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系列一》:空城计—此非曹孟德之谋乎?

《三国演义》的国民度已经不用说了,文本、戏剧、影视早已让它家喻户晓。

凡事有利有弊,传播度如此之广的背后也透露出我们对正史的疏远,正如网友称:一部《三国演义》让多少人成了诸葛亮的配角。

直面三国那段历史,除了通俗的《三国演义》,陈寿的《三国志》与裴松之的注也是绕不开的。

演义中虚构的较多,着重对人物和情节的描写,尤其是人物和情节的戏剧化描写多,比较吸引人。

三国志是正史记载,不虚构,突出有影响的大事,人物的能力和对历史环节的推动。

小时候看到影视里的空城计,第一反应就是诸葛亮真牛逼,历史极具复杂性与偶然性,证实容易证伪难,真相往往没有那么简单。

在此,想利用这个平台,输入与输出互促,督促自己啃完《三国志》、裴松之注。

空城计这东西,跟诸葛亮没有半毛钱关系,要是非说道说道,还得从曹老板讲起。


兴平元年夏,曹操令荀彧、程昱驻守鄄城,自己为报父仇二次东征陶谦攻打徐州。

刚出兵不久,根据地兖州出事了。

陈宫伙同张邈等人发动叛乱,两人从外地找来吕布,一起夺取了兖州。

曹操火冒三丈,火速赶回大本营。

首战跟吕布在濮阳城火拼,败得一塌糊涂,曹操坠马,左手掌被烧坏,差点被活捉,多亏部下司马楼异忠心护主,救出了曹操。

曹操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跟吕布在濮阳相持了一百多天,两家僵持之际,蝗虫来了,粮食大幅减产。

《三国志》记载:“人相食。”

所以两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暂时罢兵,各自想办法找粮食过冬。


第二年一开春,曹操气又上来了,下令攻打定陶。

吕布搬来救兵,定陶许久没攻下,曹操不信邪,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大败吕布。

这一年夏天,曹操又攻打驻兵巨野的吕布部将李封、薛兰,吕布领兵来救,大概是受上次遭伏击影响,因此行动谨慎,走到半路,听闻薛兰已败,连忙回头走掉。

曹操因此杀了薛兰夺了巨野城,又于作战间隙收复群县,到此时曹操的形势大为有利,吕布的日子不好过了。

吕布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为了自己的地盘,决定放手搏一搏。

《三国志·武帝纪》里讲到:“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引万余军来战。”



裴松之注:“于时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


《白话三国志系列一》:空城计—此非曹孟德之谋乎?


这时候刚好是麦收时节,天气晴,曹操大部分的军队都外出收麦子了。

这一段很有意思,我特地查了三国地图,仔细作了一下分析。

这时候曹操有两个驻军单元,一个是巨野城,一个是城外的屯营;驻守的人数也是非常有限,不足千人;而且“屯营不固”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摆在曹操面前的形式是非常严峻的,为了解决这一危机,曹老板临危不乱,凭借超人的智慧想出了应敌之策——“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

啥意思呢?


就是挖掘仅有的潜力——妇人,替换下守城的曹军士兵去到城外屯营,加强屯营的防守力量。

这显然不是什么“出奇制胜的精心设计”,也不是“万般无奈的垂死挣扎”,更不是一个能“被忽视的细节”,我更觉得这更像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措施。

但是这里也有一些疑问,你说一些妇人显然是没有战斗力,那么这些没有战斗力的妇人站在城上守陴,除了向吕布示弱外能有什么作用呢?

这里我又去查了一些资料,屯营是由木头围成的防御设施,再在外面挖一道沟,也叫堑,史书又把屯营叫作围堑。

城池是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墙高度约七米,宽厚度约三米,两面用砖石砌成,中间用城外护城河挖出的泥土填空。

这样用高厚的城墙围起来的城池,在冷兵器时代,要攻克这样的城池,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云梯攻城,用长梯子爬上城头进行攻击;

二是冲车攻城,车载巨木撞击城门攻击;

三是挖地道攻击,把地道挖进城里,士兵从地道进入城内,内外夹攻;

四是堆土山攻城,在城墙近处堆起土山,从土山爬上城去攻击。

即使用这些方法攻城也不是能很快攻下来。

要强攻一座城池时间是要用月来计算的,有的甚至要以年计算。

换言之,只要曹老板大门一关,可以饮酒赋诗,一时半会吕布是没有能力攻下来的。


《白话三国志系列一》:空城计—此非曹孟德之谋乎?


奉先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即便他不知道,陈宫也不是吃素的。

双方都非常明白非常清楚的知道不会,或绝不可能发生城池攻防战。

也就是说“妇人守陴”不是战斗的需要,确实是一种表示,但我认为不是示弱。

那能表示什么呢?示常。

平常在敌人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城上有人守陴是正常的;而没有一个人在城上是一种反常或不正常。

吕布有没有往北看一眼由“妇人守陴”的巨野城?陈宫有没有看?吕布的部将张辽高顺等有没有看?

不知道,史书没有记载。

但是我敢确定有人看过北边的巨野城。

近在眼前的巨野城,哪会没有一个人往北看一下呢?

为什么这件事史书里没有记载?

我觉得应该是吕布等人往北看了城池以后,觉得正常,没有发现异常,所以没有话说,也没有动作,因此史书也就无事可记。

吕布看到后什么反应呢?


《魏书》是这样记载的:“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更像是对当时局势的空间素描,吕布来到巨野城下肯定不能跟愣头青似的一股脑冲,你得先环顾环顾四周,观察观察形势吧?


于是吕布拿着照相机向西拍了一张照片:“屯西有大堤”,然后又转向西南方向拍了一张“其南树木幽深”的照片。

看着照片眉头一皱,“疑有伏”,这里吕布也只是怀疑了一下子,还不确定。

转念一想,自己前几次吃了曹阿瞒几次败仗,知道他的厉害,不敢贸然进攻。“

然后吕布就“引军屯南十余里”。


《白话三国志系列一》:空城计—此非曹孟德之谋乎?


再续《魏书》:“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之其营而返。”


吕布这人不气馁,第一天被吓了回去,安营扎寨,第二天又来了。

曹操收麦大军于第一天傍晚也回营了。

曹操这一晚可没敢睡觉,他知道吕布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于是作了巧妙的布防“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

这“隐兵堤里”领兵打仗的军事家容易想到,这“出半兵堤外”的奥妙我觉得不是任何军事家能想出来的。

不用说当时的吕布一头撞入了曹操设的这个圈套,即使过了近两千年的今天,我们也很难理解《三国志》陈寿说的“纵奇兵击,大破之”的“奇”在什么地方。

以及《魏书》王沈说的“出半兵堤外”有何深意,怎么理解。

这是曹操设计的一个埋伏战,颇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味道。

为什么埋伏战能取得胜利呢?


为什么中了埋伏的一方一定会失败呢?

史书上说埋伏战占有了三个战术要素,即时间、空间、信息。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时间上埋伏方预先谋划、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从发起攻击的时机上,埋伏方掌握主动权;


对敌方发起突然性的攻击,使敌人来不及反应,完全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和目的。

“伏兵悉乘堤时有一股势,如马谡说的:“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抢占制高点。

曹操就把军队埋伏在堤里,又发出主动信息,“出半兵堤外”作为钓饵把吕布引诱到大堤旁边,加以伏击。

吕布这个愣头青举戟向前一指大喊:“冲呀,杀呀!”催赤兔马飞奔杀向曹军。


吕布想要在步兵到达前,由骑兵先把曹军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然后再同步兵一起歼灭它。

想法不错,但奇怪的是曹军见了吕布骑兵的冲击,并不惊恐慌乱而是拼命抵抗,这样激烈的战斗就在堤外打响了。

埋伏在大堤里边的曹军听到堤外的战斗声响,一声令下就如猛虎下山一般越过大堤冲入战场。


《白话三国志系列一》:空城计—此非曹孟德之谋乎?


吕布一拍脑门,在内心只得叫苦:“糟了!完了!怎么又中了曹阿瞒的诡计!”

吕布的将士一片惊慌,不知道大堤那边还有多少曹军,这样的战斗,胜败可想而知。

这场战争的结果《魏书》里也有记载:“获其鼓车,追之其营而返。”

通过这场战役,我们不得不赞赏曹老板的军事才能与战术的灵活运用。

怎一个牛逼了得?

正如陈寿说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参考:

《魏书》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第六》,陈寿

《三国志·武帝纪第一》,陈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