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學史上開闢了從自然哲學向倫理哲學轉變的新階段。他的一生以探討倫理哲學和從事公眾教育為樂,從不收取學費。在教育對象上,實行有教無類,吸引了許多學生,是在西方思想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一、教育目的論蘇格拉底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治國人才。他認為治國者必須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種實際知識,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治國的人才。二德育論(1)蘇格拉底認為,知識、智慧和道德具有內在的直接聯繫。人的行為之善惡,主要取決於他是否掌握有關的知識,只有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人才能趨善避惡。在這個意義上,蘇格拉底明確指出,“美德就是知識”。(2)從“智德統一”的觀點出發,蘇格拉底進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張。既然道德不是出自於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識或智慧為基礎,那麼,美德就是可教的。通過傳記知識、發展智慧,就可以培養具有完善道德的人,因此,知識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3)評價:①這個見解可以說是近代教育性教學原則的雛形;②在蘇格拉底所處的時代,他提出“智德統一”的見解,相對於貴族階級的道德天賦的理論,是有著明顯的進步意義的;③但“知識即美德”的觀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為等。


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三,智育論蘇格拉底認為治國者必須有廣博而實用的知識,而非純理論的思辨。除教授政治、倫理、雄辯術以外,蘇格拉底第一次將幾何、天文、算術列為必須學習的科目。四體育論蘇格拉底認為,健康不是天生的,鍛鍊可以使人身體強壯。蘇格拉底要求每個人的身體能經受嚴寒、酷熱、飢渴、疲勞、困頓.以便能適應各種環境。一方面,人們要儘量向那些知道怎樣保持健康的人學習;另一方面,人們自己也要注意,什麼食物和什麼運動對自己有益。五、“蘇格拉底法"


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蘇格拉底法”又稱“問答法”“產婆術”。蘇格拉底在哲學研究和講學中,形成了由譏諷、助產術、歸納和定義四個步驟組成的獨特的方法,稱為“蘇格拉底法”。這是西方最早的啟發式教學法。譏諷是就對方的發言不斷提出追問,迫使對方自陷矛盾,無詞以對,最終承認自己的無知。助產術即幫助對方自己得到問題的答案。歸納即從各種具體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質,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比較尋求“一般”。 定義是把個別事物歸人一般的概念,得到關於事物的普遍概念優點:該方法不是將現成的結論影響灌輸或強加給對方,而是通過探討和提間的方式,誘導對方認識並承認自己的錯誤,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確的結論。侷限.①受教育者必須有追求真理的願望和熱情;②受教育者必須就所討論的問題積累了一定的知識:③談話的對象是已經有了一定知識基礎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這種方法不能機械地搬用於幼年兒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