個被剝奪了人格尊嚴的靈魂所能表現出的所有卑劣無助苟且無恥都讓她在自己平時敬若神明的父親身上看到了,她的心碎了,但並沒有退縮,她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挽回父親和家族失去的尊嚴。那份堅忍那份韌性,就是透過沉靜的心靈柔弱的病軀強勁地迸發出來的――知道這一切的人,無不對這女子肅然起敬,做人,就要活出尊嚴,決不苟且,決不屈從於命運和現實的不公!

我敬重這樣的人,慶幸曾親聆其教誨,確立了立世做人的楷範,終生難忘。

  另一位讓我敬重的女性教育者,是我畢業從教第一年遇到的劉蓮葉校長。這是一位非常注重儀容的女性,她這樣要求自己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也率先垂範,一絲不苟。永遠的衣裝整潔如新,永遠的笑如春陽,永遠的長辮過腰烏黑油亮,永遠地步伐輕盈矯捷言辭穩健爽利……從外表你絕對看不出這是一位年近五旬的女人,直與芳華少女一般青春靚麗活力四射。用她的話說,儀容得體,於他人是一種尊重,於自己是一種精神提升,是個人修養與品位的體現。“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為師者,育人為先,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聽到她說的第一句話,是報到時她上下打量我一番,說小夥子挺精神,中午吃過飯到我這兒洗頭理髮。我一時沒想通,大熱天的洗頭可以,幹嘛要理髮?好不容易留起來的長髮是要彰顯我的雅痞風格詩人氣質的呀,還不夠長呢,堅決不理。於是有了我與她的一次對峙。午飯後我回屋洗了頭就躺下休息了,沒料想沒多久劉校長就帶著剪刀推剪毛巾洗髮水圍布之類的就來了。她給了我兩個選擇:要麼理髮她帶我上講臺介紹給學生,要麼就繼續待著想通了再進教室――她是決不允許我以這種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的。言出必踐喲,這女人厲害了。狷介孤傲如我,怎肯輕易就範?不理就不理,摽上勁了。

一下午時間過去,睌自習又過了,在我賭氣要蹬上自行車回家時,看到她站在校門口,與每一位回家的教師和學生道別,說著“辛苦了”“繼續努力”之類的話,還不時地撣撣這個衣袖上的粉筆灰,整整那個蓬亂的頭髮……見我過來就拉過車子支好,說一會兒跟她回家。到了她家的客廳,就拿出糕點餅乾和汽水之類讓我先補了晚飯,然後就吩咐我和同來的一位年輕女教師幫她整理稍顯雜亂的客廳,說是自己兒子今天回來搞亂的,讓收拾不收拾氣的她不行,就抓我們壯丁當自己孩子使喚,不想幹就算了不勉強。說這話時她已完全沒了領導者或者女強人的氣勢和威嚴,完全是一個居家女人或者一位母親對自己子女在訴說她的煩惱與無奈,語氣是平易隨和的,語速也變得遲緩委婉起來――頓時我就覺得無法拒絕這麼一個女人的任何要求了。

  男人就是這麼“賤”,一但認同和接受了一個女人,就會甘心情願地唯其馬首是瞻了。人性使然乎?

於是劉校長用她那不知在多少男教師男學生頭上施展過頂上功夫的剪刀和推剪給我理了發,得到她“清爽白淨”的評價,我也是無語了。如此行事作風,剛柔並濟,化敵意於無常,攏人心於無形,厲害了這女人,讓人不得不服――女人征服世界的最大利器是她的柔情似水,尤其是對於男人。對人性如此洞明透徹且駕馭嫻熟之人,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上位者,絕非僅靠權威霸道去統馭,權謀之下而令人心悅誠服,是為至善者也――劉校長於此可謂駕輕就熟運用自如,讓我受益匪淺,銘心刻骨。雪芹有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於劉校長身上我有了更直接更貼切的體會,足以裨益為人為師處世處事之用了。

都說文學是人學,為文者必要深諳人性洞徹情感方可演繹人世之精彩。我認為,教育更是人學,從教者比之為文者,更要了解和掌握人性,才可施展自己的理念和技能,達以塑造人格提升道德之目的——這應該就是人師的理想與追求。匠人與大家的本質區別,即在於境界的不同。

  置身於現今教育一線的女性們,面對教育功能日益被扭曲異化,趨於功利化世俗化的現實,不得不收起女人最大的利器――母性的溫柔而化為急功近利的狼性,比男人表現得更男人,一切思想行為皆指向成績分數升學率等短期效益目標,而忽略了教育的本義和終極目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豈可目光短淺一蹴而就?如此現狀,是教育之悲哀教師之悲哀女性之悲哀,而最終將是國家之悲哀民族之悲哀!

  女性之人格魅力,如芝蘭之香沁人心脾,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斯育人,功德無量。感念教育戰線上以仁愛之心人格之光潤澤童真塑鑄靈魂的女性們,你們是孩子們的春天,也是教育的春天,桃李芬芳是對你們最好的回報。願人格之光輝普照教壇,願講臺上的每一位女性,都是一縷春風,一抹豔陽,一道溫暖赤子之心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