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著全家人的"拳打腳踢",她沒有流眼淚,更沒有乞求

童年本應是快樂幸福美好的,在父母的"溺愛"和溫暖的懷抱中長大,可是有部分孩子卻沒有那麼的幸運,虐待孩子的消息頻頻發生。

很多網友都不理解這些施暴者的心腸是怎麼樣的?怎麼忍心對手無縛雞之力、天真可愛的孩子下手。

承受著全家人的

更為可怕的是,很多下毒手的元兇居然是孩子的親生父母,施暴致殘、致死,讓孩子在天真的童年裡,在本應是依靠的人身上看到的卻是最為殘忍的人性。

小影像往常一樣準備寫作業,結果還沒有坐穩身後的女人對著小影就是一頓毒打,以往還有原因,今天只是小影回家沒有和母親打招呼。

本以為隨後進來的父親會阻止母親的行為,不料父親也加入的毒打的隊伍,在小影稚嫩的小臉上扇了好幾個巴掌,嘴裡還罵著賠錢貨等各種難聽的詞彙。

承受著全家人的

看著父母的輪番毆打,坐在飯桌上吃飯的弟弟也將手中的碗碟丟向姐姐。就這樣被最親近的家庭成員輪番毆打,承受著一家人的"拳打腳踢",小影沒有躲閃,她沒有一滴眼淚,更沒有乞求他們下手輕一點,哀莫大於心死。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小影未來的命運又會是怎樣的?這些都被攝像頭記錄了下來,好心人幫小影報警,當地的婦幼協會也介入保護,但是常年累月的毆打已經在小影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承受著全家人的

父母難以控制情緒,孩子成了出氣筒

名人曾經說過,暴戾的情緒是人類發展的絆腳石,無故發脾氣控制不了自己,就是在進步的階梯上倒退。

如果孩子沒有順父母的意或脾氣不好,甚至頂撞父母,父母就發脾氣以暴制暴,對孩子拳腳相向,那麼根本起不到教育的意義,會讓孩子越來越難管,父母的脾氣越來越大,孩子也有樣學樣,對他人使用暴力。

承受著全家人的

父母為什麼不要對孩子發脾氣

  • 精神虐待會讓孩子消極

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孩子長期處在極度的緊張恐懼之中,長期受到這樣的精神折磨,孩子怎麼會健康成長,很多家長將孩子不聽話、頑皮歸咎為孩子的不是。

但家長們沒有考慮到問題的深度,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孩子出現問題側面反映出家長的教育問題,以身作則從根源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承受著全家人的

  • 壞習慣都是會遺傳的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娃。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更容易叛逆、多疑、憤世。孩子長大以後也會出現不好的情緒,脾氣也會和父母一樣暴躁,嚴重的會出現精神疾病,暴力狂等。

承受著全家人的

  • 壞脾氣最能破壞親子關係

家長的脾氣不好,愛發脾氣讓孩子不敢親近、不敢跟你敞開心扉,時刻處在擔心受怕中,沒安全感,成長中會有各種各樣問題讓父母更為頭疼。

以前經常說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並不是真理,現在的小孩都有家中長輩護著,有打的有護著的,孩子就會是非不明確,這時候棍棒下不是出個渾小子就是滾刀肉。

承受著全家人的

大人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耐心、寬容和信任的空間。雖然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犯錯誤而不馬上制止並指導其改正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但家中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錯誤,旁敲側擊比直接告訴他們結果更為有效。

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的過程,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權利,讓他們享受這個過程,自己糾正錯誤會讓他們過得更好。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