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谈及创业,勿论是兴趣所然,亦或生活所迫,总离不开金钱两字。

金钱的买卖,是一场玩着互通有无、等价交换的数字游戏,有赢就会有输,有赚就会有赔。

《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创业,生与死》一书,作者想告诉人们的,正是这一场金钱游戏中的艰难坎坷和重重风险。


“年轻就要去尝试失败,可真正的失败却无比苦涩。”板仓雄一郎语重心长。

这位日本IT届的传奇人物,用一份文字细腻、剖析深刻、融入真情的自我检讨,为二十年前那场互联网泡沫中的日本经济做了最好的注脚,也给日后千千万万投身创业大潮的年轻人留下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谈及创业,勿论是兴趣所然,亦或生活所迫,总离不开金钱两字。

金钱的买卖,是一场玩着互通有无、等价交换的数字游戏,有赢就会有输,有赚就会有赔。大浪淘沙,步步惊心,一步走错,逆了风向,失了航舵,必然会迷失航向,甚至船毁人亡。

然而,在成功学书籍铺天盖地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是在赞叹奋斗后的收获、拼搏后的荣耀,却甚少有人去谈论创业的艰难和风险,虽然人人都知道这一点。通过《创业,生与死》一书,作者想告诉人们的,正是这一场金钱游戏中的艰难坎坷和重重风险。


误判市场环境、过分依赖贷款、疏于内部交流、组织基础不牢、事业拓展过于激进……

板仓雄一郎和他的公司HyperNet的盛衰荣枯,与其说是时代的悲剧,不如说是游戏的必然,在那一场没有终点的数字游戏中,他从天堂掉进了地狱,成为了一个负债37亿日元的输家。

在书中他悉数的罪状,追溯源头,在于他的人生经历,在于他的商业素养,更在于他性格中潜藏着的不安分因子。


身边的朋友,不乏正在创业或曾经创业者,读书之时,我会将他们的故事与作者的经历相对比,感触颇多。在这里,以3个朋友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创业这件事的几点看法:

《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朋友A,高中毕业未上大学,毅然决然的跑去杭州,进入了快递行业,3年间从一名小哥干到了区域经理,年薪近30万。随后,他自我放纵,染上了赌瘾,不仅输掉所有资产,而且欠了高利贷。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回到老家,从头开始,不仅在几年间还完了赌债,而且拥有了六七家快递公司。在重新创业的过程中,无论多难、多苦,但想起被高利贷逼债东躲西藏的日子,他就充满了斗志,满脸笑容地拨开前路上的乱麻和荆棘。

而板仓雄一郎,虽然他的HyperNet公司比朋友A的小快递公司要庞大得多,但他的“职业生涯是直接从总经理开始的,几乎没有为别人打过下手”,缺少了那种由弱到强、跌跌撞撞、不断摔打的历练,也便缺少了一份韧劲和咸鱼翻身的气概。所以,在泡沫到来之际,他没能挺住,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由此,我想到了孟子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确,苦难的经历是成功的最大资本,那些没经历过苦难的人们,也许,才是最不幸的人。

《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朋友B,在板仓雄一郎破产的那一年,搭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末班车,靠旅游商品发家,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创建了自己的珠宝品牌,投资涉及诸多行业,资产超过9位数。然而,在去年的某一次公司业务扩展行动上,因为少了对市场情况的深入了解,加之前期筹备工作存在漏洞,导致与乙方“兵戎相见”、闹上了法庭,最终开业不到三个月的大厦只能关门大吉,投入的几千万打了水漂。几千万人民币与几十亿日元相比,虽然是小毛毛雨,但却是朋友B的资产的近一半。

我分析着,单从商业案例角度看,朋友B和板仓雄一郎的失败有共通之处,即不知止,盲目投资、过于自信。

所以,在步步有坑的商场上,懂得进退、见好就收、及时反思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然而,很多人却做不到这一点。这正如江上行船,在顺风顺水的时候,适时停下篙,四周打量打量,前后张望张望,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迷人风景,也可能就避开了前路的漩涡或礁石。

《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还有朋友C,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人士,之前是做品牌电脑的代理,从前年开始跨界兼营热带水果营销:与果农签订协议,直接拿没有打农药的绿色果子,然后通过微信、网络销售。由于紧跟绿色农业、互联网+这两大方向,又提前做好了公司架构和营销策略,所以她的这一跨界事业干得是风生水起,前几天刚刚统计的数据,五月份的销售额已过五十万。

“能干成现在这酱紫,没啥秘诀,唯建立科学的秩序并维持高效运行尔!”这是与她一边喝咖啡,一边俏皮说着的所谓“剧透”。


虽然她是在开玩笑,但我认真想想,的确也是这个道理。

对一个团体来讲,有没有完善、科学的制度,能不能有序、高效的运转,每个成员是不是都能够各负其责、充满激情,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板仓雄一郎在反思中也写道:“无论在哪个方面,我都因为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缺乏根本了解而屡屡犯错……这些错误堆积起来,才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他所讲的“组织”,实际上就是制度、规矩和秩序。

《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在读完《创业,生与死》这本创业圣经的当天,我又收到了邮局新寄来的《中国新闻周刊》,其封面赫然印着“创业有理”四个大字。是的,创业有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创业确实成为了一件非常有理的事情,有理的豪情满怀,有理的热血沸腾,有理的九头牛都拉不回。


然而,“对创新无比执着,对技术深度痴迷,从来不安分守己,还有一点理想主义”的创业者们都知道,前路漫漫、非生即死,如何在这条泥泞之地中趟出一条生路来,能力、勇气、智慧缺一不可,尤其是后者,最为关键。这一点,经历过商场沉浮,尔后又深入反思的板仓雄一郎,显然最有发言权的。


所以,已经开始或者准备创业的“创客”们,不妨认真读一读板仓雄一郎的《创业,生与死》。我想,厌倦沉思之后,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商业的智慧,还应当有人生的感悟。


《创业,生与死》:那一场步步惊心的金钱游戏

观察职场生态,问道填坑实践;

分享干货技巧,探索精进之道!

关注


16年机关老司机,带您一起观察职场、吐槽不爽、记录黑锅、打倒坑货。

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和疑问,都可加关注私信给我,有信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