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深秋时节,又到了菊黄鱼肥时,很多钓友期待垂钓的黄金季节。

受自然因素变化影响,往往很多钓友趁兴而去败兴而归,未有理想的鱼获。

其实道理很简单,弄懂自然可以满载而归。

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一、温度影响:温度是决定垂钓效果的一个先决条件,温度适宜,人感觉舒爽,鱼儿摄食也会非常活跃、积极。同时,温度突变会改变鱼儿摄食规律,甚至会导致鱼饵浮头或蛰伏水底。如要应对上述所说情况,钓友们应及时改变垂钓的方法。

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1、对浮漂进行调整:鱼儿出现浮头或者上浮至半水中时,如果钓友还是一味坚持钓底,就只能是空竿而归,当飞行员了,所以,如发现这种情况,钓友应该马上对浮漂进行调整。可根据原来垂钓深度将浮漂向下捋一漂或二漂的长度,这样可使带饵的钩悬于水中,有利于鱼儿发现食物,钓到上浮在中上层的鱼了。

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2、加重铅皮重量,将浮漂调整至露出水面一目或平水。目的是铅坠带动浮漂及钩饵下沉过程中,因铅坠更重,就可加快浮漂站立速度,饵料匀速下降或降到鱼儿游弋水层时,鱼儿吞食饵料,浮漂会出现相应信号,提竿就能够上鱼。如出现鱼儿蛰伏在水底层,采用台钓钓法里面的调灵钓灵法,将铅皮或钓目减少,使之达到饵微悬起,另一饵则刚刚触底的状态,一直到有鱼上钩为止。

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3、通过对饵料状态调整,达到上鱼目的。鱼儿出现浮头或在半水中时,钓友可使用比重较轻,溶散比慢的饵料。可方便鱼儿就饵和延长就饵时间,钩子上面还会有饵料残留物,可起到增加诱鱼的效果。如出现鱼儿蛰伏水底,咬饵特别轻的时候,钓友使用比重大,溶散快的饵料,可使饵料在重坠的压带下直击水底,饵料溶散后呈絮状或片状饵料带,诱鱼儿开口就食。

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二、风力影响:可影响到深秋季节垂钓的另因素是风力大小,尤其在水面面积较大的水域,只要有一点微风,也能够吹起较大水波。所以在深秋季节垂钓时,选择背风钓点是很多钓友的共识,因为风力过大不仅会影响看漂还会造成抛投困难。同时,钓友在风中进行垂钓时还需注意,第一加重铅皮,更换具有较大浮力的防风漂或是在漂座里插入适量铅皮从而加大浮漂重量,再就是应采取低位侧抛的方法,将竿尖贴近水面,采用侧抛使钩饵准确落于理想钓点。

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三、风向影响:秋季风天进行垂钓,肥水水域和瘦水水域的钓点选择正好相反。肥水水域垂钓最好选在上风口,瘦水水域垂钓最好选在下风口垂钓,如非要找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最好能够选择在出入水口附近进行垂钓。或者一些凸凹的岸边。

菊黄鱼肥时,钓友在垂钓时,应该注意的几个因素

秋季垂钓,尤其喜欢野钓的钓友,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水文、温度或是环境因素采用不同的策略,所有这些都要求钓友灵活的掌握,随地应变,就会有不菲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