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為官者都應該來看看孟子這一段話

俗話說的好,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古今為官者都應該來看看孟子這一段話


看了孟子下面這一段話後,深有感觸,我們古今為官者都應該來學習一下孟子的為官之道。

孟於對蚳蛙說:“您辭去靈丘縣長而請求做法官,這似乎有道理,因為可以向齊王進言。可是現在你已經做了好幾個月的法官了,還不能向齊王進言嗎?”
   蚳蛙蛙向齊王進諫,齊王不聽。蚳蛙因此辭職而去。齊國人說: “孟子為蚳蛙的考慮倒是有道理,但是他怎樣替自己考慮呢?我們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齊國人的議論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我聽說過:有官位的人,如果無法盡其職責就應該辭官不幹;有進言責任的人,如果言不聽,計不從,就應該辭職不幹。至於我,既無官位,又無進言的責任,那我的進退去留,豈不是非常寬鬆而有自由的迴旋餘地嗎?”


古今為官者都應該來看看孟子這一段話


看完之後深有感觸,如果一個人有官有職就有責。不能盡職,不能盡責,當什麼官呢?

人生在世難免失落,難免苦悶與煩惱。我們都知道官場是極其複雜面危險的。可是,要盡職,要盡責又免不了爭鬥,免不了權術,依然是苦悶與煩惱。進退維谷。

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如果再加上官場 黑暗腐敗,爾虞我詐,你死我活,那就更是痛苦不堪,人性扭曲了。  

如果我們不能兩袖清風,一身正氣,那我們還不如學習一下孟子:無官一身輕,進退都有餘地。   可是,對很多人來說,這種“輕”是“人生不能承受之輕”, 真正“輕”下來了反而過得很沉重。這就叫“紅塵滾滾過,幾人能參破?”所以還是要去汲汲於功名,拼命擠進仕途中。  

倒是孟子看得很清楚: “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與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古今為官者都應該來看看孟子這一段話

 

對於那些當官不為民做主,還要面臨各種權色交易誘惑而沒有定力之人,那我們還不好學習一下孟子,瀟灑走一回,輕輕鬆鬆過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