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隋朝虽然立国时间不长,但结束了中国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土的统一。建国之初,隋文帝力行节俭,远离美酒,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粮食。随后即位的隋炀帝却贪图享乐,铺排浪费。尤其是在频繁的出巡中更是奢侈得令人发指。第一次下江都出行时以龙船代步,船上美酒佳酿,水陆珍奇,佳肴美撰不可胜数,同时,骄奢淫逸的隋炀帝更是让乐队、美女随行,是为“龙舟宴”

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隋炀帝的行为多为人们所唾弃,并且其巡游所过之处的百姓只能靠挖野草、啃树皮充饥,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宫廷酒宴在奢侈程度以及营造饮宴氛围方面,已经比前代更甚。这或多或少对后来的盛世唐朝产生了影响。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盛世,国力强盛,开明包容,文化繁荣,与当时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并立,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是中原王朝中唯一没有修建长城的朝代,如今的华人还常常以“唐人”自称。

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唐朝宫廷酒宴的一个特点是兼容并包,并且明显带有胡味。由于唐朝统治者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并且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外国使节仰慕唐之繁华,或者一些少数民族在部族战争中败北从而想要获得唐朝的庇护,因此他们常常会将本地出产的美酒献给唐皇帝,于是一些异域的美酒大规模传入中原,比如西凉的葡萄酒。虽说葡萄酒在西汉张骞通西域时就传入了中原,但是直到唐朝,中原人才懂得了如何酿造葡萄酒,使者将其进献给宫廷,受到唐朝皇帝和妃子们的喜爱。

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此外,北方游牧民族的马奶酒也时常出现在宫廷的饮宴当中,唐朝国君为了显示帝国气度,往往会为外宾举行隆重的宴会,这样的宴会也成为唐皇帝与外国以及少数民族首领们增进感情的桥梁,为其统治夯实了根基。唐朝宫廷酒宴的另一个特点是宴会以及美酒繁多。唐代宫廷饮宴按照举行地点不同,可分为内廷饮宴和外廷饮宴。内廷饮宴是指在皇帝内朝会和皇帝及其后妃生活起居处所举行的宴会活动;外廷饮宴指的是皇帝离开皇宫在外游之地举行的宴会,比如“烧尾宴”“曲江宴”。此外在各个重大节日,比如清明、端午、中秋,皇宫也会举行盛大的宴会,这一时期的宫廷酒包括汾酒、剑南春、贡酒等。

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众多宴会中值得一提的是曲江宴。在科举制度下,学子考中进士对一个朝廷来说是一件喜事,因为这意味着又从民间吸收上来了一部分人才,能够为治理国家尽一份力。因此,不论是新科进士还是皇帝,都愿意为此庆祝一番,当然,庆祝的形式便是著名的曲江大会,亦即曲江宴。由于这种宴会通常是在关试完成之后才举行的,所以时人又将其称作“关宴”。宴会的地点一般设在杏园曲江岸边的亭子中,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杏园宴”

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该宴会成了文人雅士们吟诗作律的“诗会“。唐朝宫廷酒宴还有一大特点是华贵奢侈,气氛融洽。唐朝宫廷甚至为了酒宴而设置了专门的音乐机构,比如太常寺、梨园、教坊。这些机构供奉的乐工常在宫廷中承担器乐演奏、舞蹈表演、杂技表演之类的工作。另外,唐代宫廷饮宴中的侍饮怖觞者,多是容貌艳丽的宫伎。乐舞、百戏诸类游艺节目调节了宫廷宴饮的气氛。比如唐人喜好饮酒行令,宫廷饮宴也莫不如此。

中国酒文化,酒文化趣谈,隋唐酒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新唐书·李君羡传》载:“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美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乃此健邪!’”再比如,皇帝有时还让臣下互相戏谑以取乐。如《新唐语》卷十三《谐谑》载:“太宗常宴近臣,令谐谑以为乐,长孙无忌先吹嘲欧阳询曰:‘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可见唐朝的宫廷酒宴是十分融洽的。这也与唐皇帝自信大度的胸襟以及唐王朝强盛的国力分不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