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槊,汉语词语,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的长度,即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槊出现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发展为。主要种类有:马槊、步槊、杂槊。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又可写作矟)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根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兵器分册》主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泰斗杨泓老先生著述[1] ,槊起源于汉朝,兴起于骑兵为主的战争朝代,即:魏晋-隋唐。这一时期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重装骑兵对决促进了装甲与武器的发展,这个环境造就了中国甲骑具装骑兵的武器与装甲的发展高峰。

槊分槊锋与槊杆两部分,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类武器。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槊正是为了适应汉末以来越来越强大的重装骑兵、披甲战马。

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枣槊;别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

传统演练的套路称为“单槊”,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等。尽管槊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扫千军”等等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1、首先是骑兵对决的战争,南北朝时期有游牧政权先后决战于中原地区,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鲜卑慕容氏建立燕国、氐人建立前秦,从魏晋到南北朝到隋唐是骑兵对决的时代,这个环境造就了骑兵的武器与装甲的发展

2、自汉末以来至隋唐强大的世家门阀执政与领兵时期,唐朝的很多门阀,血统十分久远,可追溯至汉,例如荥阳郑氏门阀就是源自东汉郑玄,赵郡李、清河博陵崔、范阳卢、太原王氏等中原门阀家族。陇西李阀可追溯到汉。因此槊这种威力强大但造价昂贵的武器,只能少数贵族装配,而一般文人贵族、官僚,佩华丽的剑足以彰显身份。只有需要领兵作战的门阀贵族,才需要具有实战性的骑兵武器,因此,槊与世家贵族出身的将领结合,成为其标志。

3、拥有精锐的重装骑兵部队,《南齐书·列传·卷五十七》(拓跋宏)宏自率众至寿阳,军中有黑毡行殿,容二十人坐,辇边皆三郎曷刺真,槊多白真毦,铁骑为群,前后相接。[2]

南朝的梁简文帝,风流潇洒、文采斐然,亲自做《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

南朝名将,世家贵族羊侃极为豪奢,却以制槊为荣耀:《梁书·羊侃传》"侃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马槊

槊的发展主要用于骑兵使用,尤其是重装骑兵。因此,马槊是槊的主要形式。马槊通常为4米左右,槊首锋刃长达60CM。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不经过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通常为重装骑兵所持有,汉唐以来的武将往往以持槊为出身高贵世家的象征。

折叠

步槊

步槊不是马槊,可见的记录很少,通常只是南北朝时期一种对步兵的长矛型的长柄武器的习惯性叫法。并不会按照马槊的制作方法进行繁复的制作,往往只是矛枪的一种称呼。

折叠

杂槊

很多武器假称槊,其形制多稀奇古怪、使用方法也无法考证、演义等也会将一些奇怪兵刃成某种槊,我们都将其统称为杂槊。最著名的有两种枣阳槊、禹王槊,枣阳槊的形象更像一把狼牙棒;而禹王槊基本形状是一根铁棒的前面铸有一只手,取"执掌权衡"的权杖的意思。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古代大将军马上交锋真正使用的武器——槊

槊兴起与辉煌时期的历史特点:

1、骑兵争霸的时代。南北朝、隋朝、大唐都是如此。

2、世家贵族领军的时代,这个时代特点也产生了很多的高社会地位的“将门”,世家门阀领军、同时治学,与后来的科举路线,专治经学、文武分治完全不同。

3、拥有很大的骑兵基数

因此,槊的没落就有了以下4个历史原因:

1、宋朝之后,失去产马的产地,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槊这种强大的骑士武器,失去使用者。

2、槊的成本昂贵,费时而且繁复,失败几率高,耗费大,一杆槊使用以及废弃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强弓,而强弓是宋朝的王牌武器,实行严格的军法管制。

3、宋朝之后,文人领兵,世家门阀不再掌军。

4、制式武器伴随大集团步兵的强大的发展,宋之后,对付强大骑兵军团的方法已经不是骑兵的对决,而是“以步制骑”,制式长枪与强弓硬弩一起成为主流装备。宋朝的步兵人数比以前都要多,动辄几十万编制。制式装备的普及需要“廉价实用”

槊的消亡时代:宋,只用作最高级别的依仗使用,在宋《大驾卤簿图》里,让我们可以瞻仰的最后景象。

槊的消亡之后

槊消失之后,后世仍然追忆它的赫赫威名,有很多兵器取名就带有槊字,但那都不是真正的槊,好比海马不是马,鲸鱼不是鱼,大家熟知的演绎里的“枣阳槊”,“狼牙槊”形象上是殳的形象,但如果起个“枣阳殳”怎么可能有“枣阳槊”威风呢?武将又不是考古考据派出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