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條上看了那麼多文章,感覺選題都被寫完了,我還能寫些什麼?

在頭條上看了那麼多文章,感覺選題都被寫完了,我還能寫些什麼?

很多頭條的創作者跟我一樣,目標是青雲計劃,其實想中青雲,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選題。

我們需要避開被寫爛了的話題,因為頭條的系統是有消重機制的,比如大家都寫《刻意練習》,在一堆寫這個話題的文章中,機器會優先推薦寫得好的,而青雲評審也會擇優選擇青雲計劃的獲獎文章,這樣,競爭就大,不但獲青雲獎的幾率變低,推薦量也會變低,讀者也會覺得,這個話題,我早就看別人寫過了,沒啥可看的,結果就是,你文章的跳出率就高,閱讀收益低,這樣的影響是一連串的。

所以,很多人慢慢的開始找“冷門”的書籍來寫文章,這也是一種辦法。

但,在剛寫作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看到一篇文章推薦書單就跟著買,於是家裡有很多的熱門書籍。如果已經買了,那麼再怎麼樣也要讓這些書為寫作做點貢獻,從中找到選題,寫幾篇文章出來。

而,要想解決熱門書選題老的問題,我的個人的辦法是:

你需要找別人沒有寫過的角度來寫,並且將解決辦法給寫透,這樣就中青雲的概率會更高,讀者也更有收穫。

畢竟,如果閱讀你文章的讀者,真的想要實踐改變拖延這個毛病的話,一種解決辦法就能讓對方有所改變,並不需要將所有的方法全部都擺在文章裡。

在頭條上看了那麼多文章,感覺選題都被寫完了,我還能寫些什麼?

我有一篇寫拖延症的文章出自《終結拖延症》,拖延這個話題,真的快要被寫爛了,為了讓這本書價值最大化,我就分了幾個步驟來做準備:

1)點開今日頭條APP搜相關主題的文章,比如我當時準備寫拖延,我就搜關鍵詞“拖延”,點搜索,跟拖延相關的文章,就會出來了。

2)然後看看中青雲的有多少,APP點開文章後,中青雲計劃的文章上面會有,青雲計劃的獎章作為標識,然後再收藏這些文章,仔細的讀一讀他們的文章,看這些創作者分別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寫的。

3)最後自己再找一個鮮有人寫的角度來寫,這樣就能提升中青雲的概率。

具體操作方式如下圖:

在頭條上看了那麼多文章,感覺選題都被寫完了,我還能寫些什麼?

這篇文章,成功中了青雲計劃獎:

在頭條上看了那麼多文章,感覺選題都被寫完了,我還能寫些什麼?

我選擇角度就是這本書的這張表,這一本書介紹拖延症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選擇了其中一種,然後將它寫透。

作為新創作者來說,我們想要在這個平臺變現,那麼第一步就是要熟悉平臺的機制以及熟練使用平臺的各種工具,不要在什麼都不研究的情況下就悶頭寫文,古語云“磨刀不誤砍柴工”,在自媒體這行,也一樣適用。

共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