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真實的自我相處!

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從觀察、聆聽、注視、行動中學習,那麼你會發現,學習是不斷進展的,永無過去。

如果你覺得認識自己是很重要的事,徹底認識自己是生死攸關的事,那麼我們就能喜悅地,謹慎而明智地一塊對生命進行探索。

與真實的自我相處!


所有權威、思想及領域方面的權威,最具毀滅性。

我不要求你對我有信心,也不會自命權威,更無意傳授給你任何通往實相的新哲學、新理念或新途徑。除了面對真相之外,沒有任何通往實相的路。所有權威、思想及領悟方面的權威,可能是最具毀滅性的。領導者會糟蹋了追隨者,追隨者也會毀了領導者,你必須成為自己的導師和自己的徒弟,凡事人們視為必然而重要的事,你都還提出質疑。

如果你不打算跟隨任何導師,你會感到孤單,那就自己孤單吧!你為什麼會害怕孤單呢?只因為你必須面對自己的真相,而你會發現自己竟是如此的空虛、遲鈍、愚蠢、醜陋、內疚和焦慮不安,可以說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二手貨”。面對真相吧!注視著它,不要逃避!你一想逃避,恐懼就趁虛而入了。

我們要從何處開始認識自己?

譬如我現在坐在這裡,我該如何認識自己、觀察自己,看看自己的內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事實上,生活完全是有關係構成的,我們只能在關係的網絡中觀察自己,坐在一個角落冥想是無濟於事的。我們無法獨自生存,我們只能活在與外在人、事及概念的關係之中,因為觀察自己與外在人、事及內心活動的關係,我們才能開始認識自己,除此之外,任何形式的瞭解,都只是抽象思考罷了。“我”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存在,“我”無法滲透抽象來認識自己,“我”必須在我的具體存在中,才能認出我之為我,而非理想的我。

認識並不是理智性活動

汲取認識自己的知識和認識自己是兩碼事,因為你所累積的有關知識,都是基於過去的往事,而沉溺於往事的心是失意與哀傷的,認識自己和學習語言或科技完全不同,後者必須累積知識記住一切;然後,從心理層面來認識自己,所面對的卻是目前的自己,知識則屬於過去,但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過去,而且對於活在過去已經很滿足了,所以知識對我們才變得重要,我們也因此崇拜那些博學、聰慧、精明的人。

如果你要是說你要慢慢學習認識自己,一點一滴地累積,這表示你並不在認識目前的你,你只是在累積有關自己的知識罷了。學習的本身就需要一顆敏銳的心,如果你任憑過去的觀念駕馭現在,你就根本敏銳不起來,你的心智也不可能迅捷、柔軟、機警。要了解一樣東西,你就必須活在其中,你必須觀察它,認識它的所有內涵、本質、結構及它的活動。

你曾經試過和自己相處嗎?

如果已經試過了,你就會發現你並不是靜止的,而是活生生的存在,要想跟這麼鮮果的生命相處,你的心智也必須是鮮果的,禁錮自己的看法、判斷及價值觀念的心,是無法鮮果起來的。你必須具備自由的心智,才能觀察整個心和整個生命的活動,你的心必須中立於贊成與不贊成之間以及所有論點之外。只是純然想要了解真相。這實在是很難做到的事,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懂得如何去看,去聽自己的生命,就如同我們不懂小河的美,也不懂得聆聽樹間風一樣。

世上最難的事之一,就是單純的去看一件事。

我們的心智太過於複雜,早已失去了單純的特質,我所指的那種單純是毫無恐懼、直截了當地看一件事的單純,毫不扭曲地看自己的真相,說謊時,就承認自己在說謊,既不掩飾,也不逃避。

以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一個過於自信的人,已經和死無異。我們的心智由出生到死亡,一直不斷的接受某種文化的定型,然後形成一個狹隘的自我,我們一直受國籍、宗教、階級、語言、教育、文化、藝術、風俗習慣及各種政治、經濟壓力、所吃的食物、所處的氣候、家庭、朋友、經驗等種種事物的影響,因此我們對每一種的反應都到了限制了。

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自由地觀察和學習呢?

你注意到自己的侷限了嗎?這是你應該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如果你懷著“我必須解脫”之心,你也許永遠都無法理解,因為你可能又陷入了另一個形式的限制。因此,你注意到自己的侷限了嗎?你知不知道,即使你望著一棵樹說:“這是顆橡樹”、“那是菩提樹”,這些植物學的知識已經夾在你和大樹之間,而限制你真正看到它。你想接近一棵樹,就必須用手去觸摸它,因為文字並不能幫你觸摸到它。

你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正在受限制?什麼東西能告訴你?比如什麼東西能告訴你“你餓了”?(不是推測,而是真的你餓了。)同理,你如何才能發現自己真的被限制住了?難道不是從你對問題及挑戰的反應看出來的嗎?你是在自己的侷限下,對每一個外來的挑戰產生反應的,如果你的限制不當,所做的反應也會不當。

如果你們夫妻恩愛,你們有自己幸福的家庭,有乖巧的孩子和充裕的財產,身邊的一切盡是快樂的圓滿的,你就絲毫不會察覺到自己的限制,然後一旦起了波瀾,你的妻子開始注意別的男人,你損失了財產,或受戰爭、痛苦、焦慮的威脅,那時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限制,我們總認為是別人、外在環境或是經濟情況造成了我們內在的波動不安。

為什麼我們總想逃避現實?

譬如怕死,於是發明各種學說、希望、信仰來遮蓋死亡的事實,然後死亡的事實並未因此而消失,要想認真事實,我們必須正視它,而不能逃避;我們大多數人即怕活也怕死,我們擔心家庭,擔心流言,害怕失去工作保障等數不清的事實,我們根本就是活在恐懼之中,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然後,為什麼我們就是不能面對事實呢?你必須正視當下,才能面對事實,如果你不斷逃避當下,不容許它出現在眼前,你怎麼能面對它?就是因為我們早已栽培了各種逃避的網絡,因此我們就永遠陷在逃避中了。

了悟就是行動

假如你是在智性的層次理解到受限所帶來的危機,你絕不會採取任何行動,因為理念及行動兩者是相互衝突的,因而削弱了你的能量,只有當你視自己的受限制像是身在深淵的切身危機時,你才會付諸行動。我們大多數人漫不經心的走完了一生,只照著成長的環境教給我們的那一套,不假思索地反應著,而這些反應只會製造更多的束縛和限制,你必須全神貫注於自己受限制的情況,才能從過去的歷史中完全解脫,而那些束縛和限制才會自然從你身上消失。

#重新認識自己,與真實的自己相處,告別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