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 長文預警!!!建議收藏~

◆ 本文一共涉及27本書,出於各種原因,我將不會對這些書做單獨評論,如果各位後期有興趣,

可以直接在後臺回覆書名。

本期書籍清單
✦ 第一組:
騰訊傳、媽閣是座城、斯通納、誓言:奧巴馬與最高法院、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活法、無比蕪雜的思緒。
✦ 第二組:
藝術的故事、了不起的蓋茨比、渴望生活●梵高傳、乞力馬紮羅的雪、圍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局外人、活著、羅生門、退步集、富蘭克林自傳。
✦ 第三組:
小狗錢錢、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文案訓練手冊、設計的細節、窗邊的小豆豆、我敢在你懷裡孤獨、這些年,馬雲犯過的錯。
✦ 第四組: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各位書友,每年年底都是做總結、做報告的高峰,是加班重災時期。你還好嗎?

今年,我按52個周,平均一週一本書的速度在閱讀。

我確實遇到了一些質量高且符合我口味的好書。但我也遇到了不少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書,以及說不上來哪裡不好但就是愛不起來的金字塔中間書

這些書中,有些是有人說很好,但我讀完發現超級爛的。有些是有人說很好,但我無法共情的。有些是我個人喜歡,但內容上比較輕,撐不起單獨一篇評論的。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我把這類書做一個合集,希望能給各位一定參考。本輯為第二輯~

——高評但個人無感篇——


藝術的故事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這書的評分和口碑都很高,售價也是。

豆瓣上能到9.6分的書都是長期以來口碑很不錯的書,但我的確是讀完就完了,我甚至記不住什麼。雖然我覺得它製作精良,很用心,文辭典雅,可我就是不來電。

我就此和一位書友討論過,他給出的答案我覺得很在理:這本書,學藝術的人感受會很深。如果有和其他的寫藝術史的書做個對比,你就能知道,這本書到底有多好了。

所以,應該是出在我的藝術領悟還處在基礎水平。


了不起的蓋茨比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有很多人很喜歡這本書。坦白說,我也不能說它不好,只是,我對它不來電。

我記得當初同名電影出來的時候,我去看了,還看了兩次——因為第一次看的時候我睡著了,但周圍一些人評價很高,我決定再看一次。結果我還是沒看進去。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了不起的蓋茨比 電影劇照)

看這本書的時候也有,我知道大概的故事情節,想細讀看看作者的文筆。我選的這個版本很薄,但我還是分了好幾次才讀完。我覺得是我對主角不來電吧,我無法被觸動。有時候,好像人和書之間也有某種說不清楚的東西,可以用緣分來解釋:它很好,只是我不心動。


渴望生活●梵高傳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我的一位老師在課上反覆推薦這本書,我就記住了,且對它期望很高。

這本書讓我記住了一件事:梵高的畫是在表達一種情感,一種即時的主觀印象而不是單純地用繪畫的形式記錄某個時刻。他是一個熱愛生活且單純的人。

有人說自己看這本書的時候哭了,情緒非常激動。可我沒有太多共鳴。

我不認為是翻譯的問題,而認為是我對梵高不來電,以及缺少藝術知識沉澱的問題。


乞力馬紮羅的雪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我對海明威一直無感。

《老人與海》,我中文讀了一遍,不喜歡;英文讀了一遍,還是不喜歡。《乞力馬紮羅的雪》我讀得很認真,但也無感。我推測可能是我對創作背景的瞭解不深,所以很難有共鳴。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海明威)

對海明威的寫作手法,我曾查閱過資料。我認為他的手法和當下記者的寫作手法相同:

冷眼熱腸,看似平鋪直敘中藏著洶湧的情感。我不認為這種手法會對我的閱讀造成不可跨越的障礙:當下的長文特稿我讀得不少,也常深感震撼。對海明威我卻不能。

文化背景還是非常重要的。


圍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局外人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這三本書獲得的評價很高,你們應該都知道。但這也是我三本我看完之後腦袋空空如也的書——我記不住大概的故事,也記不住具體的細節。

很遺憾地承認,我想我可能沒有看懂。

我對《圍城》的理解還停留在那句廣為流傳的話裡:圍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只能說,我是硬著頭皮讀完的,我認為這是一本需要理解創作背景之後再閱讀的書。至於《局外人》,很抱歉,請容許我對加繆無感吧。請容許這一點。


活著&羅生門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這兩本書的評價和銷量都不錯,對我來說,它們屬於『一定要找來看系列』。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羅生門”一詞則經常被人們用來指人世與地獄之界門,事實與假象之別。

兩本書都有一些細節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比如,《活著》裡福貴和老牛的那種神態以及我內心的哀慼;比如《羅生門》開篇以拔死人頭髮為生的老嫗以及那種鬼氣森森的感覺。

可以說,這種細節是我過很多年都會記得的。在閱讀的時候,我能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那種情感和氛圍,但我不敢說自己有長篇的感悟。


退步集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這是一本名聲在外的書,來自陳丹青。

我在書店做店員的一段時間,它一直被陳列在藝術設計欄的暢銷展架上,所以我記住了。

關於陳丹青,我曾看到過一段讓我記憶猶新的話,大意是:像她這樣的女子必須要陳丹青這樣的有才華有氣度的男人才能相配。他的才華和氣度是『即使他身處富麗堂皇的酒店也只使人感到相得益彰』的那種。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陳丹青)

所以,我對陳丹青首先是有一份好感的。我是帶著這份好感去讀《退步集》的。

我可以從這書裡感受到陳丹青的真和他對專業孜孜不倦的追尋。他說的都是實話,他的種種批判也很值得反思。但是我不太能接受一個人用如此長的篇幅(一整本書)發牢騷,吐槽,哪怕這是編者對陳的各類文字的集結。

我不太喜歡這本書。


富蘭克林自傳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今年我看了好幾本傳記,這是其中一本。

雖然給這書高評的人很多,我卻沒被觸動。我承認我在當中看到了富蘭克林的一些好品質,但依然有點一頭霧水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鍋~

富蘭克林是一個被印在紙幣上的男人,他當然應該留下傳記。這也是我對他感興趣的原因,但我覺得是我沒選好書。

富蘭克林的傳記有不少版本,分自傳和他傳,兩種傳記類型又分作者和出版社。

我看的是這個版本↓↓↓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但我在看了這本書之後被另一本傳記迷住了——

27本書:到底該不該讀?一線踩雷報告來了(第二輯)

我發現這個作者還寫了兩本傳記,其中一本就是《富蘭克林傳》,我想可能會很不錯,準備明年再找來看一遍。

———————————————————————

以上回答來自長期關注閱讀與寫作的【書痴編輯】伍小仙,如果您對書籍、閱讀、書店、新媒體運營等話題感興趣,可以搜索關鍵詞:書痴評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