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幽微的人性》:人性是养出来

对于心理学,我一直都很感兴趣。犯罪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

李玫瑾,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社会热点个案进行过详细剖析,并在《锵锵三人行》(后改名《圆桌派》)、《名人面对面》、《世纪大讲堂》等节目中以专业视角进行解读。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幽微的人性》:人性是养出来


我是从窦文涛的谈话类节目《圆桌派》(这个节目话题比较有深度,力荐!)中了解到李玫瑾的。从她的谈话中,我感受到了一个犯罪心理学家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罪犯的温情。我有点好奇,一个经常研究罪犯心理的人,所见多是社会中最阴暗的一面,又怎会说出如此有温度的话语呢?

读了《幽微的人性》,我明白了:一个人内心阳光的人,即便身处黑暗,他/她也能于黑暗中寻出光明来。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幽微的人性》:人性是养出来


因为我本身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书中谈及的一些跟教育有关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所以不妨先说说李老师的教育观。

1.关于生命教育

李老师认为,生命教育往往与“死亡经历”有关。经历过死亡之苦的人才能明白“生”的珍贵。问题在于,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父母往往在中年时期,他们最亲近的人大多没有死亡的事件,他们没有机会经历死亡之痛。如果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没有刻意和精心地设计施教,就很难让这些年轻学子形成“生命珍贵”的观念。因此,死亡教育最重要的时间点应该放在小学。例如,让孩子先列出最亲的亲人名单,然后要求他逐一划掉,让他在这种痛苦的抉择中感受生命被“划掉”的意义。因为如同言语形成一样,越早的言语影响,其形成后的稳定性就越长久。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幽微的人性》:人性是养出来


2.关于女性教育

在李老师看来,女性比男性更应该受教育。“女性系人类的母亲,一个民族的素养取决于这一民族中每个人出生时母亲的修养与教育。”从理性来讲,家里哪怕只能有一个人去上学,也一定要挑个女娃。但很多家庭受男尊女卑观念影响,往往反其道行之。李老师认为,社会必须对女童进行理性的关怀与关注,为女童制定特殊的法律规定。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幽微的人性》:人性是养出来


3.关于Xing教育

李老师以为,Xing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从小开始,且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Xing心理发展过程。她将Xing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6岁之前应该灌输给孩子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观念,即自我保护意识;第二,青春初期(12岁前后)应让少年懂得何为“性别魅力与修养”;第三,16岁花季应了解人类的Xing历史教育,从而进一步了解“性与法律”“性与道德”的关系。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幽微的人性》:人性是养出来


4.关于父母教育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李老师也认为“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影子,从一个人的修养可以看出他的家庭背景。”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这里强调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但问题是,父母如对孩子施加正面的教育影响,前提是父母本身需要具备这样的修养和德行。所以,李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在强调‘优生优育’的同时,还必须要优化父母的修养与品德。”


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幽微的人性》:人性是养出来


当然,除了关于教育的精辟见解外,本书中还散见李老师关于人生的一些感悟。

1.人生,早年玩的时候总觉得有大把的时间,可是真正需要时间的时候却发现,时间这东西挣不来,而且特别不禁花销。

2.默然的表情应该是源于内心的荒漠,而荒漠的感受决定了观念的贫乏。

3.善待他人是救命的东西。

4.往往是不敢当面对峙和吵架,甚至不敢跟对方对视的人,才会在背地里悄悄报复。

5.人的生活范围太小,芝麻大的事业会变成最大的事。人们的心胸有时与生活视野有关,视野越宽阔的人,心胸就越宽阔。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女性一定要有见识,见多识广也会变得心胸宽阔。

6.健康的人生需要养身,更需要养心。

7.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

8.从小没被善待的人往往不会善待社会。

9.对于一名未成年人来说,接受教育是他今后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身之本。如果错过接受教育的关键期,他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也将影响到他一生的生活。

10.我认为认识问题的思维涉及一个层次的问题。我们一般认识问题都是从空间开始的,而最优秀的思维是长度,是历史的思维,是时间的思维。

11.人这一生,你要是看一个点,它就被放大了;但是,如果你跳出来,看一个长的人生,你就会觉得这个事你看明白了。

12.一个人吃的苦和享的富是等同的,你不吃这个苦,你就享不到福,比如早年上学这个苦你不吃,你后来一定找不着好工作……

13.人心理的痛苦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只能认识外界而不能认识自己,能认识自己的人不痛苦。

14.真正的贫困者是那些在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时候还缺乏天赋资源即智力的人,他们要比那个只有10块钱的大学生更可怜。

15.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各不相干,但其实社会自身有一种循环的东西。什么叫循环呢?大家彼此都很冷漠,都很冷酷无情,那最后你得到的一定是这个。如果我们大家都有善意,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释放我们的善意,大家会很舒服的。

16.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17.眼里有什么,心里有什么。

18.一个人,如果在心理上有力量,那么他就会显得比较文雅。人在缺少心理力量的时候,很容易倾向于使用暴力。

19.我们的很多爱情都是电影教的,小说成为我们怎么谈恋爱的一个教材,但它是不用负责任的,代价是你自己去体会的。

20.传统的东西在人类社会能够延续这么多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21.身体病了,心理也可能得病。

22.人是养出来的,尤其人性是养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