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人人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有女兒的家庭都把女兒當做公主一樣去寵。

可是有些女孩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命運就非常的不幸和悲催。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9歲女孩被全家“拳打腳踢”,一聲不吭逆來順受

在網上有一段視頻讓網友們看了都非常憤怒,一個9歲的小女孩被家裡的母親和弟弟打罵,儼然成了全家的出氣筒。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視頻中女孩正在寫作業,不知道什麼緣由,媽媽直接上去給了女孩一巴掌,女孩直接重重地摔到地上,可想這個力度有多大,孩子有多痛。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且先不說孩子犯了什麼錯,這樣打自己的親骨肉,真的不心疼嗎。看到女孩起身默默回到原位,就知道孩子已經不是第一次捱打了,可想而知家裡的環境有多可怕。

據瞭解,這個女孩的父母都是送外賣的,平時工作很辛苦,並且她還有一個7歲的弟弟。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而這個弟弟也是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也去欺負自己的姐姐,在飯桌上打捏姐姐的臉,可憐的女孩逆來順受,卻不能反抗。

這個家庭簡直成為了女孩的噩夢,不少網友看了這些畫面都紛紛表示心疼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別說身體上遭受到的痛苦,心靈上的痛苦創傷也會越來越大。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孩子的教育不是用來打的

孩子做錯事情了,父母們的教育應該是給孩子去講道理,而不是直接把憤怒的情緒發洩到孩子的身上。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尤其是面對那些叛逆、特別不聽話的孩子更不能去用武力解決問題。打孩子不僅讓孩子的身體上遭到傷害,並且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往往還會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

打孩子的教育並不能讓孩子記住錯誤,只能讓孩子記住傷痛。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傷害到孩子的心理後果不堪設想。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如何教育孩子?

1)以身作則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以身作則,家長們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能要求寶寶做到,這是不現實的。

想讓孩子聽話,首先就應該讓孩子認同自己,接受自己,當孩子以你為榜樣時候,你說的話自然就有力量了。

2)不打罵孩子

對於孩子的教育打罵吼都不是正確的辦法,棍棒教育只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偏激,變得越來越牴觸,教育孩子應該和孩子好好的講道理。

家長們首先應該平靜自己的心態,去和孩子好好的溝通,不要帶著情緒去處理問題。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在和孩子的溝通上多去傾聽孩子的想法,正確引導孩子,心平氣和的去交談問題,改正錯誤。

而家裡有二胎的更要做到公平,並且不要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了,教育好孩子,就應該做到一碗水端平,不應該去偏向哪一個孩子。

3)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們往往都會干涉孩子的選擇,過於插手孩子的人生。

當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時,很多家長就會命令式的要求,往往以大人的威嚴去命令孩子,家長們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4)多鼓勵孩子

不要總是拿成績衡量孩子是否優秀,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興趣愛好,多鼓勵讚揚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心,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

把女兒當出氣筒,全家對孩子“拳打腳踢”,她卻一聲不吭

【木蓮媽媽寄語】

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不適合當下社會發展的觀念了,家長們應該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多去陪伴孩子,而不是隻知道打罵孩子,教育孩子不用打,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和諧幸福的家庭中成長。

【今日話題】

你有打過孩子的行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