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武功什麼水平?

用戶4990253866129



武當功夫算是道家正宗,越是修煉到後面越是高深莫測精進神速。在《倚天屠龍記》前期武當七俠只能說能夠行俠仗義的水平。可能老大宋遠橋,老二俞蓮舟能夠勉強算一流水平吧。因為小說裡面說到當時在外的宋遠橋差點遭了謝遜的毒手,說明那時候宋遠橋距離謝遜還是有點差距的。而那時候老五張翠山只是二流水平,謝遜輕鬆就能拿下。老三俞岱巖估計水平也不行,既然一不小心就中了暗器。而那時候殷梨亭和莫生谷只有十幾歲修為極其有限。老四張松溪書中著墨不多,但是其創立了赫赫有名的松溪派應該穩打穩紮的。


而等到張翠山從冰火島回來,俞老二已經可以達到一流頂級高手級別了。老大宋遠橋應該也只是稍遜俞蓮舟。其他的如老六殷梨亭和老七經過十來年的修煉已經成才。武當六俠擺出真武七截陣,已然可以對抗整個武林,加上張三丰這個大宗師,估計那些挑釁的名門正派估計也討不了好。



等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俞蓮舟已然成為六大派的頂級高手。宋遠橋的水平基本上和殷天正旗鼓相當。而殷梨亭由於楊逍奪妻之恨勤練劍法,並且自創天地同壽,希望能夠與情敵楊逍同歸於盡一雪前恥,其水平應該是稍遜楊逍的。那時候由於老五張翠山早逝,老三俞岱巖殘廢。但是武當五俠個個都已經達到六大派掌門級別的水平。

最後出場是周芷若對戰武林,此時莫七叔已經遇害。武當俞蓮舟已經成為六大派的領袖人物。其太極柔功已臻化境。既然能夠接住峨眉派的霹靂雷。估計已經八成接近張三丰的水平了,其他三俠都已然一派宗師水平。此時武當四俠應該個個都是頂級高手了。


金融家888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武當七俠分別是:大俠宋遠橋、二俠俞蓮舟、三俠俞岱巖、四俠張松溪、五俠張翠山、六俠殷梨亭、七俠莫聲谷。


論武功:

第一名:俞蓮舟,俞蓮舟擅長改價錢、太極劍、自創“虎爪絕戶手”,曾經打敗過宋青書,和周芷若大戰二百回合。

第二名:宋遠橋,宋遠橋擅長武當純陽無極功、太極拳、武當長拳等,他是張三丰大弟子,為人氣度不凡,江湖無人不服。

第三名:張松溪,悟性高,擅長輕功,武當長拳、太極劍等。

第四名:俞岱巖:人稱俞三俠,擅長玄虛刀法、震山掌等。只可惜被折斷手腳筋武功盡廢,終身癱瘓。

第五名:張翠山:張無忌的父親,擅長武當輕工梯雲縱,真武七截陣,張翠山是悟性最高的。只可惜最後為了金毛獅王而死。

第六名:殷梨亭:殷六俠,劍法高明,擅長天地同壽劍法,真武七截陣。

第七名:莫聲谷:年齡最小,武功與殷梨亭不相上下,為人正直,只可惜被宋青書所殺。

感謝金庸先生給大家創造了一個武俠世界!!


壹杯馥芮白


武功水平應該指的是武功品級,就是江湖武力值排名。不知題主所問,是七俠分開來說,還是七俠聯手。

我先揀簡單的說,就是在小說中已經明言的,武當七俠如聯手,組成張三丰所創真武七截陣,那就是江湖無敵了。因此,此處再不贅述。

那麼,如果分散開來,七俠的武功水平又如何呢?

首先,武功應當包含內力和外功,以及臨場的反應能力。之所以加上臨場反應其實這和學生考試有點像,有些學生基礎好但心理素質不好,臨場反應又弱,自然武功水平就低了。

從內力和外功這兩項基本功來講,七俠中殷梨亭和莫聲谷兩位已經落於下乘,畢竟,這兩位不是張三丰的親傳弟子,加上年紀又輕,自然無論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都不算得高。比如在師徒幾人為張無忌用內力吸取寒氣時,宋遠橋可以支撐兩炷香,而莫聲谷只能支撐一盞熱茶。

而在屠獅大會時,殷梨亭曾與周芷若力戰兩百回合,但終究不敵,最後被俞蓮舟救下。周芷若什麼水平?在少林寺屠獅大會上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與張無忌一起力戰少林寺“金剛伏魔圈”,而殷梨亭能與她力戰兩百回合,殷梨亭武功應當屬於江湖二三流水平。

殷梨亭武力值一出,那麼武當五俠也就明朗起來。

首先,其餘武當五俠中武功最高的當屬俞蓮舟,這是師徒公認的,他能自創武學,又未成家,相比與宋遠橋少了俗務纏身。而在小說中,他曾與玄冥二老對仗,後來又與周芷若對仗,這樣一來,如俞蓮舟武功應當屬於二流水平。

除去殷梨亭和莫聲谷,俞蓮舟其餘就是宋遠橋和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四位。張翠山是張三丰的關門弟子,小說中出現他武功水平的地方一是在王盤山上,現場以銀鉤鐵畫寫了幾個字,二是在去往冰火島時力戰謝遜,應當來說,張翠山的外家功夫和智謀都是不弱的,與謝遜相較,雖差點力戰而死,但終究智計疊出,其武功水平次於謝遜,如果不是避居冰火島十年,他的武功修為應當不弱於俞蓮舟。

再說張松溪,他是七俠當中的第四,小說中他以足智多謀面世,較少出現他武功的描寫,但他曾用手接住毒鏢,觀察力和速度都不弱。加之他是老四,應當強於殷梨亭等。

再說老三俞岱巖,他為人忠厚,在小說中出場較早,連番出手顯示出武當弟子的不俗功力,能隻手提起遼東高手海東青。可惜臨場反應能力不足,被殷野王銀針刺傷,從此命運一路急轉直下。

最後再說老大宋遠橋,他為人儒雅,內家功夫修煉的非常到家,可惜忙於為江湖上排憂解難,加上俗務纏身,武功應當弱於俞蓮舟的。

總體說來,武當七俠,俞蓮舟武藝最高,其次就是宋遠橋和張松溪,接下應當是張翠山,其次為殷梨亭,莫聲谷。俞岱巖因為殘廢,只能單算。


小蘇語文


在《倚天屠龍記》中,武林中公認為少林武當為泰山北斗,少林傳承千年,其中高手、武功絕學無數,可為什麼短短几十年武當派就能和少林並駕齊驅呢?

首先自然是張三丰的武功已經達到了大宗師之境,即便是少林四大神僧與之相比,也要差上不少,因此武當派的名氣一半是因為張三丰的威懾力;

張三丰多年以前便已經不問世事,專心閉關修行武學,武當交給七俠管理,其中老大宋遠橋為代理掌教,地位與六大門派掌門別無二致,反而地位更要高上一籌,這點從峨眉掌門滅絕師太當初上武當要求聯合攻打明教,第一個要見的便是老大宋遠橋,顯然倆人的地位是平起平坐的,而武當派宋遠橋是當家人,若是沒有他的首肯,聯合武當的行動就不算成功,峨眉其實算是少林武當之下的第三門派;

在圍攻光明頂時,先是崆峒派、崑崙派高手輪番上陣交手白眉鷹王殷天正,鷹王身為四大法王之一,按照紫衫龍王和滅絕交手情況來看,應該比之各大門派的高手更要強大,先是七俠莫聲谷敗在鷹王手上,還是鷹王看在往日的情面上,甘受一劍沒有傷他;四俠俞蓮舟則是武功高出很多,與鷹王激斗數個回合才敗了一招,但也沒有受傷;而武功宋遠橋則是不想乘人之危,所以也就沒有下手,可能那時他的心裡已經知道,受傷後的鷹王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


鬼谷瀟瀟


武當七俠,張三丰的七個親傳弟子,武林中威望很高,“懲惡揚善,打抱不平”,俠之一字當之無愧。

大師兄:宋遠橋,外表看似沖淡謙和、恂恂儒雅,頗有君子之風範,武功高強,處事又極為公道,在江湖上的聲望地位也非常之高,遠在一般門派掌門之上。

二師兄:俞蓮舟,曾依據張三丰所授之武功加以改良,創出了自己的獨門武功“虎爪絕戶手”,後來又盡得“太極拳”真傳,是武當七俠裡武功最高的一位,最後成為武當派第二代掌門。

三師兄:俞岱巖,擅長玄虛刀法、震山掌,太玄無極功,輕功梯雲縱等。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只可惜被奸人折斷手腳筋武功盡廢,終身癱瘓。

四師兄:張松溪,武功平平,他是以機智著稱。他最出色的表現,要算是在張翠山失蹤的十年裡施恩於三大鏢局,為日後應對作出鋪墊。

五師兄:張翠山(張無忌他爹),善良厚道善惡分明,自幼拜張三丰為師;師徒情如父子,師兄弟情如手足。得承張三丰武技及為人處世之道,思想端正不歪;加上資質聰穎廿來歲已練得一身高強武功,江湖人稱銀勾鐵劃張翠山張五俠。

六師弟:殷梨亭,江湖人稱殷六俠,在武當七俠中位居第六,最精劍術。心性純良懦弱,常常為了小事流淚,但他也並非單純的不堪一擊。

小師弟:莫聲谷,武當七俠中年齡最小,卻少年老成,與殷梨亭的性格成鮮明對比。梯雲縱、武當劍法、太極拳、太極劍法等武功所用,武功與殷梨亭不分伯仲。

武當七俠,各人性格不同,宋遠橋慈和、俞蓮舟嚴肅、俞岱巖精練、張松溪機智、張翠山儒雅、莫聲谷剛直,最稚弱的是排六的殷梨亭。





佳博影視


俞岱巖殘廢、張翠山早早去世,這二人先不討論。剩下的武當五俠以俞二俠宋大俠功力最深,這二位在後期應該是僅次於張無忌張三丰那幾位絕頂高手的第一檔次的人物,其他的最多和他們在伯仲之間,尤其是俞二俠,揍了宋青書一個生活不能自理,周芷若若不是招式詭異,俞二俠對其套路不熟悉,周芷若是打不過他的,即使這樣俞二俠也能在劣勢中與其拼個兩敗俱傷,不過被張無忌解圍了。另外幾位張松溪應該略勝殷梨亭和莫聲谷,但差距應該不會多大。總之武當五俠在倚天后期都是一流高手,俞岱巖若不是早早殘廢,後期武功也不會差,張翠山若不死,後期武功應該能排進前三,能與俞二宋大並肩甚至更強,畢竟武當七俠裡以他悟性最高,只是因為年輕,少了時間的積累,畢竟不是誰都能像張無忌那樣開掛的。


胡說千道


武當武功修習亦如太極,綿長悠久,是隨著修煉時間成指數級累積的,以宋遠橋為例,大師兄年輕時,若非空見神僧,差點隕落在喪心病狂復仇的金毛獅王謝遜手上,以張無忌的見識,那時大師伯還不是義父的對手!到六派圍攻光明頂時,宋遠橋可是和殷天正放對的(別說什麼車輪戰,大師兄可只跟鷹王比招式,請注意此時大師兄幾十年的武當九陽修為,絲毫不遜色於鷹王)! 另一役是無忌父母血濺武當時,書中已明確交代宋遠橋,俞蓮舟已不輸於任何一派掌門,足以與空聞、滅絕比肩!武當七俠是極成器的,老三,老五過早凋零,老七折在同門,老四長於心機而荒廢武功,不然武當七俠可是響噹噹的,還不消什麼真武七截陣就可橫掃幾大派了!比之後的全真七子那可是棒太多了!書中也交代過,三豐真人不輕易收徒,百年間陸陸續續收這七個,可是走南闖北挑著資質和出生收來的,所以年齡相差較大,莫聲谷和宋青書年紀相仿,功夫也同授於宋遠橋,資質差異,莫聲谷是強於宋青書的(扯遠了)俞蓮舟自創虎爪絕戶手,殷梨亭自創天地同壽劍招,張翠山更是過目不忘,輕鬆使出折服謝遜的倚天屠龍書法招數,俞老三殘廢之前那份雄姿幾個能擋!總之就是,武當七俠資質好,師傅好,雖修煉不成三豐真人這樣的開山宗師,但是任何一個獨當一面,凌駕一派,綽綽有餘!


班長147453442


其實武當七俠的設定是參考全真七子,武功初始設定也是參考全真七子的相對水平。為什麼全真七子給人感覺年齡活到狗身上,只會欺負江南七怪這種級別的人物,碰到一流高手就歇菜?一方面是主觀原因,全真教自恃宗師,多少年來固步自封,直到有滅頂危機時,才創出一套七星連珠。而武當七俠不斷推陳出新,基本上每個人都有自創武功,每個階段都有明顯進步,從普通一流晉級為頂級。另一方面是客觀原因,王重陽英年早逝,沒有宗師指導,最明顯的就是王重陽的先天功失傳了,也導致了全真外強中乾。而武當派張三丰一直坐鎮,基本每個人的武功他都有指導。另外,射鵰英雄傳和神鵰裡,和王重陽一個段位的高手太多,新老四絕老頑童金輪裘千仞公孫止。而倚天屠龍記裡和老張一個段位的只有小張,所以武當七俠相對頂級


狗狗臭臭噠


金庸武俠小說裡面出場過的可以稱為震古爍今大宗師的人恐怕只有張三丰一人了,這樣的人物調教出來的徒弟,水平自然是相當高了。

張三丰在金庸小說的武俠設置裡,起點是非常高的,《神鵰俠侶》結尾部分露面,已經有著不俗的內力,十幾歲的他在楊過指點下可以對付尹克西、瀟湘子那等高手。後來在倚天裡面,創立武當派,一舉成為可以跟少林比肩的大門派。

而且根據小說裡的敘述,張三丰百歲壽辰時,張翠山帶著妻兒去給師傅拜壽,那時候他不過三十多歲年輕人,老二俞蓮舟也不過是四十多歲漢子,老大宋遠橋應該也不會太大,再推想張三丰收他們做徒弟的時候,起碼五六十歲開外了。張三丰少年時內功已經一流,隱隱有一代宗師氣度,到收宋遠橋做徒弟時,基本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了。而且滅絕也曾經說過明教前教主陽頂天,除了張三丰無敵手,張三丰做老大應該很多年了。這樣一位老師貼身教導幾十年,武當弟子想不厲害都不行。而且他厲害的地方還在於,老六老七不是自己親傳武功,而是老大宋遠橋,老二俞蓮舟分別代授,就算這樣,那兩個小的也不慫,早早的便有了武當七俠的名頭。

不過,從全書來看,武當七俠如果都好好的,到了後期肯定個個都是一等一高手。但是武當七俠名聲剛出來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名聲一半靠他們個人實力,另一半恐怕要靠張三丰這棵大樹的名聲來支撐。

按照張翠山、莫聲谷等年齡來看,武當七俠當一個整體聲名在外時,張三丰已經八十多了,他比少林寺四大神僧還要高兩輩,活著的人裡面,不要說超越他,能跟他勉強相對的也無一人。張三丰七個大弟子行走江湖,但凡識點趣的人都要給幾分面子。所以早期的七俠,雖是高手,但也不是特別厲害,對上絕頂高手肯定不行,但江湖上敢跟張三丰對頭的絕頂高手又有誰?他們仍然是接近無敵的存在。所以當張翠山遇到謝遜時,立馬就被謝遜嚇到了,因為大師兄宋遠橋跟謝遜相比都要遠遠不如。

但是武當派武功卻是內力見長,厚積薄發,當十多年後,張翠山從荒島回來,由於自己在海島,老三殘廢,武當七俠變五俠,那時候不用依靠張三丰名頭,武當五俠單憑自身就已經是江湖裡響噹噹的角色。就連玄冥二老之一偷襲俞蓮舟,都要三分忌憚。張翠山也覺得二師兄俞蓮舟,大師兄宋遠橋跟謝遜比起來已經差不了多少。等到張無忌長大成材的時候,武當裡面的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已經不弱於各大門派掌門,是武林裡頂尖的高手,殷梨亭、莫聲谷稍差,也是一流高手了。

後來,三俠俞岱巖殘腿也被張無忌治好,雖然不能完全康復,但總算站了起來,不幸的是老七莫聲谷被殺,最終還是武當五俠。這五俠,在武林之中已經罕逢敵手,他們師傅張三丰又特別能活,足以抵禦任何高手意外,更厲害的是他們的師侄,張翠山兒子張無忌又練就了一身逆天本事,天下無敵,等於是加了個雙保險。天下再無一人可以加害武當五俠,憑藉武當功夫的後勁,五俠們只能越來越厲害,成為絕頂高手。


一覽眾河小


其實武當七俠不好評價,因為當中張三丰親自教的就,宋遠橋,俞蓮周,和於岱巖三個人,後四俠武功是他們三個教的!前期前三俠的武功就相當於掌門級別,後四俠就弱一些。後期其實武功最好的應該是二俠俞蓮周,和六俠殷梨亨。老二本就是武痴純陽無極功練的也是最好,後來不用武器後自創虎爪絕戶手,殷梨亨武功就是出自老二,專攻劍法後自創什麼劍忘了!倚天后期老二應該是超一流高手,老六應該是一流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