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04-03 17:06

今天分享一只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学习有关宋代景德镇瓷器的相关知识。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早在汉代就烧制瓷器,但数量不多,质量较为粗糙。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开始设立景德镇。景德镇又称“饶州”、“昌南镇”、“浮梁”等。到了元代后期,随着元青花瓷器的创烧,进一步确立了景德镇全国“瓷都”的地位。明清时期政府确立了官窑制度以后,大部分贡瓷及其他官窑产品皆出自景德镇,并由朝廷派遣专职督陶官督办窑景德镇瓷窑业务;景德镇民窑更是蓬勃发展,瓷器产品不仅遍及国内,更有大量产品外销至亚洲、欧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景德镇拥有独天得厚的制瓷条件,即发现了高岭土。高岭土土色洁白,土质坚韧度极佳,表现在瓷器方面为胎土洁白、没有瑕疵,釉色为玻璃釉,釉色莹润、透明度高,器物又可达到极薄的状态。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形容景德镇瓷器为“素肌玉骨”,故景德镇瓷器又有“饶玉”之称,真正达到了“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境界。由于景德镇瓷器釉色白中有青,青中有白,故也称“影青”、“隐青”、“青白瓷”等。景德镇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上运输条件,即北临昌江;景德镇周边亦有大量的松柴作为燃料。上述各方面条件保证了景德镇制瓷产品的数量、质量及快速运输。两宋时期,北宋、南宋长时间与辽、金对峙,迫使大量工匠南迁至景德镇,又保证了景德镇工匠的数量:“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就是景德镇制瓷窑场当时真实场景的记载。由于景德镇优良的瓷器产品风靡大江南北且成本低廉,导致了宋元明清时期成本极高的玻璃器几乎不再生产(除了明清时期用于皇帝赏玩的器物)。景德镇瓷器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宋代景德镇因生产青白瓷闻名,其中又以湖田窑烧制的产品最为著名。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代文献均有这方面的记载。湖田窑开始于五代,终结于明代,是中国宋、元两代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厂。湖田窑瓷器釉层为玻璃釉,透明度高,光泽度强,釉中气泡大而疏,多用划花装饰,线条流畅。刻线深处釉稍厚,呈现青色,釉层薄处色淡泛白,釉色与纹样互相烘托,艺术效果极佳,为湖田窑青白瓷独特成功之处。

此碗器型亭亭玉立,胎体均匀且薄,洁白细腻。器身施影青釉,釉色清透,白中泛青,青中透白。口沿以及足底无釉,露出黄白色胎体,典雅中略带一丝素朴,别具一番风格。碗内刻划娃娃纹以及花卉纹,是宋代湖田窑典型纹样,寓意为多子多福。婴儿形象憨态可掬,让人爱不忍触。纹饰轻松灵动,不可多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以物学文:南宋景德镇湖田窑模印娃娃纹碗

德馨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