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不抵抗主義"內幕揭祕

我們上回說了,駐紮在東北的16.5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面對1萬多日本關東軍,選擇“不抵抗主義”倉皇撤退。這裡面到底有什麼隱情?這回筆者從

經濟、軍事、政治以及張學良的個人性格四個方面來聊聊。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老年張學良


第二:不抵抗的原因揭秘

1、經濟方面

根據後來流失到海外的民國時期珍貴歷史電報文獻證明,1931年抗戰爆發後。長城抗戰爆發,國民中央政府當時的行政院長汪精衛發電報要求張學良抗日。

張學良在回覆的電報裡面提了三個要求:第一,財政部必須先撥500萬大洋給我,如果先見不到2百萬不開槍;第二,鐵道部要給我撥三百萬,見不到錢不開槍;第三,行政院再撥給我熱河省每月300萬軍費我才開戰!這是張學良提出的三個條件,證據確鑿。

而汪精衛的回電裡這樣說道:南方正在剿共(第五次圍剿),北方前線在抗日,國家已經民窮財盡。我努力給你籌措,你先打。張學良見不到錢就是不打。1930年9月18日中原大戰時,張在發《巧電》通報全國擁蔣之前,就和蔣密電提出了很多條件。最後達成一個什麼結果呢?不說那些虛的名頭,東三省、察哈爾、熱河、綏遠、河北、山西,北平、天津、青島,8省三特別市的黃河以北地區都歸張學良一人節制,坐鎮北平,軍政、財權均歸他掌握,三條鐵路也都歸他管。他沒錢嗎?他有的是錢!最起碼比國民中央政府要有錢的多!(關於張家的雄厚家底我們可以單獨一回細講)

真正沒錢的是在喜峰口血戰日軍,“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第二十九軍,全中國最苦的一個軍,編制最大的一個軍。中原大戰後馮玉祥戰敗,徹底失去對軍隊的控制權。西北軍一大部分在前線被蔣介石收編,宋哲元不願投蔣,帶著十幾萬弟兄退到黃河以北通電投了張學良。張學良為了省錢摳門,十萬西北軍,其實是三個多軍的編制,只給一個軍的錢,為了吃飯軍官都不拿軍餉,這樣的軍隊都能上前線血戰。而裝備最精良的東北軍有什麼臉面說沒錢所以不抗日?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國民二十九軍

歸根結底是因為貪財。是因為軍閥畢竟不是革命軍,是沒有信仰沒有“主義”的。他認為幾十萬東北軍是他的私產,中國的半壁江山也是他的私產,所以什麼都從利益角度去考慮的。1930年中原大戰時跟蔣博弈得到了許多利益,那個時候是張學良一生的巔峰。但在國家危亡之際你還去打這個算盤,就很不識大體了。

2、軍事原因

張學良從小覺得自己有軍事天才,二十出頭就當將軍了。然而他的“軍功”有哪些呢?只有第一、二次直奉戰爭。而那個時候總裁是張作霖,軍事指揮是郭松齡。郭松齡是奉軍中第一能打的戰將。張學良只是以大公子的身份躺在軍功簿上火了一把。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以及郭松齡反奉被槍斃之後,張學良一生再也沒打過一次勝仗。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郭松齡

他父親留給他三十多萬東北軍,以及中原大戰後收編的最鼎盛時期他的奉軍超過40萬。這是張學良一生最輝煌的時候。自此,就全是接連著的昏招敗筆。

中東路事件

張作霖十幾年統治東北,一直採取平衡蘇日的戰略。但是張學良28年“東北易幟”之後他突然出名了,成了民族英雄。為了更進一步的揚名立萬出風頭,決定挑釁蘇聯。日俄戰爭之後北滿鐵路歸蘇聯,南滿鐵路歸日本。他突然提出來要收回北滿鐵路。其實那個時候蘇聯革命才沒幾年,列寧去世才3年,還沒成後來那麼強大的蘇聯。蘇聯回覆他北滿鐵路可以共管,張沒同意。爆發戰爭,結果是什麼?10萬軍隊全軍覆沒。最後不顧國民政府反對簽訂《伯力協定》。這是張學良軍事自信的第一次受挫。

平叛石友三

石友三是誰?人稱“倒戈將軍”。1930年石友三投奔張學良的時候,蔣介石曾致電張告訴他不要接收石友三,意思是你還年輕,這個老狐狸你玩不過的。張學良不聽,將其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十三路軍,給其足夠的裝備和軍餉。次年石友三叛張,他又不得不調東北主力精銳入關剿滅。這是張學良軍事自信的第二次受挫。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石友三

殺了楊宇霆

楊宇霆是奉軍元老,是他父親留下的肱骨重臣。最能打的武將郭松齡反奉被殺之後,在日本人的挑撥下,加上他自己的猜忌心,最終他的左膀右臂楊宇霆、常蔭槐被他以投硬幣的方式槍斃了。所以說,一部分主力被蘇軍殲滅,大部分精銳入關平叛石友三,東北已經是在演空城計。再加上好幾次的軍事決策失利,以及楊宇霆的死,已經使年輕的張學良失去了軍事自信,他不敢打了!也沒有底氣去打!張學良晚年在《回憶錄》里長嘆過一聲:我明白自己犯了個大錯,就是殺了楊宇霆。其實我當年不殺楊宇霆,日本人是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的。足以證明這一點。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楊宇霆

3、政治原因

張作霖十幾年和日本政客的博弈,張學良是看在眼裡的,但是他並沒有學會。他以為他了解日本人,日本政府不會同意關東軍向中方開戰的。但是事態是不斷髮展的,他並沒有時刻關注日本國內的情況。

為什麼日本人赤手空拳闖進北大營?就是因為日本政府不同意陸軍的請求:向中國開戰。而且下了死命令不許動武。當命令還在路上時,日本陸軍就得知了,想趕快動手槍都來不及拿。東北軍還沒來得及動手,就接到張學良不抵抗命令。但是他忘了自己的辦公室裡存著張氏父子向日本政客行賄的所有證據,支票存根、收據等等。這個是個關鍵點。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賄賂日本政客

1931年9月的時候,正是日本政客為了維護憲政(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尤其是當時的首相犬養毅,正在彈壓那些年輕派少壯軍官,讓他們服從憲政和政府,兩派正打的不可開交時。如果他們襲擊沈陽失敗了,日本政客就勝利了,那所有的關東軍以後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但是張選擇了不抵抗。

由於張學良不抵抗,造成了嚴重惡果,就是關東軍不但勝利了還在日本國內成了英雄,連東北日本移民裡的激進分子都衝進瀋陽一起幹。日本關東軍搜出張氏父子向日本政客行賄的證據回國一公佈,形勢立馬發生逆轉,變成政客貪腐,關東軍少壯派軍官為國爭光,日本國內民粹主義也進一步高漲:“寧要清廉軍人,不要腐敗政客”。

後來日本當時的首相犬養毅被軍人在東京刺殺了,刺殺完了後在宅邸找出一封信。是張學良親自寫給犬養毅的,信上說麻煩請把我的私產還給我,還承諾給人回扣。所以張的格局可見一斑。其是他不懂,在民族大義面前,那點錢算什麼?你只要率先拉起抗日的大旗,全國人民都會站在你這一邊,還會愁沒錢嗎?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日本首相 犬養毅

4,個人性格原因

九一八之後,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造成後面一連串的惡果。所以1933年在全國抗議唾罵他是漢奸的壓力下,張學良下野。前往歐洲去意大利找墨索里尼女兒玩去了。他父親張作霖統治中國東北13年寸土未失,也沒被罵漢奸。張作霖死後他率領的東北軍,抗日時期殺過幾個日本人?後來偽軍最多的就是東北軍。之所以在國家危亡之際,他能做出如此決定,跟他的個人性格有很大關係。

他其實就是一富二代。“玩”才是他想要的。

晚年曾在《回憶錄》裡說,東北軍就是他一累贅、包袱,最好拿了錢出洋不回來了才好。熱河淪陷後,張學良1933年與夫人于鳳至、女秘書趙四小姐等人南下上海。杜月笙為了趁機巴結這個年輕軍閥,把福煦路181號已關閉的賭場裝飾一新,請張學良入住。

結果住了沒多久,綽號“暗殺大王”的上海斧頭幫頭目王亞樵,給張宅門口安排了一顆炸彈,當然也沒想真炸死他。王亞樵讓杜月笙轉達張學良,要麼馬上回到北方去,重整兵馬,向日本人開戰;如果不戰,請返回東北,自殺以謝國人。如果既不願戰,也不肯死,那麼,請將全部財產交出,購買軍火,接濟關外的義勇軍。“以上三條,張學良必須擇一而行,否則,我的第二顆炸彈就扔出來了。

然而張大公子有沒有做到一條?沒有!他在這個臨時住所裡面醉生夢死,吸毒到什麼程度?每20分鐘注射一次,連杜月笙這種見多識廣的黑幫大佬都看傻了。整個人骨瘦如柴、面容憔悴。

後來張學良恢復自由後,在《回憶錄》裡說:西安事變我其實就是因為氣蔣先生,我一輩子沒領導,他竟然敢罵我!所以我就給他點顏色看看。你說,像這樣一人,他的民族大義、愛國情懷恐怕也沒那麼堅定。

然而張學良勇敢嗎?證明他性格里勇猛的事情有兩件:一是1935年孫鳳鳴刺殺汪精衛,他一腳給刺客踢飛了。二是西安事變後孤身送蔣介石到南京,無所畏懼,說你槍斃我吧。這個事情的確證明他有勇敢狹義的一面,但筆者認為,那叫匹夫之勇!敵國犯境,你攜幾十萬大軍不戰而逃,就足以證明他的怯懦。大勇就沒有。

風流少帥張學良《系列二》:

汪精衛遇刺

筆者雲:綜上所述,我們從經濟、軍事、政治、性格四個方面對他“不抵抗主義”的探討。也可以歸納為舊軍閥的侷限性,畢竟張作霖土匪出身,他籠絡勢力的方式就有其原罪,包括為什麼而戰?軍隊信仰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原因,從小在“大帥府”長大的張學良,只是一個縮影。

筆者將於下回,聊一聊中原大戰之後,張學良是如何走向人生巔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