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引言

都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相信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或者不如意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家長們來說,既要承擔生活上的壓力,還要嘔心瀝血地照顧孩子,生活中難免會出現脾氣不好的時候。但即便父母生活壓力再大,或者孩子太頑劣,都不應該將自身的情緒發洩到孩子的身上。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9歲女孩被父母拳腳相加,她的反應令人唏噓,網友:娃不是出氣筒

網絡上有這樣一段視頻,一個9歲的小女孩,成為全家人的“出氣筒”,長期忍受父母的打罵,卻絲毫不敢還手。據瞭解,小女孩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家裡除了父母和小女孩,還有一個7歲的弟弟。父母平日裡在做外賣員的工作,還要照顧兩個孩子,生活壓力自然也比較大。

對於有著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來說,7歲的兒子是個寶,9歲的女兒只能算根草。當父母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都會用小女孩來發洩情緒,有時候小女孩在吃著飯,父母也會突然動手,不僅對自己的女兒拳腳相加,甚至連7歲的弟弟也經常欺負小女孩,對於家人的暴力行為,小女孩卻只敢怒不敢言,默默承受這一切。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對於一個年僅9歲的小女孩來說,長期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和父母的暴力之下,卻一聲不吭。對此,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小女孩的父母簡直愧於“父母”這個稱呼,更有人表示“孩子不是父母的出氣筒!”

現如今父母在管教孩子時,都喜歡用比較暴力的手段,來讓孩子乖乖聽話,甚至還有些父母藉著管教孩子的名義肆意發洩自己的情緒。但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也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更多的恐懼感。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容易有這幾個特徵

1、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當父母習慣對孩子使用暴力時,在打罵完孩子之後,父母不僅不會主動認錯,甚至會將錯誤全部歸結到孩子身上。父母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對於父母的暴力打罵也不敢反抗,當孩子的自尊心被一點點消磨時,孩子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2、容易對他人唯命是從

長期忍受父母暴力行為的孩子內心都會有較強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會導致孩子的懦弱心理。為了不被他人暴力對待,孩子就會習慣對他人唯命是從,即使對方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孩子也會出於害怕心理,選擇什麼都答應幫對方做。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3、容易有暴力傾向

在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行舉止也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環境下的孩子,在內心深處多少也會有一些暴力傾向,當孩子長大之後,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可能都會激發孩子內心的暴力因素,甚至會伴隨著一些“自殘”行為。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4、易導致抑鬱症

長期活在父母暴力陰影下的孩子,內心大都敏感懦弱,這種暴力行徑對孩子內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父母所認為的“打罵孩子才是愛”,在孩子的內心可能就變成恐懼感,長期以往,可能還會導致孩子產生抑鬱症。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1、對待孩子要做到一視同仁

對於一些有兩個孩子,特別是一男一女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做到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如果父母只會偏袒其中一方,這種錯誤的做法不僅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時也不利於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2、學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教人,其次才是育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父母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把正確的三觀交給孩子,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學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而不是採用“暴力鎮壓”的方式。

9歲女孩成全家“出氣筒”,忍受家人的拳打腳踢,網友:愧為父母


育兒問題巧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巧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