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的婆媳關係,可不好處

我堂伯母這段時間總是不開心,整天苦著一張老臉,好像別人欠她三擔幹糯谷樣。

這不,今天一大早我又聽到她在我家一把眼淚一把涕淚地訴苦:“這個敗家精,整天就只知道打牌,家裡的一點錢都給她敗光了,唉,我兒子命苦啊,娶了這麼一個賭博婆娘。”

唉,堂伯母又和她兒媳婦鬧開了。自從今年過年回家以來,兒媳婦一家就被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封鎖在老家裡,不能回城裡去務工,只能呆在老家和老母親住在一起,家裡經常發生矛盾,經常弄得雞飛狗跳,把堂伯母的兒子夾在中間左右不是人。

堂伯母是一個比較節儉勤勞的人,辛苦了一輩子,只希望兒子一家生活得幸福安康。

可她的媳婦卻偏偏是一個不怎麼節儉和不怎麼勤勞的人,兒媳婦喜歡打牌,於是村裡的牌桌上總會有她的身影,堂伯母每每看到就忍不住地生氣,說她光顧著打牌,不做家務,吃完了飯,碗都不洗。為此,她還和兒子一家分開煮飯吃,她一個人在一邊開火做飯,兒子一家在另一邊做飯。

兒子也拿她們娘倆沒沒法,只能讓老母親一個人執拗著。


可原來沒有疫情的時候,她們婆媳關係可不是這樣的。她們相處得還不錯。她們一團和氣,相親相愛的模樣。

婆婆有時候會去城裡小住幾天,給兒媳婦和孫子帶點鄉下的菜什麼的,媳婦也會給婆婆買一些時髦的衣服和日用品帶回去。

每次堂伯母從城裡回家後,臉上就笑成了一朵花,她逢人就誇她兒媳婦孝順,還時不時地把媳婦給她買的衣服拿出來給大夥兒瞧,大夥兒都露出羨慕的眼神,她也很開心。

可是,當她們零距離相處之後,婆媳之間卻變得面目可憎,難以相處了呢?

原來,是距離給她們的關係製造了假象。堂伯母的兒媳婦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回家和母親小住幾天,平時,她住在城裡,所以,她們之間相安無事,沒有什麼大的矛盾。

而這場疫情好像是一面照妖鏡,每個人在其中都會打回原形。因為它逼得人們之間不得不在一起相處很長時間,所以,在相處的時候很多原來沒有的矛盾都會顯露出來。

就像我們家裡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

我們家裡的婆婆也比堂伯母好不了多少。她也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平時家裡的電、氣都捨不得用。

有一次陰雨天,家裡光線比較暗,孩子們在房裡開著燈,被她看見了,她當時就想關掉,但看見我在那兒,又沒有動手關掉,但後來她實在心裡捨不得,又來來回回在門口瞧了好幾次,終於,她找了個藉口,硬是把燈給關上了。

我呢,只當沒有看見,任她關去。所以,我們婆媳之間也不會出現什麼爭吵,只是矛盾還是存在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首先,因為這場疫情讓人們之間零距離接觸,婆媳之間從原來的毫不相干變成了朝夕相處的人,她們之間沒有個人空間,什麼事情都擺在桌面上,很容易出現矛盾和分歧。比如,你喜歡打牌,她喜歡清坐;你喜歡吃肉,她喜歡吃素,所以很難有共同點,也很容易出現矛盾,於是,原來的親密關係就成了“仇敵”關係了。

其次,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生活態度也不同。老年人一般都比較節儉,什麼東西都捨不得用,而且他們的思想都比較固化,不肯改變他們固有的觀念,而作為他們的兒媳婦可能比他們上一代人不同,在生活上可能沒有那麼節儉,該用的東西還是會用,該用的錢還是會用。

那麼我們怎麼解決這個“世紀難題”呢?

我覺得:一要互相尊重,可以有分歧,但在態度上要尊重彼此,不要一語不合就腹誹。都互不理睬,打肚皮官司,家庭氣氛非常常緊張。

我看到有一對婆媳是這樣相處的:因為婆婆只有這一個兒子,婆婆疼愛兒子,只能和兒子住在一起,而她媳婦卻和她婆婆水火不相容,婆媳之間關係非常緊張,她們都是互相不說話的,吃飯的時候,婆婆都不喊她兒媳婦吃飯,飯熟了,媳婦自己主動來到飯桌前,幫忙張羅,但就是不和她說話,家庭氣氛非常冷淡。

這樣冰冷的氣氛真令人窒息。同在一個屋下,如果彼此之間話都不說,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二要互相包容,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要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和包容,也許情況會好一些。

作為一個婆婆,你要把自己的媳婦當成親閨女來看待,也許你媳婦的缺點就不什麼是缺點了;而作為媳婦方面,如果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來看,也許你對婆婆的態度會好很多,因為,婆婆畢竟年紀已大,很多時候還需要晚輩來幫助和安慰她。

退一步海闊天空,多給別人留點退路,也是給自己留退路,何樂而不為?

況且,現在疫情還很嚴重,武漢還在哭泣,我們要更加和我們的家人相處融洽,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