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最近有這樣的一則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一個母親拿著棍子打大女兒,二女兒冷漠旁觀,孩子的父親拿著手機錄像,還說“你有本事就打”,母親聽了更生氣,把二女兒也拉過來打了幾下。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這個視頻爆出來,刺激了無數網友的心,都十分擔心孩子的安危,而相關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高達7000萬,許多網友都痛罵這對父母,完全把孩子當做了洩憤的工具,真的不配生孩子。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孩子需要強權教育,但真的不要依靠打孩子實現這個目的,現在主張打孩子的人其實有誤解,覺得打一頓就解決問題了。但是,我們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漫長的,也是複雜的。光靠打肯定是不行的,它只能解決一小部分問題,同時不分輕重的打還會帶來很多問題。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和一個同事聊天,說起為什麼他三十歲了還不結婚?他說:“我的父母本身不幸福,小時候他們生氣不是不理我就是打我,看著周圍的夫妻不和睦,爭吵不斷,孩子孤零零的左右為難?我也害怕我會成為我父母一樣的人!”

父母打孩子,就是承認自己的無能,承認自己除了這個手段沒有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了。我覺得中式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把孩子看作是平等單獨的個體。打孩子就是最錯誤的教育方式。教給孩子的是通過暴力解決問題。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很多家長打了孩子然後自責不已,給孩子買吃的賠不是,然後下一次發作起來繼續暴打一頓的。這樣的父母無法控制情緒。

打罵孩子時,雖然孩子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根本沒有反省,更不會去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甚至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想辦法趕快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打罵出不了孝子!這件事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意識到,就算孩子都在父母嚴厲的管教下考上不錯的大學,獲得不錯的工作這也沒法彌補孩子的傷害,打罵孩子永遠是最低級的手段。


管教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孩子可以自我約束,當下次同樣的事情發生時,他們自己可以意識到這件事不對而不做,而不是因為害怕父母打他而不做。

而我們父母大多數也還不瞭解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真正的教育不是打罵管教而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如果父母對管教孩子束手無措的話,不如學習一下《哈佛家訓》,感受到底怎樣才是正確培養孩子的方法。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哈佛家訓》通過一個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讓父母更好理解其中的道理,幫助家長處理在孩子成長中需要面臨的困境,把性格的培養分成章節,讓家長更好的學習和理解。書中彙集了很多教育理念,已經影響了千萬人,影響了許多孩子一生。通過閱讀,父母可以瞭解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以讓你的孩子在家就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強於花無數金錢去上各種輔導班,孩子更加優秀!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不僅是要孩子學習,父母也需要共同進步,父母錯誤的。教育方法不僅會讓孩子碌碌無為,更嚴重的會對他的人生留下一輩子陰影。學習《哈佛家訓》的最終目的還是落回到孩子身上,這本書的強大之處眾多案例都給出具體的應對措施,讓父母做到心中有數。


女孩成為父母的“出氣筒”,父親挑釁母親打,網友:不配生孩子


培養孩子不僅僅是父母金錢的比較,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教育,好的教育勝過一切 ,寒假來臨,父母也需要藉此機會給自己和孩子上這一課,點擊下方商品卡,讓孩子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