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現在發展的怎麼樣?


自從 2015 年滴滴和快的合併之後,快的基本消失,而滴滴則在兩年之內迅速成長為網約車的老大,佔據了網約車市場,後改名滴滴出行。

而到了今年也就是 2018 年,在競爭領域突然冒出來一個「美團打車」,那滴滴出行現在發展的怎麼樣了呢?毫不誇張的說,滴滴的發展和模式今年都遭遇到了瓶頸。

1、從網約車的業務上來看,滴滴出行不論是在用戶增長率還是成單量上,2018 年都在下降。儘管滴滴從來沒有公開過具體的業務數據。但據網傳的數據來看,滴滴在北京上海註冊的 150 萬司機中,保持活躍的司機僅有20% 。

而關於網約車的新政策出臺後,20% 的活躍司機中僅有不到 10% 的司機符合相關規定的。

其實,我們從身邊日常使用滴滴的頻率就能很明顯的察覺到,滴滴的用戶增長率在降低,而成單量在減少,特別是短途出行,大多數人更偏向攔截出租車。

而今年,美團打車突然上線,讓滴滴措手不及。再者,滴滴除了順風車,普通乘客乘坐的費用已經和出租車相差不大,在體驗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大多數人自然選擇出租車了。

2、從服務質量的角度來看。滴滴雖沒有出租車拒載,坐地起價的現象,但順風車的體驗逐漸下降。

例如,滴滴司機也想多賺錢,司機通常會為了多載幾個順風客,接了單之後繞路接其他乘客,然後說是塞車之類的原因,晚到,從而耽誤原先乘客的行程,嚴重影響體驗。

3、從滴滴的模式角度來看。滴滴的模式,在盈利上完全沒有問題,但安全性不能保證。特別是「空姐事件」之後,滴滴雖然有所整改,去掉一系列誘惑的引導,但深夜打車的安全性問題,仍然沒有從實質上解決問題。

而且我們要知道,美團已經啟動準備 IPO 了,而滴滴遲遲不動,除了賬面的錢充足之外是否是模式還存在很大問題呢?註冊的滴滴司機有合規牌照仍然是少數,目前大部分滴滴司機是不合規的。

而且,滴滴目前涉足的外賣和共享單車這另個領域,都是非常燒錢的,如果加上這兩個領域,滴滴出行的盈利可能將完全用來填補這兩個巨坑了,畢竟這兩個領域的競爭都非常的激烈,而且,又都是滴滴不擅長的另個領域。

當然,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滴滴快的合併之後,滴滴成為網約車老大,其他的網約車對滴滴基本夠不成威脅,這種沒有激烈競爭的市場壟斷才造就了滴滴無所作為,才導致了後面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未來,希望網約車領域多多競爭,只有競爭,滴滴才會居安思危,才能讓滴滴高層想想怎麼去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用戶乘車的安全感。

你認為滴滴的未來會怎樣呢?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stormzhang


大家好😊都說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我就吧我跑了兩個月滴滴發現的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是乘客。我已乘客的角度說下滴滴的好處吧!我自己坐滴滴,覺得吧,滴滴大多數車輛都是私家車,車況好!開車的人大多數都是在單位上班,相對於出租車來說他們只是用課餘時間來掙點錢貼補家用,也有貼補點油錢,再者每個人生經歷都不一樣可以漲不少知識,個人修養都比較高,乘坐舒適!遇到一些很不好打車的期間都能滴滴到車!不用出現以前的滿大街打不上車的問題!我想這個就是滴滴出現的原因之一吧!也所謂的共享!節約了能源,方便了老百姓出行!這個也是國家允許滴滴出現的一個原因!

再次我以一個跑了1400餘單的滴滴司機來說下我的感受!

其一,從我拉的乘客來說吧😊。1.有的人很有禮貌,從叫車到上車到下車,不在車上亂動,我很會說話,使你感覺😊這個乘客修養很高,你自己也很舒服😊。2.有的人叫了車後就在家裡等車!一直到司機給它打電話才慢慢悠悠出來!司機稍微打電話催的急了,立馬就是差評!3.有的人一上車,煙一點就要吸。。。還有的人呢!帶著孩子!在車上又蹦又跳!吃東西!喝東西!一點也不覺得這個車是私家車!司機稍微說句又是差評!😓司機都是咬著牙忍了!當然還有很多人,拿滴滴當出租車人,更會幹出各種各樣的表演!就像我前兩天看到的視頻中的那幾個美女,這樣的表現,也有一些人吧!但是問題就在於,就是一些類似於這樣乘客的投訴,或者差評!都被滴滴採納了!對於乘客來說他們那樣是對的!對於滴滴來說司機的任何勸解都是不對的!

我再說下我自己經歷過的幾件滴滴公司的事情!

我的服務分一共有兩次上90分,每次一上90分,最多兩天就扣回89分,一問原因,你好對不起是因為您300單的差評多了所以掉了😔我看了我的差評我去4.99好評,哪來的差評,然後呢客服又說了!你的單有些客人沒有評價,所以呢這些沒有評價的單充抵了好評單,我就問了!客人不評價和我有啥關係呢!再者,你們憑什麼說不評價就是差評!他們又說這個是系統的問題。我說客人不給你們錢你們可以在客人下次叫車前給了錢才可以叫車!那是不是沒有給我們司機評價也就不要在叫車了!這個明顯就是滴滴公司,用這個來坑司機的嗎!真正滴滴公司自己的車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的!客人不評價本來就是和司機沒有關係!是公司拿這個來降低除公司外的車輛服務分低於,公司車輛服務分,這樣就可以😄說你們的車輛服務分沒有那些車輛高,所以以下省略一萬字。。。。

再說滴滴公司現在的金融模式,滴滴創世者已經通過幾次融資收回了公司成本,現在就是用融資來的錢掙錢,用數據來融資,為什麼呢!如果現在滴滴公司說可以消除不想跑的車輛信息我想滴滴公司車輛信息最少,消失掉5成,而且現在已經由以前的搶單變成了強行分配單也就是說滴滴公司實際再跑的車輛很少。滴滴已經放棄了!滴滴公司出現的最初的口號!完全商業化!這個也是滴滴公司為什麼會出現乘客無論怎麼投訴都是對的的一個因素,它們要拉住乘客,因為車輛跑不了,註銷不了!你只要來開滴滴他就可以給你強行派單。

總之,滴滴公司放棄了最原始出現時期的願望,商業化!公司現在不需要掙錢,只要拿著那些數據就可以不停的融資,容進來的資金越多越好,政府越沒有辦法,因為滴滴要是倒閉了!我們國家的經濟就會出現動盪!他們現在不停的擴張,而且是畸形的經濟擴張!擴張到一定程度的話,國家就把這個龐然大物沒有辦法的!牽扯人太多,牽扯資金量太大!用這樣的方法說就更直觀了,滴滴相當於吧全國的出租車整合了!以前出租車是每個縣市的問題的話,那麼現在就是全國性的!如果它們出現問題了。。。。。以下省略一萬字。這個也就是他們放棄司機利益。來維護乘客利益的最大原因了吧!

這個也是。我跑了1400多單想到的一些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私人借貸4


首先來說,滴滴自己是不承認自己業務有下滑的,至少他們在公開場合說起來,還是自己日活躍訂單上漲了多少,並且把一些不利於自己的信息解釋為“由粗獷向精細”的轉型,但是根據一些統計數據來看,事實並不是這樣:

在去年 8 月 1 日到 11 月 17 日期間,每天打開滴滴出行的用戶比例從 4.5% 下跌至 3.4%,下跌幅度達到了 27%。

而且從本人的經驗來看,滴滴在價格上已經很難有什麼優勢了,甚至於晚上九十點鐘的時候,依然可以有1.5倍的加價——這樣一來就跟出租車沒有什麼區別了,而且不用說即便你加價1.5倍,依然很難打到車。所以除非你選擇拼車,不然你還真不如直接招手喊停一輛出租車來的實在——畢竟出租車還可以打票、可以報銷。

出現這樣的原因,我不從滴滴本身的業務出發來評論這家公司的作風如何,實際上Uber這家公認的獨角獸公司,今年也不太好過:

近日,全球打車巨頭Uber公佈了2017年度第二季度財務報告,雖然虧損環比收窄,但公司第二季度仍然虧損6.45億美元,加上第一季度的7.08億美元虧損,Uber上半年已經虧損13.53億美元,和去年全年虧損30億美元的速率不相上下。

所以我覺得這就不是單純的公司經營的問題。

實際上一開始滴滴打車上線的時候,我就對這種經營模式表示懷疑,因為我始終對於網約車究竟利用了多少閒置資源是持懷疑態度的,尤其是北京這種地方,道路承載能力就是那個樣子,你不可能吸引特別多的車。而且出租車行業發展了這麼多年,你說壟斷造成價格虛高吧,也是有的,但是畢竟是成熟的行業,這種虛高也是高不到哪兒去的。所以滴滴無非就是一個先進一點兒的出租車公司,如果不能從本質上顛覆出租車的模式,那麼就註定了他的價格不可能低過出租車公司太多。

當然,後來出現的拼車模式也是讓我看到這種經營模式的亮點,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比如說接人繞路、到了接人的地點等不到人來,等等,所以這種模式也沒有發揚光大。最終在耗過了補貼搶市場的階段之後,滴滴不可避免的露出了其出租車公司的本質,價格上不低了,業務下滑當然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如果滴滴打車有心思繼續在這個行業做下去,就應該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模式問題,同時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應該再多隱忍幾年——不要太著急就衝著司機下手。不然長此以往,滴滴就真的蛻變成出租車公司了。


SilentTurbine



跑滴滴的看看


沒逗你


  今天在電梯裡看到神州專車的廣告,“拒絕漲聲一片,只要一片掌聲”,這家公司一直熱衷於“攻擊性營銷”,這個廣告詞針對誰都不用多說了。在許多用戶因網絡約車平臺合併之後應聲漲價而頗有怨言之時,北上深廣多個城市均在今天發佈了網約車地方新規,且都處於徵求意見階段。

  限制外地車緩解擁堵合乎情理

  北京和上海門檻最高,要求當地戶口和車輛才能從事網約車服務。深圳相對緩和,有居住證也行。廣州最平和,不過要求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車輛必須是一年內的新車,且要求司機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事實上,廣州在去年底就已經開始清理外地專車,只允許粵A車輛在廣州進行網約車服務。

  這樣看來,只允許本地車輛運營網約車,已是各地共識,這也很容易理解,外地車湧入經濟條件較好、用車需求更旺盛的大城市,即不好管理,也會給當地帶來交通壓力。

  舉個例子,在廣州限制外地車牌從事網約車之前,我每天行經的廣州大道擁堵十分嚴重,清理之後緩和多了。廣州市交委也有統計數據顯示,在去年底限制外地專車之前,廣州交通擁堵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最大增幅達到74%。高德地圖數據則顯示,今年二季度,廣州市的擁堵排名相比去年同期由第3名下降到第9名,擁堵指數降幅達1.9%。因此,限制外地車在本地從事網約車服務,是合情合理的。

  提高專車門檻避免與出租車競爭

  至於對軸距、排量、車齡之類的限制,一個核心目的是讓網約車更加高端,避免網約車對出租車形成太猛烈的衝擊。根據新華社報道,深圳對新規的第一考慮是,“按照國家關於網約車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的原則定位,明確深圳市網約車的車輛技術條件應高於現行的巡遊車車輛技術條件”,說白了,就是要提高網約車門檻,避免對出租車造成直接衝擊。

  互聯網專車通過補貼大戰,給市民帶來了物美價廉的出行服務,對出租車衝擊確實很大,至少我跟一些出租車司機聊天,有了解到他們的同行在去年曾紛紛辭職,其中一部分轉投專車平臺。為什麼?因為去年專車司機賺錢很多,而出租車行業與之相反,空駛率變高、份子錢不變,司機收入必然會降低。說是說網約車是激發市民出行需求,拓展增量市場,實際上,還是有搶奪存量市場需求。所以最終導致許多出租車司機轉投專車平臺,或者轉行。然而,今年補貼變少之後,訂單量和補貼收入的大盤都有所下滑,況且專車司機數量又更多了,人均收入更少,日子沒過去滋潤了。

  今天網約車新政出來之後,有媒體說這些政策會導致許多人失業,然而別忘了,網約車已經導致一些出租車司機失業。專車平臺考慮的是專車司機的就業問題,交通部門考慮的是出租車司機的就業。滴滴公司在第一時間回應稱大幅提高網約車門檻的新規,會導致司機大幅減少,專車成本翻倍,這或許就是交通部門希望看到的結果,這樣網約車就成為名符其實的“高端專車”服務。當然,提高門檻之後,網約車數量更少,路面交通擁堵必然也會降低。

  共享經濟模式再一次被挑戰

  不過,只准本地戶籍從事網約車服務的規則則有些讓人看不懂了,畢竟專車駕駛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跟出租車司機一樣,限制外地人在本地城市的工作機會,不合情也不合理。鑑於這些新規都還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因此最終走向會如何還有些許變數,就像《互聯網廣告新規》一樣,從徵詢意見到正式出臺花了一年時間,最終變化跟意見稿相比變化還是挺大的。

  還有,我注意到這次新規還要求網約車平臺一定要在當地成立分支機構,以更好地對當地網約車進行管理,這很容易理解,然而如果都得到落實,則應了我最初的判斷:一切共享經濟最終都會成為傳統經濟,去中心化之後則會成為一個大的中心,這是我之前的一個觀點:

  互聯網確實有它的魅力,去中心化、消滅中間環節、關注用戶體驗、提升整體效率……仔細一下恐怕也未必,專車服務看上去去中心化,實際上它自己成為最大中心;看上去消除了一些中介,它自己成為了一個最大的中介。只不過將原來分散在各地的“小中心”集中起來成為一個“大中心”。

  對於行業來說,滴滴與Uber合併之後,共享出行市場已從“四國軍棋”演變為“三國殺”,即滴滴、神州和易到。網約車新政提高門檻,對滴滴影響是最大的,因為滴滴本來就是佔據絕對市場優勢的出行平臺,被衝擊自然最大,滴滴最先站出來聲明也反襯了這一點。易到在接受樂視投資之後已全面滴滴化,即C2C模式,也將被直接影響。神州本身就定位相對高端的專車服務,且是B2C模式,被影響相對較小,甚至可以說,這個新規落地對神州是好消息。


酷女郎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抽象,畢竟業務下滑也分行業正常波動、非正常波動抑或已然邁向夕陽!在這裡我無法定結論說滴滴正在走向夕陽產業,畢竟投資人對政策、市場、人脈的掌控能力,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無法想象的!但有兩個必然性是可以判斷的:第一,業務下滑是必然的;第二,短期內無法扭轉局勢也是必然的!

我首先解釋一下,業務下滑的必然原因!

第一,滴滴模式本質上並非互聯網共享經濟。

滴滴從理論上來講只是一個車輛調度平臺,只有順風車業務可算作共享!雖然滴滴不斷鼓吹自己改變了出行方式,但其實這一切不過是忽悠投資人、政府和用戶的噱頭,共享無非是將黑車合法化,讓更多的司機接入系統,從而吸引乘客入駐!在滴滴這套運營體系裡,其實司機比乘客要重要,因為只有隨時能叫到車,用戶才能體現滴滴帶來的便利,一旦司機減少,乘客付出的時間成本增加,用戶就會丟失!

第二,基於司機在滴滴整個價值體系中的作用,所以只有將所有私家車主接入(黑車),才能帶來更多的用戶,但黑車之所以被政府監控,肯定是有其必要的原因,例如乘客安全性、司機的職業技能和操守、以及國家稅收等諸多原因!後來爆發的諸多乘客安全問題,跟滴滴的定位脫不了干係!但滴滴仍舊在政策未出來之前瘋狂的發展了幾年,原因有二,其一是資本的推波助瀾,補貼補貼再補貼,讓司機掙到錢,便可以以解決就業為好的藉口來降低政策風險;其二是基於法不責眾的心理作祟,手握幾億用戶,即便政策有變,總會有人站出來發聲,我們的政府一向很尊重民意的(此處真的該給國家點個贊)!

第三,資本拔苗助長,讓滴滴泡沫式的膨脹!

資本的力量在滴滴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一家成立僅四五的公司能立馬達到百億級的估值體量,而且能夠在政策未出之前,公然將黑車合法化,實在令人震驚!但資本補貼的結果是,用戶對滴滴的依賴並非源自他們自身痛點、癢點的滿足,而是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旦資本撤離,用戶會隨之流失,因為用戶是跟著資本走,而不是平臺!

所以答案來了,在前期資本大力補貼,而滴滴壟斷市場之後,補貼降低,司機收入減少,同時網約車新政帶來的政策風險,導致大量司機紛紛逃離,司機的逃離又會帶來乘客的減少,由此在滴滴這套本身帶有缺陷的價值體系中產生惡性循環,導致業務下滑!

那我們回到第二個必然,為什麼這種下滑並不會在短期內改善!

1、出行的市場已經慢慢飽和,新政出臺之後應該會有一個調整期,調整之後未來的出行市場會回到新的起點,雖然滴滴既有用戶體量龐大,但整個用戶粘性較差,只要擁有海量用戶的平臺都可以入局,重新建立與用戶之間的出行關係,美團目前有這方面的動作,雖說不一定是與滴滴正面衝突,但某個細分領域新的競爭可能會出現!

2、我始終認為2017年滴滴海外市場的拓展有點無奈,但仍舊希望在海外政策能夠寬鬆一點,好讓滴滴能夠複製國內的成長模式!但這也僅僅是希望,海外之路到底是荊棘密佈,且行且珍惜!

3、滴滴自我調整之後應該也要花去很大的經歷!畢竟痛定思痛,是每個優秀企業的必經之路,只是體量越大,調整的週期越長!

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旁觀者,今天我們來討論滴滴,多少都會有馬後炮或者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能夠走到今天,所有滴滴的工作人員付出的辛勤與努力都不是常人能夠想象的!希望滴滴能夠儘快走出資本迷霧,迴歸用戶需求與公共服務!畢竟時至今日,能夠傲視世界的企業還不太多,滴滴加油!


思維突圍


自從2016年8月,滴滴收購Bber以後,滴滴一家獨大佔據了中國出行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此後滴滴就開始漲價,服務也逐步降低,引發了用戶對於滴滴口碑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的是,今年5月份鄭州空姐乘坐滴滴之後,被司機殘忍的性侵殺害後,滴滴的安全問題更多的暴露,引發了輿論的激烈抨擊,為滴滴的發展埋上了一層陰霾

如果滴滴不能解決服務和安全問題,那滴滴的生存都會遇到問題,更別說未來了。

極光大數據發佈《網約車app行業報告》數據顯示(僅含APP,不含微信和H5),滴滴出行DAU(日活)達到1300萬人,排名第一,這個數據到底有多高呢?來看對比,網約車app過去半年的平均日活普遍低於50萬人 ,其中第二和第三的神州專車和曹操專車日活分別為25.6萬人和21.9萬人。

滴滴總裁柳青此前公佈的數據說明了滴滴的數據優勢,滴滴在2017年運送的乘客超過了100億人次。公司員工也接近8000人。

滴滴的安全性和服務能力是滴滴最大的風險

自從收購Uber後,滴滴減少了補貼,但這並不是讓用戶覺得反感的,用戶覺得反感的是:1、滴滴服務能力下降,平臺對司機的掌控力減弱導致服務能力下降;2、套牌車、安全事故、騷擾女乘客層出不窮;3、高峰時段打不到車;4、加價橫行。在常規時段根本打不到車。

從極光大數據發佈的報告來看,滴滴出行的女性比例相對較高,為41.1%,加之其用戶體量較大,更多的女乘客在網約車出行時首選滴滴。而在滴滴空姐遇害案之後,滴滴甚至還在順風車上線了社交功能。也引起了用戶的反彈。

滴滴只有解決了用戶的安全性問題,以及服務性問題,滴滴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毛琳Michael


我自己跑了半年的滴滴就沒有跑了,現在我弟弟還在跑,說多了都是累(淚),剛開始,都說跑滴滴能掙錢,我就約上弟弟一起去跑,但結果不盡人意。

跑滴滴,導航有偏差,客人定位不準,就必須等客人,找客人。如果遇到有耐心的顧客,他會配合一起找到起點和終點,如果遇到大爺就悲劇了,他會讓你到處找,最後還得投訴你,直接影響自己的星級和訂單量。



雖然如此,因為生活壓力大,我弟弟還在堅持跑滴滴,他經常沒時間吃中午飯,經常凌晨兩三點回家,一天下來就200元左右,真叫人心疼!


有一次我去打滴滴,我很耐心的告訴滴滴司機我的位置,並且配合去找他,結婚滴滴司機直接罵我娘,一氣之下報了投訴。於是就重新打叫了一輛,結果司機告訴我他在修車,手機設置成自動接單了,讓我自己取消,靠,我取消還得付3塊錢,我當然不願意了,爭執了半天,他才取消。

所以,作為體驗過滴滴司機和滴滴乘客的自己,越來越覺得滴滴行業真不好做。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早晚七點鐘



今天早上跑了三個小時的流水,也可以到140,還有個衝單獎35沒加進去,3小時175的流水,勉強還過的去,我這是在深圳,隨便跑的。

對於滴滴,我想對大家說,一線城市跑跑還可以,肯定有錢賺,只是比較辛苦,三四線城市我覺得還是別跑了,滴滴在每個城市給的費率不一樣,一線城市車費高,比如深圳,是10.4保底。三四線城市車費低,往往跑一趟才五六塊錢,其實車子無論在哪個城市跑,油耗費用是一樣的,同樣3公里的單,我深圳能收10.4,你這裡只能收5塊,差距就出來了,我這趟就比你多賺5塊。我有個表哥,平時也要上班,空餘時間也跑,就之前端午三天天天跑15個小時,流水做到3000+,油費加了接近500,收入還可以。

另外說一下,滴滴真是坑司機的,之前我接到個單,80多的車費,乘客到了下車走了,我結算之後繼續跑,結果過了兩小時,那二貨乘客又打車時發現叫不了車(因為之前我的車費還沒付),那貨不知道情況,打電話給客服問,客服說他之前的行程沒結束(意思是沒給錢),所以叫不了車,然後那貨問滴滴有沒有時長費客服說沒有,結果那二貨打電話質問我說:滴滴客服說沒時長費的,你為毛收我時長費,還不及時結算,拖著不結束行程繼續收費。跟這種人真是說不清了,結果後來那貨還是付了錢(估計是急著坐車走),本來我以為這事就完了,結果第二天滴滴直接扣我3分服務分,說我沒及時結束行程,我去.....尼瑪我不結束行程我能接後面的單啊?

本人跑著玩的,至今跑了80單左右,總流水大概兩千左右


我們詩和遠方


我只說下我跑滴滴的感受,第一,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扣費比例是一樣的,起步價差了很多,同樣一個最低消費的單子,大小城市司機收到的差別太大,但是車子消耗、時間、里程相同,第二確實有素質低下的乘客,我脾氣算是好的了,也偶爾碰到受不了的,但是平臺卻不為司機做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扣司機的,有一次派單2.5公里,乘客電話打過來說急著上班,坐出租車走了,讓我取消,我當然不同意,讓她取消,不知道怎麼回事反而扣了我的成交率,第三,天氣熱了,本來這種天氣出來跑的就不多,車少派的單子都兩三公里的,有時候跑到一半乘客取消了,平臺扣了乘客的錢,卻不給司機補償,說什麼行程必須三公里以上???特麼的一公里兩公里的不燒油麼??有一次明明我這都提示扣乘客三元將補償給我了,確始終不到賬。半個月前最後一次跑,跑了十幾單,大部分兩公里左右接乘客,最後流水100多一點,最後一單顯示距離2.8公里,我直接拒接,下線,禮拜二提錢,不跑了,爺不伺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