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解析(劉小珉)

人性的解析(劉小珉)


“人之初,性本善”。

每個人都是人,只從孃胎裡出來,起初,人性的本質是善良的,但是隨著時間和社會關係的不斷變化,隨著變化,“跟上啥人學啥人,跟著巫婆跳大神”,說的一點都沒有錯。當人體融入到不同的環境當中,人腦思維就會模仿式地改變。社會就是一個染缸,你原本純潔無暇的感情可能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每個人都有著人性善與惡,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對方表現得善良,而忘記了他也有人性的弱點。

人性的本質就是“善與惡”。當我們完全看到他善的一面,也要考慮惡的一面,最好讓“惡”在善的力量下感化,轉變觀念,上善若水,源源不斷。同時讓自己的圈子,最好連同周圍的圈子都變得越加“心善”。這就是我們關於“善”的人性的最終目的,這當中我們就要多多去支持“善行”,而不是自己本來就“心懷不滿,惡靈附身”去挖苦、譏笑嘲諷他人“善的一面”,這種人要不得,最好不要去交往,或許原本“善”的你就會被他帶到溝裡,沾染了一身的汙泥,還帶著惡臭,人見人煩、人見人躲,像瘟神一樣讓人討厭。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只是多少而已。假如沒有朋友,就應該學會了堅強,反醒自己,看看自己哪裡做錯了,那裡改回來,不是有一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名言警句嗎?我們不妨嘗試性地去努力改變自己的不足與錯誤,回到正常的社會關係中來,何樂而不為呢?

另一方面,就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假如沒有愛情,增添了寂寞。無情的現實,可悲的金錢泯滅了人性的最後一點良知......那麼,我們也不要去“悲觀厭世,嫉惡如仇”,而應該從這種負面情緒中儘快解脫出來,或許你會過得更好,明天的太陽會更加燦爛,你的人生也會越來越精彩。

那麼,我就給大家編幾個故事,也算是自編自導吧。或許這種故事可能存在,也有可能就發生在你的身邊。

有一個很勤儉的老人,他用一生的省吃儉用來撫養兩個孩子,可以說節省得臉吃飯多一兩個像樣一點的菜都捨不得吃,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給兒子蓋了房子、買了車、娶了媳婦……。反正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他都給辦置地好好的,可偏偏生了兩個不爭氣的兒子,從小依賴父母,飯來張口、引來伸手,好吃懶做,無所事事,養成了一身的壞毛病,而且還逢人就誇,自己的父親如何如何的有本事等等,這時我就納悶了,既然自己都知道自己父親這麼能幹為何不學學父親呢?更可笑的是,父親為了他們積勞成疾,終究躺在醫院裡的病床上,而兄弟妯娌之間就開始算計了,心裡想著,父親存了多少錢、多少房產,如何去分財產,我這裡就要罵了:“你父親還沒死呢!”,可是事不願為,偏偏他父親沒過幾天就撒手人寰,離世而去。這時倆兒子不為死去的老人辦理後事卻鬧得更厲害,就是為了父親的財產分割問題,這讓父親九泉之下怎麼得安寧呢?這就是一個人性的問題,一個脫離人性軌跡的行為,崇拜金錢至上的可悲人性,你對自己的父親都這樣,那對別人就可想而知了,簡直就是垃圾人性中的垃圾,惡貫滿盈。即使你獲取了一定的財富,那可能也是來路不明,充滿骯髒齷齪的靈魂。對於金錢面前什麼親情都是浮雲,可悲啊!

還有一個例子,網絡上看到過,具體內容和人名忘記了,那就大概意思作以解釋吧!事情是一個一生沒有娶妻的老人,長年累月風裡雨裡地撿垃圾、收廢品,自己同樣省吃儉用,他用平時節省下來的錢支助二十幾個貧困地區學生,個個都上了大學,而且走向社會也懂得感恩,逢年過節都一起去看望老人,給予老人溫暖,當然也可以說是感恩。這是一個正能量的號召,老人雖然沒兒女,但是他支助的學生就是他的子女,這讓人看了感動。善於以感化,而且受善之人更應該知善所善,傳遞愛心。

有個性,沒人性,沒簽名。

有些人是很有個性,但是個性並不等於有善心,或許適得其反,盡幹壞事,也可能把個性放在做事方式裡面,這種人往往做事雷厲風行,辦不成的事就滿腹牢騷,怪東怪西,怨天憂人,但是如果把個性放在人性裡面去做事,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不妨試試這種風格去體現自己的個性,或許讓每一件事情都存在善舉當中,當然也就有人們為你去買單和公認。

先研究人性,再摧毀人心,從而達到你想要的勝利。不要太依賴朋友,人性基本都有惡的一面。再你最絕望得時候沒人會同情你,這就是人性。

人總將面對坎坷,面對失敗,但這不是你退縮的理由;人之所以凌駕於其它生物之上,是因為他具有極強的主觀能動性,他能去改變一些事物,而不是永遠的默默地等待滅亡。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用你所擁有的來衡量,真正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從你的損失中獲利。這才需要智慧,也才顯示出人的上智下愚,命運交給每個人一個酸檸檬,把它做成一杯甜的檸檬汁,這才是我們需要做的,卡耐基先生說過:“真正的快樂不見得是愉悅的,它多是一種勝利。”對,有時候勝利發生在你身上的不幸所鑄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悅,但卻鍛鍊了你。是你得到充實的內心世界,所以只能成為勝利。

所以,我們要全面去理解“人性”這個概念,不要讓人性滅絕,而是讓“人性”長久,從中獲取更多的“人性”信息,來讓“人性”感悟人生,消除煩惱,建立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從人性中釋放自己、解放自己,剔除糟粕,吸取精華。

我就引用前人總結的經驗和書本知識來做一個比較簡單的闡述,當然也不代表大眾的價值觀,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吧。

人性的本質就日常用語上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它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無論是人的本質心理屬性,還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屬性,由於它們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屬性,那麼這種屬性也就不可能是後天的結果,只能是人類天性,屬於無條件反射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也”,以此而得以將人性劃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自古至今,就人性的爭論很多,中國古代就有性善論、性惡論、無惡無善論、有善有惡論等,外國古代雖然未見有如中國古代就人性善惡的爭論,但對人性善惡的見解又會廣見於宗教理論、心理學思想與管理學理論之中。(摘錄)

打個比方,一個月天生性情溫和,喜歡幫助別人,而往往捨棄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家裡親人不會去理解,說什麼“一切都是為了別人、討好別人”。其實這時他並沒有想到有任何回報,而外善待他人的同時,往往忽略了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最終傷害了親人,這時再自己親人而言就是是“惡”的一面,在他所幫助過的人那裡得到的是“善”的一面,但問題又來了,在你所幫助的人那裡有些人說你好,這是理解,有些人或許會說你就是一個“善於討好別人、表現自己的一個人”。當然,也會產生好多誤會,在心胸狹隘的人可能就有其他想法了:“是不是想撈什麼好處了、有什麼目的了”等等,其實你這裡根本沒有想到要任何回報,只是作出一個“人性”善於他人的本能,因為,你會理解他人的難處,但出於“人性”本能的防備心理,人家就不這麼認為了,當然,這只是狹義的一種說法。

有狹義,那就有廣義相對論。那廣義的說法呢?我們不妨去探析一下。

人性什麼也不是,就像一塊地,你在地裡種下蘋果,就會收穫蘋果,種下花生就會收穫花生。所以人性是什麼?人性就是你當下這一念要做什麼?要做佛,就成為慈悲喜捨的佛;要做魔,就成為痛苦殘暴的魔。

所以,“人性”舍與求之間並非沒有相互的關聯,你種下的土豆不可能長出地瓜,反之,種下的“惡”果不可能得到“善”的回報。中國有句諺語“惡有惡果,善有善報”,就是這個道理。以上所說的都是“性善論”,那麼,有“善”就有“惡”,那“性惡論”呢?

中國古代人性論的重要學說之一,認為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戰國末荀子倡導這種理論。性惡論以人性有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人性學說產生了重大影響。

人之命在天,“無天地,惡生?”天地者,“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於天情,同於天情。出於天情同於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

所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存在於相對當中,就按照中醫學“陰陽學說”來做一個簡單的解釋,“善”代表陽“惡”代表陰,它是是:相互轉化,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的,沒有陰就沒有陽,相應地就沒有“善”就沒有的“惡”,所以才有了現代注重教育,也就是把人性從惡的本質中解救出來,儘量從善,和諧社會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還有一種就是“無惡無善”的人性。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這種人就是純粹的好好先生,自己也不去施捨別人,別人的的事情也從不過問,我行我素,獨來獨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善也沒有,惡也沒有,一輩子貧貧祿祿。其實這類人在社會上過得也累,一輩子身邊沒有幾個要好的朋友,或者根本就沒有朋友,當然,這樣的人很少。其實這類人如果存在太多,那麼社會將不會發展,人類也不會進步。

還有一個就是“有惡有善”,這類人最可怕,表面做著冠冕堂皇的善事,背地裡卻無惡不作。拿著平時違背良心得到的東西表面又去做善舉,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身價、要一個好的名譽,好從所謂的“名人”效應中攝取更多的物質。給人一種錯誤的感覺,一個巴掌一顆糖。目前這類人在社會當中存在很多,而且還明目張膽、囂張跋扈,對於這種歪曲的“人性”得治,還得好好治,揭開他光鮮的面具,顯出原形,假君子的行為終止。

總之,人性的最好境界就是“知善知惡”,也是我們所有追求的最中目的,但是能有幾個人能做到呢?人性就是如此地在事物當中變化,在理念之中行為。一個突發事件的最好結果,就是選擇“善與惡”的比較,前人經驗的總結,方可進行人性理念的變革。

根據目前社會發展和人性需求方面,普遍存在於物質精神和思想精神之間的矛盾,那麼物質精神都哪些呢?打個簡單的比方,也就是柴米油鹽的問題,你家裡沒米了,也沒錢了,怎麼辦?當然想著要去想辦法解決目前這個問題,但是這當中就出現了一個關於人性本質的問題,有些人通過勤勞去創造所需要的物質財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填充自己的肚子。這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比方,但是這從中每一個人創造物質財富的方法就大不相同了,有些看體力勞動,有些用腦力勞動,這就出現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相應地出現了貨幣流通環節,你付出了,就有一定程度的回報,來滿足你的奢求所需,人性也在滿足中膨脹,想攝取更多的價值,逐漸地從物質匱乏到物質充足,當人們在物質財富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的思想就開始改變,去追求精神方面的財富,這時就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社會現象。

譬如,一個原來很窮的人,一直處在飢餓狀態的奔波勞碌中尋找物質財富的機會,當有一天他所要的目的有了一定的改變,他就會在物質滿足的同時人性思想本能地發生改變。感覺自己現在不缺乏物質了,有了一定的物質財富了,他就想著怎麼去享受財富,賺來的錢要怎麼去花,怎麼才能滿意精神上的空虛!因為原來一直處在忙碌狀態之中,對於社會外界的一些事物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和嚮往,這時就出現了人性質的轉變,也可能從起初善走向惡,出現好多負面因素,更嚴重的或許犯罪。

那麼如何才能讓這種人性的轉變成為一種社會活力的力量呢?這時就應該求真務實,不斷創新,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覺悟自己人性“善”的思想覺悟,當然,這當中也就有了“善”與“惡”的抗衡,如果善強與惡,那麼你就是一個能量閃光的正氣,反之,就是邪惡的結果。

所謂"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去不斷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所謂"務實",則是要在這種規律性認識的指導下,去做、去實踐。只有在不斷地“求真務實”中逐漸領悟人生,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善惡分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人性的醜惡現象才會在思想方面不讓腐化,才能融入社會,也為今後自己的路鋪墊石子,奠定人性本善的基礎。

劉小珉

2019年10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