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們90後乃至現在的小學生都非常熟悉的一篇課文,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美好回憶。但你可能不知道,它曾在六十年前曾被改編成同名動畫——中國第一部,也是世界的第一部水墨動畫。

本來想找回90年代人教社出版的的《小蝌蚪找媽媽》課本的影印圖,但是沒有找到,這非正版的網絡圖片就湊合著吧。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後來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方惠珍、盛璐德,是她們在1959年創作和發表的,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我找了很久也沒有方惠珍的照片與資料,實在抱歉,不過還是找到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方惠珍是盛璐德當時(1959年)的上海工部局荊州路小學幼兒園園長,有時間再找吧。而盛璐德的資料在百度百科裡倒是有現成的。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盛璐德(女,1912年~1985年)

順帶八卦一下,盛璐德的丈夫馬革順(1914年--2015年)是陝西乾縣人,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中國合唱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學院榮譽院士。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馬革順和盛璐德的結婚照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馬革順老先生

現在回到正題,為什麼說《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竟然牽扯到中國動畫的興衰?請聽我娓娓道來。


1.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的誕生背景

當年“雙百”方針提出之後,在那個時候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影視文學作品,包括有其中就有1959年方惠珍和盛璐德傳作了兒童文學史上的傳世名篇《小蝌蚪找媽媽》,在當時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歡迎與熱愛。

當時在電影領域上,興起了很多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比如根據老舍的中篇小說同名改編的《我這一輩子》、根據楊沫長篇同名小說改編的《青春之歌》。當然還有人們耳熟能詳的《白毛女》、《南征北戰》以第一部在美國上映的彩色電影《林則徐》。所以說啊,現在大什麼IP改編和衝擊好萊塢金像獎等,都是六十多年前我們老前輩所玩剩的。想想都是汗顏啊。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五十年代電影海報

同時,在動畫領域上就有人提議把方惠珍盛璐德的《小蝌蚪找媽媽》改編為動畫片,所以就此誕生了中國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水墨動畫電影——《小蝌蚪找媽媽》。

有人可能會問,那時候的中國有這樣的實力嗎?沒有實力?開玩笑啊,那時候的中國的動畫製作水平是亞洲第一,僅次於美國好萊塢。那時候的日本動畫才剛起步,距離劃時代的《鐵臂阿童木》的誕生還有2年時間,而此時中國已經制作出了揚名世界的《蜜蜂與蚯蚓》、《漁童》、《豬八戒吃西瓜》,以及稍後一點的《大鬧天宮》等的動畫片。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上海美術電影廠製作的動畫電影


2.《小蝌蚪找媽媽》的誕生要謝謝齊白石

先上傳一下,2011年修復之後的《小蝌蚪找媽媽》動畫片。請各位看官慢慢欣賞,順帶點個贊和留下一句評論。

其實當你看完之後,你對比我們所熟悉的課文你會發現,課文中的角色被刪掉了4個,分別是:小雞一家、蝦公公、螃蟹以及鯰魚。其中小烏龜還被刪掉了,只留下烏龜媽媽一個。另外的就是,金魚也改成了鯉魚,估計是怕被小屁孩問:為啥我家三百畝的魚塘沒有金魚了之類的問題。

其實啊,這些都是名著改編為小學課文的常用手法,包括我們所熟悉的《醜小鴨》以及同是水墨動畫改編的《小貓釣魚》。

話說回來,為什麼會說《小蝌蚪找媽媽》的誕生要謝謝齊白石了。事情是這樣的,請聽我慢慢說來。

大家都知道齊白石(1864年—1957年)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畫家,也知道他是以畫蝦而出名的,其實他畫蝌蚪也是很出名的,比如曾拍賣出1個億的《蛙聲十里出山泉》。畫蝦出名的就有《墨蝦圖》、《魚蝦圖》等。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十里蛙聲出山泉(局部)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齊白石畫作集(部分)

所以在他去世2年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片導演徐景達就找到攝影師段孝萱,和她談到:“齊白石的畫可以印在臉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動畫”。兩人還找了時任美影廠總技師錢家駿和唐澄(女)一起研究。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段孝萱,女。美術電影攝影師。黑龍江富錦人。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徐景達((1934年—1987年),別名阿達,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崑山市,動畫導演、編劇、美術設計師、特效師。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錢家駿(1916年—2011年),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中國內地動畫導演、美術設計師、動作特效師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特偉(1915年—2010年),祖籍廣東省中山市,中國內地動畫導演、編劇、畫家。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唐澄(1919年—1986年),出生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中國內地動畫導演、編劇、設計師、特效師。

八卦一下啊,當時在這些人物資料時,特別是看到唐澄的照片時,不得不感嘆:我們的前輩不僅有才華而且還擁有盛世容顏啊。對了,他們當中有好幾個人都是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也就是現在的南京藝術學院,不知道現在“南藝”的學弟學妹們看到之後會有什麼感想?

1960年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上,時任國家領導人聽了彙報後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這個消息傳回美影廠後,他們開始了水墨動畫實驗。一起加入的還有特偉和唐澄。

第一個實驗鏡頭是“一隻青蛙從荷葉上跳下來”。這樣,探索基本方法後,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實驗。全廠所有原動畫工作人員都開始製作蛙、魚、蝦、馬等片段。3個月後,《水墨動畫實驗》完成,描繪不同動物的齊白石先生 《蝦》多個幾十秒片段組成了一個短片。

根據實驗的成果和成片的需要,美影廠創作團隊在原有的三四個故事環節的基礎上,又加入六七個環節,豐富劇情,並加入彩色的金魚形象。這個故事就參考了方惠珍盛璐德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文學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囊括了齊白石的各個作品的角色。但同時也產生了一個誤會,那就是有人認為齊白石參與了這部動畫的製作,其實並不是的,因為在這部動畫製作的時候,齊白石老先生就不在了。1960年7月,時長15分鐘的首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就這樣誕生了。

這部動畫放映之後就成為經典,到底有多經典了,單是獎項就拿的不計其數,就連50多年後的2013年中國郵政還以《小蝌蚪找媽媽》為主題出了一版郵票。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小蝌蚪找媽媽》動畫片獲獎記錄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2013年發行的《小蝌蚪找媽媽》郵票

所以啊,我才敢說,這就是這部動畫片和齊白石先生的緣分咯。

回到本文的論題,為什麼我敢說《小蝌蚪找媽媽》見證了中國動畫片的興衰。再請聽我慢慢道來。


中國動畫片的發展史簡述

(注:本發展史的文字抄錄王星博,柴雨瑩《淺談中國動畫發展史》,配圖為網上所搜)

大致來說,中國動畫發展史大約經歷 了 6 個時期。

1 萌芽期

1922~1945 可以說是中國動畫發展的 萌芽時期了,早在 1918 年,就有美國動畫流 入中國,當時中國還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會,美國動畫給國人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其 中也誕生了中國最早的一代動畫人,當時典 型代表人物非萬氏兄弟莫屬,他們也順理成 章的成為中國動畫的開拓者。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萬氏兄弟,中國美術片的開拓者。包括萬古蟾、萬籟鳴、萬超塵、萬滌寰4人

中國第一部廣 告動畫片於 1922 年正式拍攝完成,名字為 《舒振東華文打字機》。1924 年《狗請客》與 《過年》陸續拍攝完成,這兩部動畫可以說是 中國最早期的動畫片了。雖然最為一種新興 產業,但是兩部動畫帶來的影響卻微不足道。

2.穩定期

1946- 1956 年,新中國在這一時期成 立,中國人民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帶領下終 於站起來了,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在這 一時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動畫作品,其中比 較典型的有木偶片《皇帝夢》,動畫片《甕中捉鱉》等優秀作品.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木偶動畫片《皇帝夢》,導演陳波兒((1910年-1951年),廣東潮州市潮安人,演員,導演

1950 年以後,動畫的受 眾人群逐漸轉向了兒童,其中典型代表作品 是《小貓釣魚》。在技術上也有了質的飛躍, 動畫片再也不是單純的黑白顏色,彩色動畫 片慢慢興起,此時期也拍攝完成了中國第一 步彩色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導演錢家駿,李克弱

3 繁榮期

1957- 1965 年中國動畫迎來了繁榮期, 重大事件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建立,自 此以後,中國擁有了第一家可以獨立拍攝美術片的專業電影製片廠。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有時間再給大家扒扒這個傳奇製片廠的故事,畢竟我們很多童年回憶都是它帶來的

在毛主席對於文化 藝術的倡導之下,中國人民對文化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幫助中國動畫走向了第一個 繁榮時期。此時期,中國動畫開始在國際舞 臺上展漏頭角,優秀的作品獲得了國際上許 多獎項,中國動畫也逐漸開始被外國所接 受,中國動畫產業欣欣向榮,逐漸走上了正 規的道路。

這一時期誕生了中國人民至今都 家喻戶曉的一批優秀作品,其中最出名的非 《大鬧天宮》莫屬,這部作品在當時的風靡程 度不亞於現在的流行偶像劇。1961 年,水墨動畫片開始展漏頭角,其中典型作品為《小 蝌蚪找媽媽》與《牧笛》等等。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水墨動畫《牧笛》,導演特偉,錢家駿,編劇特偉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大鬧天宮》,導演萬籟鳴、唐澄

4 停滯期

這一時期 動畫作品很少,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小號手》, 《小八路》等。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彩色木偶片《小八路》

5 鼎盛期

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整體經濟情況蓬勃 發展,動畫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這一時期 出現了許多動畫生產廠家,也產生了大批高 質量的作品,其中代表作品有《哪吒鬧海》, 《猴子撈月》,《南郭先生》《阿凡提》以及聞名遐邇的《葫蘆兄弟》等等優秀作品.在 這一時期,動畫的題材不再像以前那麼單 一,內容開始變得深刻,同時也出現了大批 帶有諷刺意味的作品如《三個和尚》、《牛冤》 等等。開闢出新思想,即動畫片不止是給兒 童觀看的,大大提高了動畫的受眾人群數 量,使動畫得到了更為廣泛的發展。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哪吒鬧海》,導演嚴定憲、王樹忱、徐景達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猴子撈月》,導演周克勤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葫蘆兄弟

插一句話,當我看到《猴子撈月》也是一部動畫片的時候,我就不淡定了,因為作為90後的我時學過《猴子撈月》這片課文的。現在真的要好好想想,我們以前的有多少課文是由動畫改編的?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小學課文《猴子撈月》插圖

6.轉折期與趨向預測

21 世紀以來,中國的動畫產量以及動 畫生產公司達到了空前的數量,隨著互聯 網時代的發展,外來的動畫作品越來越多 的湧入到中國,中國動畫產業受到了前所 未有的衝擊,老一套動畫形式已經滿足不 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中國動畫需要借鑑外來文化,取長補短,所以這一時期 成為中國動畫的轉折期,為的是適應人們 越來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雖然動畫產業沒有達到外國動畫那樣的 高度,但是中國還是不缺乏一些優秀的動畫 方面的人才的,雖然暫時發展遇到瓶頸,但是 前景還是很可觀的。所以近年來有許多優秀 的人都參與到了這項事業裡,這些新人的融 入大大提高了動畫事業的活力,相信在不久 的將來,動畫事業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度。

結語

有時候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前輩這麼厲害,而現在中國動畫卻拿不出手,甚至還產生了投資幾千萬卻是慘不忍睹的動畫片出現。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不知道是哪部的話,自己網上找找吧

但是,最近幾年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大聖歸來》、《大護法》和《白蛇緣起》等都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再次崛起,也算是對得起祖宗咯。希望即將上映的《姜子牙》也可以複製哪吒的傳奇。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希望《姜子牙》可以複製哪吒的奇蹟

可惜長篇動畫依然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話說回來,我最喜歡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怎麼就不播了?估計說起來也是淚啊。

從1922年的《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到現在,中國動畫片發展已走過將近100年,但是能成為經典流傳於世的卻是寥寥無幾,更加不要說是有影響世界的動畫作品了。

為什麼會這樣?想了很久終於想明白了:首先在製作的形式上中國動畫的很多創作者缺少文化自信或者是說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想想像《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猴子撈月》,包括今天重點說到的《小蝌蚪找媽媽》,哪個不是充分的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水墨、木偶和剪紙等?想國人喜歡,你就要告訴國人,我所製作的動畫都是在傳承中國的文化(如《小蝌蚪找媽媽》和《牧笛》就很好體現了中國水墨畫和書法的特點);想外國人都喜歡,你可以告訴他們,這動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堅持文化自信,實現民族復興

美國、日本怎麼搞,我們也跟著怎麼搞,是很難走下去的,容易迷失。中國動畫片要有自己的特色,正如鄧爺爺說的,“我們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樣的道理。也希望中國的動畫片能像小蝌蚪一樣找到自己的“媽媽”——中國動畫片的發展方向。

隨著國家實力的越來越強大,我相信中國的動畫片水平也會越來越強大。作為文化載體之一的動畫片也有它的時代任務,就是把中國文化傳給全世界的小孩子乃至成人,讓他們從小就知道:“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叫中國。”

最後,照例問一句,下面的插圖是小學語文的哪篇文章。(提示:也是由動畫片改編的文章)

從小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到姜子牙和哪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