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里的漏网之鱼,胆大包天,动了后宫还想动皇后

一说起太监,大家都会想到赵高,魏忠贤,李莲英这些人,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太监,不仅权倾朝野,还日久岁深。要说太监掌权最多的朝代,那应该就属明朝了。因为明朝的太监不光参与党派的竞争,他们还有掌控实权的机构:东厂和西厂。

太监里的漏网之鱼,胆大包天,动了后宫还想动皇后


a、这事说起来也有点好笑,洪武大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时候,为了防止太监乱政,专门打造了一块铁牌挂在宫门上,上书十个大字:太监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然而太监乱政最厉害的朝代就是明朝。

这是为什么呢?扒开它的历史发现,在明朝建立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勤勉,他事无巨细,不管朝中大臣上奏什么问题,都要亲自审批,这就造成了明朝的大臣没有什么实权,什么事都得听皇帝的,而且朱元璋不设宰相,他认为这些活他一个都能干了,没必要让外人来分解他的权力,这样才能巩固他朱家的皇权万世不衰,可是他错了,他从来没想过,明朝像他这样能干的皇帝就他一个,他的子孙后代一个比一个懒,当然这些事他不知道,要不然他的棺材板一定压不住了。

太监里的漏网之鱼,胆大包天,动了后宫还想动皇后


b、到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当皇帝的时候,问题就开始显露了,朱棣不像他爹那样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吃苦耐劳的精神差了一级,有些时候想偷个懒休个假,可是明朝的皇帝没有休假,比现在的996还惨,因为没有宰相,所有奏章都需要皇帝批复,不批不行,他忙不过来,自然就得找人代他批,又不敢让别人知道,那只有找贴身的太监,这时候太监执政的苗头开始显现了。纵观整个明朝,除了朱元璋也就是他儿子朱棣和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算是想做事的,朱家其他的子孙真是各有各的特色,好玩至极,今天就先不说了。

太监里的漏网之鱼,胆大包天,动了后宫还想动皇后


c、还是说回太监,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太监,就是皇宫里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一群割了小丁丁的男人,其实真正割的不是丁丁,是蛋蛋,毕竟丁丁还有别的作用,是男人都懂。

太监这个职业也是由来已久,自秦朝开始就有了太监这个职位,因为皇宫里除了皇帝就是皇帝的女人,皇帝的女人又多,这么多人又需要别人服侍,洗衣做饭刷马桶这种小活可以招宫女来做,但是还有一些力气活宫女干不了,只能招男的去做,后宫又全是女人,招男人进去岂不是羊入虎口,所以就有了太监这一职业,把那些男人阉了,自然就不会出事了。

太监里的漏网之鱼,胆大包天,动了后宫还想动皇后


d、今天要说的就是明朝有这么一个太监,他虽名义上是太监,但实际上还是正常男人,就像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净身的时候走了后门,随便划拉了几下走了个程序,就混进宫了,其实没有阉,或者没有阉干净,这种太监整个中国历史也就三个:一个是秦时的嫪毐,他也不能算太监,那时候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这个嫪毐就是吕不韦的一个棋子。第二个是唐朝的刘克明,据说他的义父刘光是当时的总太监,而且皇帝唐敬宗李湛又是个昏君,让他得逞了。第三位就是明朝的陈德润了。

太监里的漏网之鱼,胆大包天,动了后宫还想动皇后


e、为什么要单独说陈德润呢,因为这个人非常奇葩,或者说胆大妄为到无法无天了,他是明熹宗朱由校时的太监,他之所以吃得开,完全是他傍上了一个厉害的老大:魏忠贤,这个人就不用说了,明朝末期最厉害的太监,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岁,比皇帝少一岁,魏忠贤死后,陈德润就成了老大,由于他净身净的不干净,该有的功能都有,在后宫真的是如鱼得水,和后宫不少宫女妃子有染,你说他这日子过的已经可以了吧,可他偏偏不满足,在明熹宗朱由校死的时候,他看上了年轻美貌的寡妇皇后张嫣,半夜去后宫要霸王硬上弓,不过张嫣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别看她守寡的时候才21岁,她可是和魏忠贤、客氏斗争了好几年的女人,连魏忠贤都不怕,还怕他的小弟吗,自然是没让陈德润得逞。

太监里的漏网之鱼,胆大包天,动了后宫还想动皇后


所以说,人要懂得满足,知足常乐,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