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道」(一)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孟子·公孫丑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以有為也。——《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中的“道”(一)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

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偽。——《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中的“道”(一)

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不直則道不見,我且直之。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孟子·滕文公上》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 ——《孟子·滕文公上》

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孟子·滕文公上》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中的“道”(一)

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孟子·滕文公下》

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孟子·滕文公下》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

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