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抱养的远嫁女

1 幸福长大

陪我长大的表姐表哥都说我是幸福的女孩,自小在父母兄长的宠爱下长大。

我有三个哥哥,小哥大我七岁,我出生在1990年,那是计划生育最紧的年代。

1990年的豫西农村,条件还很一般。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但是很勤劳能干。把地里的庄稼侍候的规规整整,连田边地头都找不到一棵杂草。除了种庄稼,还在河边开辟了菜地,闲瑕养牛喂鸡,当然这些鸡蛋哥哥们是吃不到的,大多进了我嘴里,小哥也有抗议过,但不影晌曰出而作,曰落而息的生活市式。生活生机勃勃,虽时有孩子争吵,家里还是时常充满欢声笑语。

我叫小芳,父母文化不高,给我也起了一个很貝年代性的名字。也没什么涵义,就是当时叫芳的多,他们也觉得好听,随了大流。以致后来流行一首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时,男同学找我起哄,为此,还知他们闹过几次,起了这么一个怪名字。我承认,我长得极美,表姐常说我眉眼如画,表姊妹中,我最好看,初中就收到不少小情书。

我是抱养的远嫁女

2 得知真相

不觉中我已十六岁,读了一所普通高中,哥哥们都已结婚。爸爸妈妈愈发忙了起来。不但要忙地里,还要帮忙照顾几个年幼的侄子侄女。在我身上放的精力也少了些。

我早恋了,巧的是,同村一个小姊妹也喜欢上了喜欢我的男生。喜欢在他面前有意无意透露我的家庭信息。

一次,两人闹矛盾,他脱口而出,"拽什么拽,一个抱养的闺女,横什么?""你说什么?谁告诉你的?″他可能知道自己囗误,不再说话。

就有看热闹不知事大的,"你不就是抱养的吗?你妈没告诉你?"同村的小姊妹一脸的不可置信,我走上去,刷刷两把掌就上去了,后来,班主任让通知家长。我没等到父亲来校,自己搬桌子离开了。

我沒直接回家,去了姨妈家,当然姨妈不会告诉我真相。

晚上,父亲来接我回家。一到家,父亲就冲我喊,"能耐了你,不和家里说一声,就退学?你就是抱养的,我亏待你了?还是让你缺吃少穿了?"然后蹲到一边啪达啪哒抽旱烟。母亲也在一边的落泪。这是记忆中,父亲第一次发脾气,母亲第一次落泪。

父母在村里有着极好的人缘,这大概也是十几年没人嘴碎,告诉我真相的原因。

后来听说,从不和人红脸的母亲,去了那家找人家要说法,斥责人家咋教的孩子。那家叔婶也是极好的人,见我说,别听那死妮子瞎说,她是眼红(羡慕)你。已然16岁的我,肯定知道无风不起浪。

父母最终告诉我真相。说是有那年赶集在路边捡的我,当时的我像个瘦猫,家里没女儿就抱回家了。同行的还有三叔和三婶子。

那时计划生育生抓的紧,孩子被送走的也有。所以他们也未报警。

我是抱养的远嫁女

3 寻找生母

后来,我去深圳打工。一边打工,一边托人寻找生母。父母也在帮忙寻找。

同一个乡镇,都是十里八乡的乡亲,要找也不是很难。我心里甚至恨亲生父母,难道就没想过寻找?就放在路边,真要生死由命吗?

后来,父亲打电话,说有了眉目。我赶紧请假回家。父母陪我一道去了那个村子。现在想来,后悔自己当年自私任性,父母如珍宝般带我长大,我却……,现在也成了母亲,才知自己当年剜心之举多让人心疼。

当我们一进村,就迎来了亲生父母一家。不用鉴定,就知亲生。一个姐姐,和我不但形似还神似。

亲生父母看似热情,实则疏离。生父是公务员,生母是教师。姐姐也在政府上班,弟弟在市里读书,他们已举家迁往市里。他们忘了还有一个女儿。

这次回来,是在叔叔家招待的我们。简简单单几样菜。席间很客气的客套。当得知我打工后,生父脸沉了一下。父亲有意说了一句:"老弟,孩子我给你送回家了,以后,你看着培养一下。"毕竟我还才18岁,未来还长,生父嗯了一声,并未再说下去。

临走,生父给父母五万元钱,感谢他们这些年收养。父母不收,他塞给了我。我流泪接下了。不是感动,而是明白,这是一种买断。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我的出现还是不在他们计划内。

整个认亲过程没有我想象中痛苦流涕,深情拥抱。包括我的生母,看我的眼神,都带着疏远。

太阳偏西,各自踏归程。他们上了豪车,没有人邀我一起。我随父母一到回家。

父亲开着小三轮,"闺女,回家了。"仿佛我不曾认这亲。母亲搂着我,坐在后排。我拿出五万块钱给母亲。母亲接下了,"我给留着,我和你爸还养得起你。"

我是抱养的远嫁女

4 远嫁结婚

21岁,打工认识了甘肃的老公。父母嫌远,极力反对。最终拗不过我,为了我的幸福,含泪答泣。

结婚那天,亲生父母未来,是父亲通知的他们,想我一辈子的大事,他们有权知道。我也满心欢喜,心怀希望,想他们来可以来,见证我的幸福。

中午时,叔叔来了,说亲生父母有事来不了,托他捎两万块钱,添些嫁妆。"他们不愿来吧?"我一脸不乐意,"咋会呢?就是忙!"叔叔讪笑着。

我把之前的五万块钱,(母亲不曾动一分)连同今天两万,一同给了叔叔。"叔叔,您能来,我很高兴。不论钱多钱少,人到了就好。这钱,您给他们捎回家吧。我爸妈哥哥都备齐了嫁妆。真缺了什么,他们会补的。"父母看看我都说没什么。

真好!从此少了一份挂牵,真的仿佛他们生命中不曾有过我。我也不曾见过他们。真的,还不如不相认,让自己难受,父母也跟着难受。就这样,恩怨从此消。

婚后老公倒也极好,我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前几年,条件不好,母亲冬季早早给孩子做好棉衣,让父亲给寄来。几个哥哥也时常贴补。

风水轮流转。前年家里拆迁,赔了3套房,还有了余钱。这些年,虽读书不多。在父母的要求下,学了计算机,还有小吃技术。小宝也读幼儿园了。我开了一家小吃店,生意比想象中的好。如今,已有了规模。

现在,趁父母农闲,把他们接来一段时日。看他们满头白发,愧疚心生,他们才是我一生的最爱!一生的牵挂,愿他们使健康康,愿我还有机会多陪伴多孝顺,也不枉他们养我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