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因一瓶飲料,媽媽被7歲女兒“拳打腳踢”,爸爸做法讓人點贊

現在的無知生活非常好了,這讓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嬌慣自己的孩子,一般不管孩子想要什麼,只要不是非常的過分,家長一般都是會盡量的滿足的。

我們現在也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現在的孩子都非常的聰明,總是會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來,很多的家長認為雖然棍棒教育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卻非常的解氣,當然這樣的做法我們不提倡,但是在某些場合我們也沒有理由進行反駁,畢竟有的孩子的確很不講道理。

最近在網絡上就有這樣的一段視頻火了。夫妻雙方帶著女兒出去逛街,媽媽一直在試衣服,女兒在旁邊說自己想喝飲料,但是媽媽在試衣服,跟孩子說等一會兒去買。但是7歲的女兒似乎非常的不滿意,在一旁焦躁地轉來轉去的,可能媽媽的心情比較好,所以一直都在試著衣服。

因一瓶飲料,媽媽被7歲女兒“拳打腳踢”,爸爸做法讓人點贊

不一會兒孩子明顯的不耐煩了,直接對著媽媽手腳並用的開始踢打自己的媽媽,不管媽媽怎麼哄孩子,孩子似乎都不願意停下來,安安靜靜地聽取媽媽說的話。媽媽一臉的無奈,就在這個時候旁邊的爸爸直接一腳踢在孩子的身上,並教育她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對人動手。

孩子估計是被爸爸嚇到了,趕緊停止了哭鬧,但是媽媽卻指責爸爸:沒必要這樣做的,嚇到孩子了。

但是網友們的態度卻跟媽媽不一樣,很多網友說爸爸的做法真解氣,小時候就開始對自己的父母不尊重,長大了還得了啊。而另外的網友則認為爸爸的做法是不是太粗暴了,可能會傷害著孩子的內心。

因一瓶飲料,媽媽被7歲女兒“拳打腳踢”,爸爸做法讓人點贊

網友的說法其實都是對的,但是遇到具體的情況,我們需要怎麼對待呢?

第一、先講道理,再做懲罰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的確對於孩子來說我們需要跟孩子先要講清楚為什麼不能這麼做,這麼做的危害是什麼,而不是單純的告訴孩子就是不能這樣做。如果孩子多次講道理不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誤,那麼就必須接受相應的懲罰了。

因一瓶飲料,媽媽被7歲女兒“拳打腳踢”,爸爸做法讓人點贊

第二、家長需要以身作則

不要暴力解決問題。的確,孩子調皮起來是非常的鬱悶的,但是再怎麼鬱悶千萬不要使用暴力,因為孩子會從家人的身上學會暴力,這樣不管以後遇到什麼問題,孩子都可能會採取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第三、不分大小,及時指出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確孩子的眼裡其實沒有大事兒小事兒之分的。因此我們作為家長如果孩子犯錯誤,我們一定要及時的指出來,不然日積月累孩子就有可能在大事兒上面出問題。

因一瓶飲料,媽媽被7歲女兒“拳打腳踢”,爸爸做法讓人點贊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日常應該怎麼與孩子相處避免家人出現矛盾呢?

第一、人人平等

很多的家庭都是父母說的算,不管是大事兒小事兒都是父母安排,孩子基本都是聽從的狀態,完全沒有話語權,這樣是不對的。從小我們就要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告訴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二、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就是說話算話,如果誰做錯了,那麼需要真誠地跟對方說聲對不起。不要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就學欺騙孩子,這樣孩子會不信任家長,在有些極端的時候就採取極端的做法。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調皮過分也需要進行自我反省哦。

因一瓶飲料,媽媽被7歲女兒“拳打腳踢”,爸爸做法讓人點贊

結語:

孩子不分場合地採取極端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很多的時候也是家長的教育不當,家長們也需要好好地進行反省。

你對於這件事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