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家长有两个最好的老师,

一个是书本,另一个就是孩子。

——尹建莉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最近拜读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越自觉》(豆瓣评分8.4,当当评分8.4,畅销榜top32)。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这是一本书信问答集,包括了98封家长和孩子的求助信以及尹建莉老师的回信。是从上万封书信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典型案例,囊括了亲子家教的方方面面,从2岁说到青春期,实操性强,各个年龄段宝宝的家长们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自家宝宝问题的解决方法。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本书同时也是一本包含心理学的书籍,就像尹建莉老师自己说的,现在的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教育的怎么能不懂心理,学心理的怎么能不懂哲学,学哲学的对婚姻也略知一二。

大多数家长的信只是片面之言,可是尹建莉老师就可以从这些片面之言中看出端倪,一针见血的指出家长的问题所在,甚至是心理问题,童年创伤等。在一封回信中她这样写到“你要把一切怨气和负面情绪消解得干干净净,心地单纯地善待每个人,感恩每个人,包括自己。”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当然有些书信是比较搞笑的,给本书增加了幽默轻松的氛围。如:

“孩子太叛逆尹老师,如何杜绝孩子叛逆?

尹建莉:你用了杜绝两个字,很有冲击感。

两个办法:

第一,家长“杜绝”自己和孩子发脾气,这是主要办法;

第二,生个机器人孩子,自己控制程序。”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真是有感于尹建莉老师博大的爱心啊,作为畅销书作家,北师大教育硕士,尹建莉父母学堂首席导师,平时的工作一定是非常繁忙的。工作之余还义务帮助了这么多的家长还有孩子!最小的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小朋友只有6岁,书中的最后一封信就是这位小妹妹和妈妈一起写的感谢信。

诚如一位妈妈信中这样评价尹建莉老师,“您不仅是个出色的教育家,还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家、出色的作家!”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尹建莉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是蒙氏的,本书中主要的教育中心理念可以概况为以下三个:

1)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与溺爱不同,“溺爱的的真相是包办,它剥夺了孩子的很多自主选择,恰是爱的反面”

2)自由,给孩子最大的自由但不是放任

“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

“孩子不需要纪律和管制,在安全和道德的底线之上,尽量允许孩子做他想做的一切”

3)教育要做到“有心而无痕

要无为而治。要引导孩子而不是逼迫孩子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尹老师在书中给广大家长的建议: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1)多阅读

在阅读中成长,“阅读 是用他人的经验成就自己的生活”

2)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不要精细管理

毕竟是孩子,不要在生理方面管控的太严

3)“做作业、作息、买衣服、玩游戏、看电视等,都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父母尽量不要插手,爱他支持他却不限制他”

4)“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真正放下”

“不要打听考试分数和名次,”

5)不说孩子不守诺言

孩子的诺言没兑现就没兑现了,没关系的,孩子对自身能力常常判断失误,不善于信守诺言,要教孩子不轻易许诺,也不要求孩子许诺

6)无论如何不要打骂孩子

书中有好些家长的信中表明他们之前的打骂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在看了尹老师的书后开始转变,孩子的情况才有好转

7)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一样,有称职的也有不称职的。要积极配合好老师;如遇到不称职的,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甚至为孩子出头。

8)“不要吝啬钱“

”只要条件允许,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在爱和钱两方面都有丰足感”

9)“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

10)“清除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卑感

父母不为面子活着,就不会把孩子搞得太累”


家长管的越少,孩子越自觉——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有感


尹老师带我们绕过育儿路上的坑:

01作业崇拜

现在有些地方甚至连幼儿园都要做作业...... 成年人多少都有作业崇拜,总觉得上学了就要做作业。但是作业有时候只是无谓的重复,占用了孩子本该用来阅读,玩耍或其他活动的宝贵时间,还会消磨掉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02感统失调

“儿童“感统失调”的主要病因是成人心理失调”。每个孩子的发育快慢,身体素质都不同。有的方面发育的慢些,素质差点都不是病,只是一个特点

03奖惩教育

“育儿中盛行的“奖励与惩罚”其本质就是有条件的爱,听起来不错,也能获得眼前的一点收益,但孩子将来的格局不会大,因为他学会了计算。无条件的爱是父母最大的修行,也将获得最大的福报。”

04"延迟满足法”“哭声免疫法”

“偷偷地将决定主体调换为父母——孩子们完全没有主动权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延迟”。在那个著名实验中,是孩子自己主动延迟,克制了欲望,得到了第二块糖果,并没有谈及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

05敏感期

居然有人在信中提到5岁孩子有“婚姻敏感期”,

“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提法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待孩子没有必要划分时段。”

“教育中的很多错误观念,其最深的根源就在于对童年的蔑视。如果人们把童年仅仅当作成年的准备阶段,就会肆无忌惮地压榨童年,剥夺童年——这就是当下孩子们活得很累的根本原因。”

最后用后记里的一句话总结本书:“她点到了中国教育的症结,道出了许多父母感知而没有形成自觉的问题所在。关键是,她给出了解题的路径。”

书中金句

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

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