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回纥结成泾阳之盟,恢复了两国之间多年的友好关系

唐朝与回纥结成泾阳之盟,恢复了两国之间多年的友好关系回纥(后改称回鹘),是古代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虽远居漠北,过着“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的游牧生活,但与中原汉族的交往却是历时久远。早在公元629年,回纥就开始派遣特使,与唐朝建立了往来关系,并在唐朝的支持下不断兴起,最终取代了薛延陀(古代一北方民族〉政权,统一了大漠。

唐朝与回纥结成泾阳之盟,恢复了两国之间多年的友好关系

回纥当时的酋长吐迷度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的民族首领,他吸取了薛延陀垮台的教训,审时度势*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率部分部落首领亲赴长安,表示与唐王朝友好的诚意,被唐太宗册封为瀚海督府的都督、怀化大将军,正式确立回纥为唐朝属辖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从此以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维护下,一直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

唐朝与回纥结成泾阳之盟,恢复了两国之间多年的友好关系

但事物都是有两面的,回纥与唐朝的和平、友好关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双方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冲突,这就引发了“泾阳之盟”。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唐朝出了个叛将仆固怀恩。此人是唐朝的一位驻边大将军,曾代表朝廷出使过回纥,在回纥中有一些熟人和朋友。由于他自感自己所率的叛军人数有限,无法与势力强大的唐王朝相对抗,便利用自己在回纥中的人缘,极力挑拨回纥与唐朝的关系,说什么:若我们能相互合作,联手出兵攻击唐朝必将会取胜,到时回纥不仅能取得许多中原财富,而且还可扩大地盘,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万万不能错过机会等等。回纥方面经不住仆固怀恩的引诱和唆使最终掉入了仆固怀恩的圈套,答应出兵与其联合攻唐,事态顿时变得复杂和扩大。在回纥、仆固怀恩的叛军及被他引来的吐蕃兵等数十万联军的强大攻击下,唐朝连失奉天、凤翔、同州掌处,随后不久,回纥兵抵达距长安不远的泾阳,直接威胁京师的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唐朝与回纥结成泾阳之盟,恢复了两国之间多年的友好关系

面对大军压境,唐朝方面冷静分析权衡之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政策:对仆固怀恩的‘军决不留情,一定要予以击垮;而对被利用的回纥,则念其曾对唐朝有功和双方过去的友好关系,采取了避免冲突扩大的谨慎政策,只要回纥能主动退出联军不与朝廷对抗也就算了,尽量不与回纥发生军事冲突。方针已定,朝廷便决定派大将郭子仪前去泾阳与回纥谈判,争取对方能率部脱离反叛联军。由于不太了解回纥的内情,对方会有何种反应也无法预料,而朝廷的命令又不能违抗,这一切使接受谈判重任的郭子仪感到压力很大,心情很不平静,想来思去的也没盘算出个好方法来。最后,只好决定冒险只身闯苕,希望能用诚意打动对方完成皇命。

唐朝与回纥结成泾阳之盟,恢复了两国之间多年的友好关系

回纥方面也没有料到郭子仪会一人前来谈判,所以当回纥大帅合胡禄听手下报告说郭子仪免育解甲、只身空手前来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起身出去,要亲眼看看是怎么回事。只见郭子仪面对剑拔弩张的回纥军队,没有丝毫的紧张,异常从容地朝自己走来。这下子合胡禄可就呆了,迟疑之后赶忙迎上前去,把郭子仪接进帐内。待双方坐定后,郭子仪就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并诚恳地说.“唐朝与回纥有着友好的f专统,双方都曾帮助和支持过对方,我们应珍惜这份友谊。今仆固怀恩图谋不轨,不仅自己反叛朝廷,还拉回纥入伙,妄想利用回纥为其服务,实在可恶,望大帅能明辨是非,以友情为重,避免出现有伤友谊的军事冲突。”

唐朝与回纥结成泾阳之盟,恢复了两国之间多年的友好关系

在郭子仪的耐心劝导下,合胡禄终被唐朝的诚意所感动,决定引兵退出攻唐联军,与唐朝握手言和。为表示其诚意,合胡禄命手下在营中设盛宴招待唐朝使者郭子仪。宴席上,宾主之间重叙旧情,谈笑风生,显得分外高兴,双方未能消除裂痕、和好如初而举杯共贺。最后,合胡禄和郭子仪共同起身,执酒而盟,郭子仪说道:“大唐天子万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两国将相亦万岁!若起负心违背盟约者,身死阵前,家口屠戮。”合胡禄不仅也发誓和好,而且还要求能率部与唐朝军队一起合击吐蕃。顿时,战场局势发生巨大转变,不久前还耀武扬威的吐蕃军队在回纥与唐朝的合力攻击下,很快便败下阵来,只好退兵返回。这就是唐朝与回纥的“泾阳之盟“此次结盟,不仅使双方免受战争之苦,更重要的是恢复了回纥与唐朝多年的友好关系,维护了祖国边陲的安定,为密切双边关系再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