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兄弟》书评

最近有幸读到余华先生的《兄弟》,这也是我第一次读他的书。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余华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先锋派作家,他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其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世界,而《兄弟》也正是如此。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整部小说让我感到有些压抑与悲哀、感动与荒谬。读文章我很少有这种矛盾的心情,或许这个故事原本的构造就是极其矛盾的,以致让读者也不得释然。

《兄弟》作为小说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本身的文字魅力以及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力,使我很好奇故事的发展,并深受感动。我个人认为它不完美的一点是结局的太过荒谬,因为下部的故事性太强,似乎有些脱离了实际。而这种发展形势我们在很多电视剧里会经常看到,他把原本感情至深的兄弟两人写到最后,竟然出现了那样的结局,那样的无法令人想象,甚至有些难以接受。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兄弟》,顾名思义,就知道是写两兄弟之间的事。这对既不同父也不同母的两个人,借着人生的命定和无常、家庭际遇,兄弟俩被拧在一起,又各自分开。兄弟的这一生,从他们成为兄弟,一同成长,到李光头发财致富,宋钢自杀。让我不得不怀疑他们之间是否还是“兄弟”,事态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兄弟之间的这份情谊怎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即使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李光头去南方发展失败而归。兄弟间的情谊还是为我们所见。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在苦难和艰难的岁月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读完不免能看出余华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人物的个性塑造,他用他特有的语言特点将一个个充满温馨而又催人泪下的细小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可是,这对兄弟至深的情感演绎到最后,余华却如发奇想的给读者来了个措手不及,很多荒唐的事情随之既出,兄弟间的情谊荡然无存。李光头的发迹,故事情节的转变,兄弟情感的扭转让我吃惊。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下部的重心是兄弟情谊与爱情之战,展开在林红、宋刚与李光头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荒谬的三角关系。我原本以为这本书是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描写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此来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使人想不到的是,原本描述的兄弟情义最终在金钱与所谓的爱情的诱惑下还是严重地倾斜了。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余华曾说,他的文章写的是对苦痛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看到这里,我觉得他确是如此,兄弟在文革前后经历了如此惨痛的人生,尽管兄弟离散,却仍然将那份情谊存留下来。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也许我并没有看懂《兄弟》,又或许兄弟间的这份感情我始终是没有看透。

因为时代的变迁,周边环境的变化,有些感情也是会淡化的。就像李光头和宋钢,淡了就淡了,人活着就是要向前发展,而不是顾虑牵绊留念着这已逝去的疑似情感。他们仍然还是他们,还是兄弟,只是生存与发展不需要以前那份真挚的情感,所以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到最后,一切都结束了,李光头住上了豪宅,坐上了镀金马桶,他想象着去太空邀游时,才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地球上已是举目无亲了,他此时又是多么痛心失去那位昔日来关心自己的好兄弟。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