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排版:Elaine


新西蘭封城鎖國已經超過2周。

目前官方公佈的數據(截止4月5日)已經突破了1000例。我在很多華人自媒體的新聞報道下面看到對新西蘭政府的批評,這類批評也幾乎都是點贊最多的。但如果你看新西蘭的英文媒體,對政府的評價情況截然相反。對比著看,讓人有生活在摺疊世界的感覺。

總理和衛生部總幹事的表述裡,目前情況是比原來估計要好得多。新西蘭疫情的拐點可能會在未來的幾天到達,因為確陽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跡象,社區傳播目前都還是在很有限的控制範圍。

那麼,新西蘭的真實疫情到底怎樣呢?

我通過公開數據仔細分析一下,同時也將問題拋給了“好說說話不吵架群”的群友們,雖然大家意見分歧很多,但他們理性而發散式的討論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發,真的是越來越喜歡這個群的群風。


  • 新西蘭真實疫情怎樣?


新西蘭衛生部官網有個新冠肺炎疫情專區。

它給與了給了非常詳細的數據,從目前確診病患的數量變化,到患者的年齡分佈,性別比例都有,這些患者分別在哪些區域(或城市)等。另外還有一些非常細的數據,比如:需要住院的這13位患者分別在哪個區域?確診的1000多名患者,他們的種族分佈。下面我就挑其中一部分,大家一起來看看。

我們首先看累計確診人數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這個比較簡單,

目前看還是在勻速上升。

新西蘭的閉關鎖國時間點是3月19日,

那個時候僅有累計28例確診,

就在這條曲線剛有上升苗頭時。

(延伸閱讀: )


但數據很多時候要看怎麼解讀,

如果看 每日新增確診人數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有的人會不會覺得踏實很多?

因為增長不再是指數型了,

當然也有人會做其他理解,

比如怎麼新增還是在增長?!

這點我們下一節分析。


我們再來看年齡分佈圖。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聽說老年人比較容易得病?

其實並不是。

新西蘭最多的病患年齡區間是20-29歲

那是不是年輕人比較容易得病?

也不是,

可能老人都在家自覺隔離,

年輕人還跑出來開party,

又或者近期境外回來的kiwi

大多數還是年輕人。


那麼是不是有種族差異呢?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毛利人佔新西蘭人口的比例在15%左右,目前的數據,毛利患者佔7.5%,亞裔占人口10%左右,患者佔比8%,歐裔人口比例65%左右,但患者佔比75%。但因為樣本數和感染途徑的差異,所以這個數據僅參考。毛利人和太平洋島國人,因為人種差異,所以對一些疾病確實存在易感。所以新西蘭的統計數據將他們也都單列出來,體現了新西蘭人對於原住民的尊重和特別待遇,在這種重大問題上予以了特別對待。


病患都在哪些區域呢?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上圖必須說明的是,

新西蘭是按照DHB來統計的,

比如奧克蘭就被分成了三塊

Waitemata,

Auckland,

Counties Manukau

因為奧克蘭人口較多,

所以醫管局是分成了三個部分。


而南地South雖然是一個大區,

但卻包含了Queenstown,

Dunedin, Invercargill等廣泛地區。


關於為什麼不具體公佈每一個病患的所在,

在“好好說話不吵架群”有過激烈的討論,

這個涉及病患隱私和公共衛生安全之間的取捨。

目前來說,雖然有一些公眾提出需要公開,

但政府的做法還是信任患者會自己隔離,

並不會犧牲患者的隱私讓公眾去監督,

因為這可能產生對患者的霸凌。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他們分別在哪個DHB也都有說明。

比如TONY住的北岸屬於Waitemata

另外也標註了全國需要接受ICU的僅3人。

看完這些,我對新西蘭的疫情有了一個清晰的框架。如果需要,你也可以在政府公開的數據裡尋找到很多放大視角的東西。我們知道新西蘭近期的每日確診數進入了一個平臺區,這也在不少微信群裡被理解為“政府控制數據”,或“控制疫情無力”。那麼我們結合一些其他數據,做一些更深層次的分析。


  • 怎麼看待持續的新增確診

我能理解很多華人朋友的焦慮,甚至還有一些留學生家長給我微信,說自己在國內和新西蘭雙重疫情夾擊下要憂鬱,有的諮詢我的意見是不是應該讓孩子趕緊回去。這些焦慮的核心來源就是:

新西蘭的持續新增在封國後仍然

沒有停止

那麼,這是為什麼?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輸入型病例

我們知道新西蘭雖然封國,但一直都歡迎身在海外的新西蘭人回家。所以這部分新增(輸入型)是

無法避免的,和封不封國沒有直接聯繫。那麼,新西蘭政府和人民會拒絕國民回家嗎?絕對不會。中國也不會,這個世界基本沒有哪個國家會拒絕本國公民回來。至於新西蘭居民(綠卡),新西蘭也是允許的,這體現了這個國家的善良。不要為這一點指責政府,因為華人拿著綠卡居住海外的不在少數。

輸入型病例佔比多少呢?我們看錶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到目前為止,新西蘭的確診病例中,

45% 屬於近期海外旅行史;

36% 屬於密切接觸人(比如海外病患家屬);

18% 調查中(潛伏期,或等待測試結果等)

1% 社區傳染


這就是真實的數據,新西蘭的十幾起社區傳染目前都在密切跟蹤中。但目前明確的社區傳染人數還是在非常有限的範圍。我理解有些同胞對數據不相信,但新西蘭的人口密度低,大家幾乎都居住獨立別墅的居住環境,和很多其他國家比較,確實大大減少了社區傳染的概率。而且新西蘭的關門還是算早的,這點比較幸運。

隨著國際航班越來越少,上週每日入境的人數已經從日均2000人次,下降到日均500人次。所以輸入型的確診人數應該會進一步緩慢下降,只要這一塊降下來,後面做好入境人員的檢測(目前是人人都查),那麼新西蘭的疫情防疫就算是取得了一個小的階段勝利。

為什麼只是小的階段勝利呢?

因為還有社區傳染這一塊啊。雖然目前看數據只有1%,但還有18%的待溯源數據。這裡面肯定會有一部分社區傳染的數據,比例多少我也不清楚,要看最後的衛生部跟蹤的結果。另外還有一部分尚無發病症狀的患者,可能在社區。雖然現在全國居家隔離,大大阻斷了傳染途徑,但還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那怎那麼辦?

只有一個辦法,加大檢測。

衛生部其實已經在這樣做了。目前單日檢測超過3000例,已經是第一週日均檢測數量1500例的兩倍。那麼衛生部能做到的最大檢測能力是多少呢?經過持續的努力,目前已經提高到了5000例每天,目前離檢測最大能力還有相當的空間。

新西蘭政府非常誠實,連存量的檢測試紙也如實告訴了大家。目前是41813份,按現在的檢測量13天沒啥問題,但政府也在發佈會上說明了正源源不斷的從海外運來。如果對試紙數量有顧慮的讀者可以一直去監控這個存量,每過幾天就會有更新,下週我也會在後面的文章裡跟進。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有檢測空間不代表誰要檢測都檢測,這裡有一個優先級的問題。近期入境人員,現有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這是兩類最優先的檢測對象,因為他們風險最高。檢測完成後,再對其他可能有疑似症狀的病患進行檢測,這樣的安排是科學的。不要僅僅因為某個人要求檢測被拒絕就認為不合理。大家可以假設,如果每個人要求檢測的要求都滿足,那麼僅華人就有近20萬,那麼40天內將無法檢測那些最可能的病患,那是解決方案嗎?答案很明顯。

所以,這裡有一個很好的跡象。在檢測數量增加了1倍的情況下,確診人數並沒有太大變化,還是在40-90區間,這其實說明新病例的確診率是在下降的。確診率=新增確診/當日檢測數量,那代表著疫情在向良性的方向發展。

我建議大家後面可以高度關注這個指標。在宏觀經濟學裡,有一個術語叫先行指標(leading index),它們往往會早於其他指標給與方向性的判斷。確診率無疑就是疫情裡的先行指標,它的下降就直接代表著新西蘭疫情的增長放緩。

關於拐點,有很多不同的標準。比如增長放緩屬於拐點,核心標誌就是每日新增人數的下降,每日確診病患數字持續下降,可以理解為峰值拐點。隨著新增下降,治癒增加,那麼會進入存量病人的下降,但這個累計的存量病患人數拐點會有2周左右的滯後。如果新西蘭的疫情峰值拐點即將來臨前,我們該怎麼辦?


  • 拐點前怎麼辦?


其實在新西蘭民族裔裡

咱們華人同胞是最會保護自己的,

這點我其實不用再多說了。

我只是推薦大家也看看衛生部網站。


在新冠肺炎專區有一個模塊

information for specific audiences

給特殊需求者的信息。


我第一次打開這的時候真的很感動,

新西蘭衛生部這麼貼心

考慮到了眾多的特殊人士

為她們提供了完整的防疫指南。

有醫療衛生人員,

有旅行者,

有提供住宿的人員,

脯乳期的母親

高齡人士,

空乘人員和邊控人員

殘障人士

......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我們都知道,

在疫情裡,最大的弱者就是這些人。

我們都聽說過疫情最嚴重的日子裡,

那些疫區待產的年輕母親們絕望的求助,

那些沒人看管死去的智障兒童......


這份名單,還有其後的支持方案,

讓我看到這個島國的文明

溫情而無聲,

堅定而有力。

疫情下的新西蘭(11)疫情拐點到了嗎?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

說到這,想和各位紐村同胞聊幾句。

我們很幸運的生活在新西蘭這個國家。

她雖然不繁華,

但畢竟是個現代化發展中國家。

她不算富裕,

但從不吝嗇慷慨和善意。

她不算強大,

但有對人類普世價值的堅持。

她雖不完美,

會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但她會像我們的母國中國一樣,

永遠納開雙臂接納我們。


透明,是應對疫情的重要前提。他讓謠言不攻自破,他讓人們踏實安心,他讓你理性的行動,他讓你冷靜的思考。新西蘭政府告訴了我們她正在做的事情,她也努力告訴我們她為什麼這樣做,她還展示了做出這些決策的原因,還有原始數據。

新西蘭因為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特殊的人文居住環境,又不處於世界的交通樞紐,加上關門較早,所以比較幸運的目前還處在一個較為樂觀的位置。我今天居家隔離以來第一次出門買菜,去的是Milford 的 countdown,明天會專門寫一下自己的感受,另外還有一篇《3月初回中國的你們,現在還好嗎?》的文,大概寫好了,但還要再完善一下,近日也會分享給大家。


最後,我想說:

我知道正在發生什麼,

我也知道每個人都被公平對待

這兩點都很重要,

所以,我的心很安定


也希望看完本文後,

你的內心也能多一份寧靜。


未完待續

上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