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人們都在提倡文明教育,而且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更是無法無天,可漸漸父母也奈何不了孩子,說再去打孩子,自己又下不去手,說不打又頭疼,和孩子講道理又不聽,那父母又該怎麼處理呢?真是讓父母頭疼。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組照片,引發網友熱議,照片上的小女孩先是對著媽媽拳打腳踢,媽媽似乎一點都不生氣,但接下來爸爸的做法卻嚇壞眾人,只見爸爸一腳踹向女兒。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女兒和爸爸做出這種舉動呢?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原來是一家三口帶著7歲的女兒在逛街,媽媽正在買衣服,而在一旁的女兒卻吵著要喝飲料,平日裡對女兒寵愛有加的媽媽就答應她等她買完衣服就帶女兒買飲料,可是媽媽一直在挑衣服,挑著挑著就忘了給女兒買飲料了。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於是就有文章開頭那一幕,事情發生後,媽媽怎麼哄都不行,這時爸爸看不下去了,直接對女兒就是一腳。

可能小女孩從來沒有被這麼對待過,直接嚇懵了,媽媽立刻攔住了爸爸,一直在責怪爸爸為什麼踢女兒,她還只是個孩子。

人們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許多網友都覺得爸爸做的有點過火,怎麼能當街打孩子呢?有問題帶回家再解決不行嗎?

但同時也有很多網友卻覺得爸爸的做法很對,不能這麼寵著孩子,不然以後不得了。

但其實,這個爸爸應該以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雖然是教育孩子,但孩子爸的做法值得深思。那究竟有沒有合適的解決辦法呢?

1. 先勸說,若不聽再懲罰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犯錯,做父母的應該先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先給孩子講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如果孩子繼續無理取鬧,可以將孩子帶到沒人的地方,對孩子進行懲戒。

2.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都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那孩子怎麼會聽話呢?

圖中的父母先是忘記了給孩子買飲料,作為父母,應該向孩子道歉,坦誠自己做錯了,現安撫孩子的情緒,等孩子冷靜下來後,在保證等會一定買飲料。而不是用暴力解決一切。

3. 不要包庇孩子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不要因為孩子一直吵鬧就放縱她,一切要有個度,特別是在外面,父母因為自己犯的錯可以立刻改正,但這不是孩子一直髮脾氣的藉口,如果父母已經保證改正了。孩子孩繼續撒潑,就可以進行懲罰了。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父母應該把握那個度,同時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既不要讓孩子過於依賴父母,也不要讓孩子太過於敬畏父母,產生距離感。

那怎麼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呢?其實在《爸媽不是我的傭人》這套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這套書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讓孩子清楚明白父母的角色,父母並不能一直在照顧你,有些事還是得自己去解決,讓孩子漸漸獨立起來。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每篇故事均配有精美插圖,與文章相得益彰,每一個小故事都有溫暖,親切生動再現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會孩子為人處世的各種道理。而且每篇故事後面都附有"成長格言"和"成長啟示",讓孩子讀後有所思、有所想、全面養成良好的品格。

寶媽忘買飲料,7歲女兒對其“拳打腳踢”,爸爸的做法嚇壞眾人

嚴格按照孩子的閱讀習慣設計,圖文清晰,版面美觀整潔,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學習,在成長的路上有一個好的方向指導,做好自己。

全書共8本,總共只需78元,平均一本只要一瓶飲料錢,就可以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感悟,點擊下方圖片就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