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莉 在田間地頭播撒科技陽光

李曉莉 在田間地頭播撒科技陽光

李曉莉走訪農戶,記錄大棚蔬菜生長情況。本報見習記者 南力 攝

本報見習記者 南力 通訊員 李旺發

春播夏長,秋收冬藏,現代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支持,而農業技術的不斷創新離又不開農業工作者的艱辛努力。

在華池縣悅樂鎮鴨窪村村民李志忠家的蔬菜大棚裡,記者見到了一位為農業技術不斷創新了21年的農藝師——她堅持將理論創新與技術實踐相結合,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為華池縣農業生產提質增效提供了技術支持,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農藝師的情懷與擔當。

她就是華池縣蔬菜產業辦公室主任、高級農藝師李曉莉。

“拉這一道鐵絲的時候,距離地面不能太高,太高的話對放風有一定影響……”在李志忠家的早春鋼架大棚裡,李曉莉耐心講解《一種北方乾旱山區鋼架大棚建造技術》。李志忠家的3座鋼架大棚是第一批運用這項新技術進行改造的,通過改造,有效改善了老式側放風鋼架大棚防水能力差、保溫性能不強的缺點。

“李主任給我們提了一些建議,讓我們利用廢舊鐵絲和廢舊棚膜在棚的下面加了一道‘圍裙’,能防雨水進棚,還能提高夜溫,幼苗栽進去後,防冷風吹苗的效果比較好。” 李志忠說,這種鋼架大棚建造技術利用的是廢舊鐵絲和廢舊棚膜,投資小節省成本,且非常實用。

據瞭解,在一次調研中,李曉莉發現老式側放風鋼架大棚栽植瓜菜普遍緩苗慢,她針對這一問題,經過反覆調查、實踐、總結、創新,最終研發出《一種北方乾旱山區鋼架大棚建造技術》並在華池縣推廣。

據瞭解,這項技術只是李曉莉研發的農業科技之一。多年來,李曉莉先後主持或參與完成各類農業科技項目26項,獲獎項目15項,由她主持的《紅小豆新品種冀紅5號引進示範推廣》《慶陽市主要蔬菜制種技術試驗示範研究》《高油大豆新品種晉遺30引進示範及豐產栽培技術研究》等3個項目獲慶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她總結研發的《一種蓖麻全膜覆蓋種植方法》被認定為國家發明專利,《一種北方戶用沼氣自動控制系統》《農村沼氣綜合利用系統》《日光溫室“三沼”綜合利用系統》《一種北方乾旱山區鋼架大棚建造技術》等4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在國家級或省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為華池縣農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岔村是華池縣林鎮鄉唯一的貧困村,2018年底,該村雙塔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閒置鋼架大棚種植綠葉蔬菜,收益喜人。今年,李曉莉帶領技術幹部對該合作社所有鋼架大棚進行技術改造,計劃種植設施瓜菜29棚。

“大棚改造後,試種了些蔬菜,效果就是好!”林鎮鄉張岔村村民劉志榮高興地說,今年準備大量種植蔬菜,所有的苗子、種子、肥料、地膜都由華池縣蔬菜辦提供,併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

李曉莉介紹,通過應用新技術和新成果,目前華池縣共建成設施蔬菜基地6個,完成設施種植面積1.3萬畝。

很多熟悉李曉莉的人都說,李曉莉是一名農業工作的“有心人”。她的“有心”,在於她既能注重農業科技項目實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又能認真總結取得的每一項技術,使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傳統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達到“實踐—總結—創新—提高”的目的。

李曉莉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用所學專業知識為華池農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鄉鎮擔任技術員時,她嚴把地膜玉米的規劃、覆膜、播種和肥料投入關,通過選用優良品種、應用肥料溝施及撮苗種植技術,創出了川臺旱地半膜玉米畝產過噸的紀錄。回到縣農技中心後,她積極參加完成了《華池縣地膜玉米標準化示範區》項目的實施,獲國家標準化示範區獎,華池縣地膜玉米開創了歷史,跨入了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行列。她也榮獲第十六屆“甘肅青年五四獎章”、第三屆“慶陽市青年科技獎”、第四屆“慶陽市十大傑出青年”、全市農技推廣先進工作者等10餘個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