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網友:女兒不是出氣筒

家庭暴力如惡魔一般,如影隨形地折磨著孩子的身軀和心靈。家長冷漠的毆打孩子,孩子絕望且麻木的接受現實,這種局面才是家暴傷人於無形的可怕之處。

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網友:女兒不是出氣筒

曾看到這麼一個視頻,為女孩的悲慘遭遇心痛不已。一位女孩在面對父母和弟弟的“拳打腳踢”,她選擇默默承受,網友看後憤怒得咬牙切齒。

對於父母的重男輕女,把女兒當成“出氣筒”,任何不快都發洩在她身上,兒子長期耳濡目染,也以打罵姐姐為樂。視頻中變換了幾個場景,可都是女兒猝不及防被家人輪番施暴的場面。

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網友:女兒不是出氣筒

女兒在飯桌上乖巧寫作業的時候,媽媽沒來由地對她掌摑,並把她重重推倒在地。女兒沒有哭鬧,反而是不急不緩地重回凳子做作業。媽媽輔導女兒寫作時,情緒失控,不僅連續掌摑,對女兒扯頭髮,甚至還拿起掃帚重重打在女兒身上。

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網友:女兒不是出氣筒

爸爸因為女兒沒吃完快餐,也開始下重手打罵女兒,對頭部和身上連續腳踢。每次父母打罵姐姐時,一旁的弟弟只是旁觀,甚至毫不在意的去做其他事。當兩人獨自寫作業時,一言不合,也喜歡對姐姐動粗。小女孩對父母和弟弟的“拳打腳踢”,不言不語默默承受,至始至終都沒流一滴淚,可見施暴之頻繁,女孩已經麻木。

網友對此的評論是:

網友一:女兒不是出氣筒!

網友二:心疼,女孩該有多無助。

網友三:這樣的人不配為父母,必須嚴懲。

什麼樣的父母會主導家庭暴力?

第一:重男輕女

這樣的父母如果有了女兒,根本不會把她當人看,只覺得是非常礙眼的存在,生活中遇到不快時,很容易把對女兒施暴作為排解方法。

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網友:女兒不是出氣筒

第二:脾氣暴躁

這樣的父母教育孩子沒有耐心,然而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胡鬧”的。當孩子有稍稍不如意的地方,父母就沒辦法控制脾氣,簡單以暴力訴諸教育。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1.冷處理

家長對自己情緒和行為的控制方法之一,就是冷處理。當下先不教育孩子,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確認整個人能心平靜氣溝通之後,再教育孩子。

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網友:女兒不是出氣筒

2.正觀念

有些家長家暴孩子,是覺得棍棒教育可行。因此,應該先糾正這種觀念,否則教育孩子當下還是會“手隨心動”,那將無法改變暴力教育的習慣。

被父母和弟弟“拳打腳踢”,她默默承受,網友:女兒不是出氣筒

3.找監督

可以讓其他人做監督,當自己對孩子有施暴行為的時候,做一個阻攔和提醒。當然這個人應該是對抗力相同,且勸得住家長的人。

說句心裡話

家庭暴力虐童最讓人不齒和憤怒,畢竟家長應該是保護孩子的角色,而不是做施暴的黑手。

今日互動話題:你打過孩子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