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抱養的遠嫁女

1 幸福長大

陪我長大的表姐表哥都說我是幸福的女孩,自小在父母兄長的寵愛下長大。

我有三個哥哥,小哥大我七歲,我出生在1990年,那是計劃生育最緊的年代。

1990年的豫西農村,條件還很一般。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但是很勤勞能幹。把地裡的莊稼侍候的規規整整,連田邊地頭都找不到一棵雜草。除了種莊稼,還在河邊開闢了菜地,閒瑕養牛餵雞,當然這些雞蛋哥哥們是吃不到的,大多進了我嘴裡,小哥也有抗議過,但不影晌曰出而作,曰落而息的生活市式。生活生機勃勃,雖時有孩子爭吵,家裡還是時常充滿歡聲笑語。

我叫小芳,父母文化不高,給我也起了一個很貝年代性的名字。也沒什麼涵義,就是當時叫芳的多,他們也覺得好聽,隨了大流。以致後來流行一首歌《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時,男同學找我起鬨,為此,還知他們鬧過幾次,起了這麼一個怪名字。我承認,我長得極美,表姐常說我眉眼如畫,表姊妹中,我最好看,初中就收到不少小情書。

我是抱養的遠嫁女

2 得知真相

不覺中我已十六歲,讀了一所普通高中,哥哥們都已結婚。爸爸媽媽愈發忙了起來。不但要忙地裡,還要幫忙照顧幾個年幼的侄子侄女。在我身上放的精力也少了些。

我早戀了,巧的是,同村一個小姊妹也喜歡上了喜歡我的男生。喜歡在他面前有意無意透露我的家庭信息。

一次,兩人鬧矛盾,他脫口而出,"拽什麼拽,一個抱養的閨女,橫什麼?""你說什麼?誰告訴你的?″他可能知道自己囗誤,不再說話。

就有看熱鬧不知事大的,"你不就是抱養的嗎?你媽沒告訴你?"同村的小姊妹一臉的不可置信,我走上去,刷刷兩把掌就上去了,後來,班主任讓通知家長。我沒等到父親來校,自己搬桌子離開了。

我沒直接回家,去了姨媽家,當然姨媽不會告訴我真相。

晚上,父親來接我回家。一到家,父親就衝我喊,"能耐了你,不和家裡說一聲,就退學?你就是抱養的,我虧待你了?還是讓你缺吃少穿了?"然後蹲到一邊啪達啪噠抽旱菸。母親也在一邊的落淚。這是記憶中,父親第一次發脾氣,母親第一次落淚。

父母在村裡有著極好的人緣,這大概也是十幾年沒人嘴碎,告訴我真相的原因。

後來聽說,從不和人紅臉的母親,去了那家找人家要說法,斥責人家咋教的孩子。那家叔嬸也是極好的人,見我說,別聽那死妮子瞎說,她是眼紅(羨慕)你。已然16歲的我,肯定知道無風不起浪。

父母最終告訴我真相。說是有那年趕集在路邊撿的我,當時的我像個瘦貓,家裡沒女兒就抱回家了。同行的還有三叔和三嬸子。

那時計劃生育生抓的緊,孩子被送走的也有。所以他們也未報警。

我是抱養的遠嫁女

3 尋找生母

後來,我去深圳打工。一邊打工,一邊託人尋找生母。父母也在幫忙尋找。

同一個鄉鎮,都是十里八鄉的鄉親,要找也不是很難。我心裡甚至恨親生父母,難道就沒想過尋找?就放在路邊,真要生死由命嗎?

後來,父親打電話,說有了眉目。我趕緊請假回家。父母陪我一道去了那個村子。現在想來,後悔自己當年自私任性,父母如珍寶般帶我長大,我卻……,現在也成了母親,才知自己當年剜心之舉多讓人心疼。

當我們一進村,就迎來了親生父母一家。不用鑑定,就知親生。一個姐姐,和我不但形似還神似。

親生父母看似熱情,實則疏離。生父是公務員,生母是教師。姐姐也在政府上班,弟弟在市裡讀書,他們已舉家遷往市裡。他們忘了還有一個女兒。

這次回來,是在叔叔家招待的我們。簡簡單單幾樣菜。席間很客氣的客套。當得知我打工後,生父臉沉了一下。父親有意說了一句:"老弟,孩子我給你送回家了,以後,你看著培養一下。"畢竟我還才18歲,未來還長,生父嗯了一聲,並未再說下去。

臨走,生父給父母五萬元錢,感謝他們這些年收養。父母不收,他塞給了我。我流淚接下了。不是感動,而是明白,這是一種買斷。他們已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我的出現還是不在他們計劃內。

整個認親過程沒有我想象中痛苦流涕,深情擁抱。包括我的生母,看我的眼神,都帶著疏遠。

太陽偏西,各自踏歸程。他們上了豪車,沒有人邀我一起。我隨父母一到回家。

父親開著小三輪,"閨女,回家了。"彷彿我不曾認這親。母親摟著我,坐在後排。我拿出五萬塊錢給母親。母親接下了,"我給留著,我和你爸還養得起你。"

我是抱養的遠嫁女

4 遠嫁結婚

21歲,打工認識了甘肅的老公。父母嫌遠,極力反對。最終拗不過我,為了我的幸福,含淚答泣。

結婚那天,親生父母未來,是父親通知的他們,想我一輩子的大事,他們有權知道。我也滿心歡喜,心懷希望,想他們來可以來,見證我的幸福。

中午時,叔叔來了,說親生父母有事來不了,託他捎兩萬塊錢,添些嫁妝。"他們不願來吧?"我一臉不樂意,"咋會呢?就是忙!"叔叔訕笑著。

我把之前的五萬塊錢,(母親不曾動一分)連同今天兩萬,一同給了叔叔。"叔叔,您能來,我很高興。不論錢多錢少,人到了就好。這錢,您給他們捎回家吧。我爸媽哥哥都備齊了嫁妝。真缺了什麼,他們會補的。"父母看看我都說沒什麼。

真好!從此少了一份掛牽,真的彷彿他們生命中不曾有過我。我也不曾見過他們。真的,還不如不相認,讓自己難受,父母也跟著難受。就這樣,恩怨從此消。

婚後老公倒也極好,我也有了兩個可愛的兒子。前幾年,條件不好,母親冬季早早給孩子做好棉衣,讓父親給寄來。幾個哥哥也時常貼補。

風水輪流轉。前年家裡拆遷,賠了3套房,還有了餘錢。這些年,雖讀書不多。在父母的要求下,學了計算機,還有小吃技術。小寶也讀幼兒園了。我開了一家小吃店,生意比想象中的好。如今,已有了規模。

現在,趁父母農閒,把他們接來一段時日。看他們滿頭白髮,愧疚心生,他們才是我一生的最愛!一生的牽掛,願他們使健康康,願我還有機會多陪伴多孝順,也不枉他們養我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