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唐高宗李治(628年 -683年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唐高宗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勤于政事,史称“永徽之治”。

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

683年,唐高宗去世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庙号高宗。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太宗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与大他四岁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驾崩后,武氏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652年五月,武则天再次入宫,深知王皇后的心意,遂对王皇后卑躬屈膝,百依百顺。王皇后不断在高宗面前称赞她,更加深了高宗对她的宠爱,为她提供了步步登高的阶梯。王皇后、萧淑妃都遭冷遇了。最后,高宗决心要废王立武,改换皇后。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655年十月,高宗不再考虑元老派的反对,下诏废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则天为后,皇后正式易人。长孙无忌、褚遂良又先后被贬官。

长孙无忌这棵大树一倒,关陇集团许多元老派人物都受到株连。 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制约,一切都自作主张。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从东都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674年,朝廷下诏尊皇帝为天皇,皇后武则天为天后。当时天后虽是掌握实权,但仍居于后台。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议处理,但李治仍掌握实权。

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李治另一个政绩是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唐高宗时期,中国第一次与征服萨珊王国的阿拉伯人建立了联系。第四位哈里发奥斯曼派出的第一个阿拉伯使团在651年向唐王朝贡献方物。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苏先生读史|唐高宗李治:第三位皇帝,经常晕眩,武皇后参与国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