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我想有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忍不住要發火,但是事情過去之後又很後悔、自責,親子關係也受到了影響。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小編自己也有這樣的親身經歷,不過我是站在孩子的角度。

從小我爸爸就對我非常嚴厲,我記得有次下雨了,我想讓爸爸送我去學校(其實我一直都很羨慕其他的小朋友有爸爸接送),但是爸爸卻生氣的說:"就這麼一點小雨,自己走"。爸爸不是一個喜歡大喊大叫的人,但是會生氣的教育我。導致我從小就怕我的爸爸,吃飯都要離的遠遠的。現在長大了,依然不能夠和爸爸很親近,甚至開個玩笑都會覺得很尷尬,有什麼話也只會和媽媽說。

所以雖然我現在沒有孩子,但是我會經常關注育兒經驗。不會讓我以後的孩子有我同樣的經歷。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發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它並不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但是不能經常性的發火,這樣會給孩子的心裡造成陰影。

如果想讓一個人從來不發火,那也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女人,每天會被熊孩子和各種家務折騰的心煩意亂,加上工作的壓力。寶媽的情緒總是不穩定,如果此時再有熊孩子闖了禍,一再被挑戰底線的媽媽也會忍不住發火。但是發完火之後,自己又會後悔,後悔自己沒有耐心。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那我們發完火之後,要如何去彌補呢?

這個時候我們要看孩子的反應,有的孩子會自己生悶氣,有的孩子會主動來認錯,性格不同,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也要不一樣。

對於喜歡生悶氣的孩子呢,家長可以半開玩笑式的來試探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願意溝通,那麼首先先道歉,媽媽不該衝你發火,然後說出為什麼要發火,之後指出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說完之後就退出房間,讓孩子獨自思考想清楚。

如果孩子不願意溝通,就先讓他冷靜冷靜。等入睡前,去和孩子說說話,這個時候人的防禦意識最低,很容易打開心扉。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對於主動認錯的孩子,家長也要把語氣軟下來,主動檢討自己,同時還要幫孩子理清思路,真正認清自己的錯誤,讓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人類最大的語言藝術就體現在溝通上面。

平時多陪伴孩子,看書、玩遊戲等一類親子活動。雖然媽媽偶爾會發火,但是仍然是非常愛你的。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即使有補救的辦法,但是也要控制自己,發火次數多了,孩子心裡自然會形成陰影。

平時作為家長也要善於自己檢討自己,為什麼每次都告訴自己要控制脾氣,但是事情來了,卻還是控制不了。要找找自身的原因:

1、你是否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

我曾看過一本書,上面說到:女人的三大框架是溫柔、理解、賢妻良母。一個脾性良好的女人是一個家庭和睦的關鍵,有一個大度的媽媽,必定不會有一個小氣的孩子。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2、你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控制情緒是人類畢生要學習的課程,套用流行的話說:一流的人有能力,沒脾氣;二流的人有脾氣,有能力;三流的人既有脾氣,又沒能力。

所以把控好情緒不僅是對自身的要求,對孩子的培養方面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夫妻之間也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控制情緒是幸福女人的必修課,你將會是你孩子的表率。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難免會發火,但一定要學會反省自己,進行思考,和孩子共同成長,才是教育孩子最優秀的辦法。

個人認為遊戲書對於3-6歲是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在孩子成長道路上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培養行為習慣的繪本,優秀的父母一定不會讓孩子沾染一身壞毛病,看上去是愛護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

在孩子行為習慣開始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藉助一些有利於孩子智力發展的繪本,比如《孩子行為習慣培養》,

這套繪本我在自家孩子小時候就經常讓他學習,因為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我在在一旁教導他,把裡面的故事讀給孩子聽,久而久之孩子就學習有禮貌、不撒謊、不自私。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對孩子發完火媽媽別自責了,這五點補救方法,讓帶娃越來越輕鬆!

10冊不過是4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下方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