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 在“田間、地頭”的研發團隊——梨樹農業推廣站

四平新聞網訊(記者 崔聖馳)“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巴掌拍也拍不響,萬人鼓掌聲呀聲震天。”就像這歌詞裡唱的一樣,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無限的是團隊的凝合力,也就是團隊精神。像這種抱團式搞研發的團隊,在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梨樹模式”研發團隊體現的一覽無餘。

這是一支擁有 12 人的科研團隊。“梨樹模式”研發團隊是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成立的一支年輕的科技隊伍,團隊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團結協作,努力攻關,有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和優良的學風,具備了較高的政治素養。團隊技術帶頭人李穎,技術骨幹張春雨、林宏、劉亞軍,李紅豔、宋洪波、王豔麗、趙曉霞、王貴滿、黃琦、王影、宋文喆,團隊平均年齡42.5歲,其中推廣研究員2人,高級農藝師3人,農藝師4人,碩士研究生3人;其中有6人是四平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技術帶頭人李穎是“全省農技推廣先進個人”,“四平市第九屆青年科技獎榮譽獎”;劉亞軍獲得過“全國農田節水技術推廣先進個人”,“吉林省第五屆科技拔尖人才”,“人才服務農村發展項目優秀選派幹部”,“四平市第四屆青年科技獎二等獎”、“第十二屆梨樹縣十大傑出青年”;林宏,“全省農業科技培訓先進個人”,“四平市第四屆青年科技獎二等獎”,“人才服務農村發展項目優秀選派幹部”,“梨樹縣第二屆青年行業排頭兵”;張春雨,“梨樹縣五萬畝玉米水肥一體化滴灌及配套技術推廣”項目2013年獲省推廣成果二等獎;該項目2014年被評為四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幾年來,他們頂著烈日下田間,合作完成“春玉米大面積優質高產配套技術集成及規模化經營推廣”、“玉米畝增糧二百斤技術集成與規模化經營推廣”、“梨樹縣五萬畝玉米‘水肥一體化’滴灌及配套技術推廣”、“梨樹縣雙千公頃玉米高產創建技術集成推廣”、“梨樹縣農業科技基層網絡構建與新技術推廣”等5個項目,並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獎等獎項。用新技術培育的玉米累計推廣面積達 351.4485 萬畝,新增產量 47426.31 萬公斤,節本增效 65112.74萬元。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團隊還合作或單獨發表“東北玉米帶秸稈覆蓋免耕對土壤性狀的影響”、“不同耕作處理下凍融對農田黑土硬度的影響”、“梨樹縣新型多元合作農技推廣模式的探索”等論文17篇,並分別在《玉米科學》、《農業科技管理》等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該團隊研究總結出了適於非“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的“梨樹模式”即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經過十年的研究,該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已在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推廣,推廣面積近 10 萬公頃,得到廣大農民的廣泛認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勇攀科技高峰,這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語,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梨樹模式”研發團隊將繼續奮戰在“田間、地頭”,為梨樹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