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和索尔仁尼琴

走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感受他们对文学的解读,聆听他们对人性的诠释。

索尔仁尼琴这样诠释认识: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

索尔仁尼琴这样解释苦难: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纪德这样诠释善良: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善良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和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1918-2008年)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你会双目失明。

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成为文学的。

纪德(1869—1951年)

安德烈·纪德,法国作家,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在194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伪币制造者》,《如果种子不死》等。

在我的理想和我的栖息地之间,隔着我整整一生。

离你越远,我爱你越深。现在我不禁叩问自己,我所期望的究竟是幸福,还是走向幸福的过程。

对正在寻找真理的人,相信他们;对已经找到真理的人,怀疑他们。

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既要急切又要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善良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