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自動駕駛,還需要停車場嗎?

3月9日,工信部官網公示了《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擬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2017年啟動預研至今,大眾、寶馬、福特、吉利、廣汽、長安等十餘家國內外企業協助完成標準的起草與修改。


面對自動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的開展,如果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服務發展壯大,那麼是否意味著不斷接送乘客的車輛將不會有時間停在公共場所了?街道停車區、停車場,甚至是車庫是不是都可以因此取消?


有了自動駕駛,還需要停車場嗎?


確實,投資者比較少注意到停車市場,他們寧願投資上億美元給帶泊車服務的公司,而這類企業的發展往往並不一帆風順。更不用說,過去3年裡,投給自動駕駛汽車公司的資金已經達到800億美元。


可事實也許正相反,1000億美元的停車行業不僅不會縮小,反而會繼續增大。


不難想象,汽車不會像人一樣工作疲勞,所以,人們自然會認為自動駕駛的車輛可以一趟又一趟的前往目的地。即使沒有乘客時,汽車也可以不分晝夜在路上往返周旋,等待下一單任務,甚至還可以當做物流車來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停車設施對一座城市來說可以起到積極作用,未來也依然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了自動駕駛,還需要停車場嗎?


停車市場潛力十足


隨著共享單車、滑板車的流行,摩拜、美團等企業提供的個人出行產品在用戶用完後,可以被隨意地停放在任何地方,其結果,就是會使城市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現階段,各城市已經行動起來,開始“清理”這些妨礙行人的設備了。


正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公共停車場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尤其是非沿街停車區域。調查顯示,人們尋找停車點的時間在13分鐘至32分鐘之間,不僅佔到交通出行量的30%,還增加了車輛排放出更多有害氣體的時間。


為什麼要花費這麼長時間找車位?如今已經是信息化時代,獲取不到停車信息可不是個好藉口。為此,不少停車服務公司開始提供實時車位信息,以此來減少人們盲目尋找停車地點的時間。


有了自動駕駛,還需要停車場嗎?


隨著市政和私人車庫的增多,留給沿街停車區的空間將越來越少,只有當政府取消沿街停車區後,各種創新企業才能有更多發揮空間,找到更多充分利用道路的新服務,同時,也給停車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


未來停車越發重要


雖然自動駕駛技術還並不完美,但完全不需要人駕駛的車輛早晚會被開發出來,而最理想的狀態,則是這些車輛可以全天24小時提供服務,因此不再需要停車場。


可即使到了那個時候,停車場也不會消失,先不說車輛需要有場所用來加油或充電,車隊傳感器設備的定期檢查、車輛維修和保養,就算是對車內進行保潔,也都是要有停靠點才行。


而通過打造先進停車設施,為新的出行業務提供各種增值服務,也許正是未來停車市場的收入增長點。城市還可以通過對隨意停放的騎行工具收取費用的形式,來彌補路旁停車收入。


有了自動駕駛,還需要停車場嗎?


智慧停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也改變了大家的出行方式。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今後智慧停車的應用場景將會越來越豐富,也將對緩解城市停車難的民生難題作出巨大貢獻。


今年8月25日-27日,由福田區人民政府、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停車設備工作委員會、深圳市停車行業協會共同組織的“2020深圳國際智慧停車設備與技術博覽會”將盛大開啟!其中有專門的自動駕駛企業區域,將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科技體驗,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