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2018年七夕,美食短視頻博主李子柒個人同名品牌正式在天貓上線,3天銷售過千萬;今年七夕店慶期間店鋪銷售額突破2000萬。這些數字,足以令普通人驚訝和感慨。可能你會說,這個離我們太遙遠了,全中國不也就出了一個李子柒嗎?但是如果仔細去觀察,你會發現身邊越來越多這樣的人,他們不再拘泥於傳統的上班朝九晚六的上班族生活,而是通過自己的某個特長和技能,打造個人品牌,最終迅速增值,實現價值變現。

會寫作的,通過文字,輸出有價值的觀念和態度,吸引粉絲,然後和商業結合,打造個人IP,實現收入和影響力的激增;會化妝和護膚的,在各平臺上分享各種心得以及實用的評測,吸引粉絲,從安利推薦到自己開淘寶或者微店,實現價值變現......這就是一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做自品牌來實現個體崛起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一、為什麼要抓住機會實現個體崛起

1、打工者思維的人,未來將被淘汰。

人與人的差距,真的不是金錢物質的差距,而一定是思維和格局的差距

現在很多人都只有薪水思維,沒有股權思維,只看到當下的穩定,看不到未來的發展。覺得老闆給我5000塊,我就幹5000的活,多餘的都是在壓榨我的個人時間和精力。其實仔細想想,真的不是這樣的。初入職場的前三年,什麼都不懂,其實公司也是=是在為你的成長買單,就跟賭博一樣,賭你3年內會成長成公司想要的樣子,賭你3年後也不會離職。這幾年,可能你會加很多的班、做很多看起來沒什麼用的雜事瑣事。你不敢於此,但其實靜下心來想想,除了這些,你還能做什麼?可能你覺得自己很有能力,但是你並沒有用這些小事去贏得周圍人的信任,換位思考一下,你覺得別人憑什麼直接把有難度的事情放心交給你呢?

這個階段我們對於一份工作看到的不僅僅應該是薪水,而更要看你工作的平臺和老闆如何。平臺決定眼界,而老闆往往可以升級你的思維。跟著好老闆在好平臺好好幹,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賭這家公司能成,有你的股份,收穫會完全不一樣,有這麼一種說法:

過去十年暴富靠房子,未來十年暴富靠股權。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2、現在的我們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值錢。

不要為了眼前的快錢浪費太多自己增值的機會,要學會放長線賺“大錢”。而不是想著賺快錢。因為快錢是指一次性買賣,一次性買賣是沒有槓桿的,而沒有槓桿的事情,是撬動不了多大的價值的。

就像有錢人依然在負債一樣,哪怕自己不缺錢,也要銀行借錢。因為負債就是槓桿,用1000塊錢做10000塊錢的事情。再比如以前在紙上寫文章的人,商業變現的可能很小,最多也就出書收點版稅,而在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寫作的人,就可以獲得比傳統寫字多很多倍的商業價值。

而我們說的“股權思維”“品牌思維”都是通過時間來做槓桿,來翹取未來更大的收益和價值。時間如水,生生不息。就像開頭寫的李子柒的案例,她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喜歡做飯的女孩子,因為堅持做了幾年的做美食短視頻,從不接廣告,在所有人都好奇她要如何變現的時候,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個人品牌天貓店鋪,因為李子柒這三個字已經深深烙在了大眾心理,所以一上線就銷量驚人。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二、如何才能實現個體崛起?

1、有目的的去做點什麼,比渾渾噩噩好

現在的年輕人最怕什麼?最怕什麼也不做,整天渾渾噩噩過日子。

當我們有任何好的想法,都可以去做,做錯了,就當交了學費;做對了,就賺大了。越是拖拖拉拉,畏首畏尾,越容易廢掉。

我們這個時代面對的誘惑確實很多,遊戲、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種社交APP,每一種都足以讓人沉溺。但是反過來看,誘惑多其實也是一種機會,只要你抵制了誘惑找準了方向就能很快冒頭。

而且這個時代我們面對的信息也很多,信息過載和信息匱乏對我們來說是一樣的。因為信息過載其實就代表了真正對我們有效的信息匱乏,所以這時你要主動去積極的接收信息,而不是被動的吸收信息。你要記得你打開每一個APP,回每一條信息都是有目的的,哪怕娛樂也算是一種目的。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如果你玩微博,抖音視頻、刷八卦信息,通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晚上11點躺在床上想刷10分鐘就睡覺,結果最後一看12點過了才強制自己睡覺。所以我們需要睡覺前控制自己不要刷這些東西;要麼不去強調時間,而是規定目標,比如看說誰誰的新聞,看誰誰的文章,關注下哪個號的視頻等等,看完就立即睡覺。這樣你有目的去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沒完沒了。還可以好好利用每個APP的搜索功能,而不是他們的推薦功能。搜索是主動,推薦是被動;搜索是為了目的,推薦沒有目的。

主動的、有目的的去生活、去學習和工作,一定會比什麼都不做好太多。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2、警惕你的弱者思維

弱者思維主要體現在兩個地方,首先是:

A、對於自己不懂的新生事物,拒絕瞭解。

很多人,對陌生的東西存在偏見,而真正的大咖,他們對陌生領域或新生事物的判斷,從來就是謹慎但樂觀,喜歡親自體驗。當他們無法理解一個新事物的時候,他們會保持好奇心,去了解,去發現,去找到存在的邏輯,甚至去及時參與。弱者思維的人,永遠只能活在現在,而無法擁有未來。因為陌生的未來是現在,而你熟悉的現在,已經成為過去。

對於這一點我有很深的體會,13年我上大一,一個朋友參加了一個比較貴的線下英語口語課程,那時候知識付費並沒有興起,她拉我去我雖能接受但是確實沒那麼多錢參與。她每天很充實的早起讀英語,週末去英語角參加活動,和老外對話,而其他室友們卻覺得她被洗腦了,在寢室討論花那麼多錢去學習一個課程,還不如買個手機或是買幾件衣服。結果就是我眼睜睜的看著她說一口流利的口語,提升了膽量和自信,認識了一群特別優秀的朋友,大學生活過得很充實,並且最後靠自己學的東西把學費全部賺回來了,畢業後順利獲得高薪工作,而其他人依然每天躺在宿舍玩手機,畢業前還在到處跑招聘會。

也可能是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但是這個例子卻告訴我,接受新鮮的事物,會提升自己,和優秀的人做朋友,甚至獲得財富;而懶惰,會讓人懈怠、頹廢、讓我們錯失和優秀人交流的機會。所以,對於新鮮事物的瞭解,我們應該加強。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B、希望輕鬆得到,而不願付出代價。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好身材,擁有升值加薪的機會,得到貴人的幫助,擁有完美的愛情......卻吝於付出相應平等的代價,所以這也只能是大多數人的希望而已。不用花什麼成本,免費得到一樣好東西,這是典型的弱者思維。

貪便宜確實能省錢,但犧牲了更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其實更不划算。記住收費才體現價值對等,免費永遠是不正常的。

比如你需要整理一個資料,有兩種方式:一是去B站等地方尋找,可能需要花費1天的時間;二是花點錢,去請專業的朋友幫忙,1個小時搞定,然後把其他時間花在能給你帶來更大價值的事情上。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我現在基本上已經養成了付費的習慣。第一,付費你就會堅持去學,因為心疼花出去的錢。就像健身請私教可以督促你多去健身房一樣。第二,花錢和賺錢是相對應的,會花錢的人往往賺錢能力也還不錯。第三,貴的東西和便宜的東西,質量是有很大區別的,有質量的東西會很大程度上節約你挑選的時間成本,也會節約產品出問題後的維修成本。

其實貪便宜這種思維方式,本質上也印證了一個人的性格是屬於“索取型人格”還是“付出型人格”。而弱者一般都是索取型人格,因為害怕失去,希望得到更多,便不斷索取;強者一般是付出型人格,知道自己精神的富有,更包容,更懂感恩——更願意創造些新東西給別人,世界便逐漸轉移到他們手上。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有一次個體崛起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