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預測題: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


【高考作文備考】2020年高考作文押題: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生活給予我們無盡的思考和追問。

有一種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會問:“為什麼是我?”在看到別人得到機會時,又會問:“為什麼不是我?”

還有一種人,在看到別人身陷困境時,卻會問:“為什麼不是我?”在自己得到機會時,又會問:“為什麼是我?”

這兩種發問總是帶給人無盡的思索,不同的發問也體現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你對這兩種發問有什麼樣的思考?請選好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注意】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我?”這是人們陷入困境、面對機會時常有的兩種發問。不同的發問指向不同的反思結論,這背後是價值取向和人生境界的差異。這個作文題旨在引導同學們在困境和機會來臨時,在自我與他人的比對中,通過思辨形成積極理性的認知。

材料展示了兩種人的兩種思維。第一種人不善於肯定自我,他們在遭遇挫折、看到別人得到機會時,會反思自己哪裡做得不好。這種反思如果越過了理性的界限,容易走向自怨自艾或妒忌他人的極端。

第二種人則相反,看到別人陷入困境、自己迎來機會時,會分析自己的優勢,從肯定自己中得到人生的經驗。這種思考如果越過了理性的界限,容易走向自負自滿或故步自封的極端。

從任何一種人的角度出發,不是僅僅停留在面對困境不抱怨、面對機會須積極的淺層次思考,而是能辯證地思考“如何反思自我”,都是值得肯定的。若能綜合兩種人的角度,談勝不驕、敗不餒,積極反思,由此探討需要怎樣的人生境界,則是最佳立意。

【佳作賞析】: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

行走於充滿荊棘與挑戰、鮮花和掌聲的漫漫人生之旅中,總是會遇到不同的處境和情況。面對挫折,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反省,才能避免更多挫折;面對成功,少一點驕傲,多一點反省,才能繼續成功。

當面對諸如此類種種困難挑戰時,不同人有不同的發問,本質上來說是不同的人生境界,人生高度和人生視角不同。儘管如此,我們仍要努力向“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的最高方向前進。

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首要前提是善於反省,善於在該反省時反省,善於在別人認為不該反省的時候反省。著名的作家馬爾克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反省自己昨天的所作所為,並鼓勵或助推今天全新的生活。作為大作家的他,尚要反省自我,到了越是優秀的境界就越要反省自我,那我們普通人,又有什麼理由不堅持呢?

同時,在善於反省中總結行為的合理或過失。試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誰沒有犯過錯?但為什麼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往往是成功者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我們學生在做題時將錯題整合成冊,以免下次重複犯錯;醫生將每個特殊病例整合尋找規律,以探求治療新方法;企業家在順應時代發展步伐中總結轉型經驗,以備下一次時代革命……這些都是反省的表現。

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要求我們把抱怨化為實幹,化為自己的動力。當自己失敗了,不要抱怨他人或自我,應化悲傷為動力;當他人成功了,不要侷限於羨慕或妒忌,要化為動力,作為自己今後成功的助推器。網易創始人丁磊在京東、小米、淘寶紛紛推出新產品的擠壓競爭中,毅然決然地退出該領域,埋頭苦幹,在幾年後的今天,在網絡帝國中打造出了有道詞典、網易雲音樂等優於其他競爭者的產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要求我們以良好的人生態度和情感,理智平靜地應對挑戰。諸葛亮臨亂世而不懼,在關鍵時刻出山;嵇康在臨死前,以一曲《廣陵散》贏得千古盛名。我們在面對一切挑戰時,也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可以拼得到的,盡力去做;得不到時,也要將心態放平,安慰自己,不要沉溺於妒忌、抱怨等不良情緒中。當然,寬宏的人生性格與弘毅的品格態度非一朝一夕可以養成,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慢慢地,漸漸地,只要堅持,終究能獲得成功。

棄抱怨之聲,發反省之問。願你我都能譜寫出人生的華章,做人生贏家。

【點評】

文章標題即觀點,開篇兩段旗幟鮮明,從面對挫折和成功都需要多一點反省出發,指出不同的發問差異源於人生境界的不同,由此將論述的重心落在“發反省之問”上。文章主體部分論述“如何發反省之問”,從發反省之問的前提、在反省中總結經驗與教訓、化反省為動力與實幹、以良好心態應對挑戰這四個方面展開論述。文章對於積極理性反思的肯定與倡導,是最值得肯定之處,可惜最後沒有能呼應開篇對人生境界的思考,是遺憾所在。(郎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