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二年,我在華縣柳枝修溝峪水庫!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在溝峪水庫的一段經歷

作者 姚拴虎

一九七二年十月,我奉原華縣柳枝公社文革委員會來到了溝峪水庫工程指揮部。指揮部當時剛開始籌建,人還不多。由於我有在橋峪水庫三年的工作經歷,自然就被分配到工程組,任工程技術員。

一九七二年,我在華縣柳枝修溝峪水庫!

溝峪水庫

開工後先是鏟山皮,開挖結合槽。不久就成立了以梁堡大隊為中心的“炮連”。大約四十五人。其中心任務是開山放炮。連長宋根計,副連長周根煥。二位都是年輕精壯的小夥子,都有爬山打石頭的經驗。不久我被分配到“炮連”,負責西山輸水涵洞基礎的開挖。在二、三十米高的半山腰,山陡坡滑的土層下,全是鐵黑色的連山石,非常堅硬!炮工三人一組,一人捉釺,二人輪錘。每天下來只能打三、四十公分深的炮眼,工程進度很不理想。我和二位連長商量後,先把山皮全清理完,露出山石後,山坡也較平坦,能站住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炮眼的深淺計酬。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工效。過於危險的地方,由二位連長負責。這樣經過了四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一條長170米,寬1.60米的涵洞基礎初顯輪廓。

縣水利局派駐水庫的工程師趙民權指示,由我負責輸水涵洞的襯砌,他要求一定保質保量;嚴格把關,要接受橋峪水庫東山涵洞的漏水教訓。他指出:像咱這流域面積,只有15.90平方公里的小型水庫一旦發生漏水,就很難按期完成蓄水量,保證不了下游的灌溉需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他提出,由梁堡大隊的陳堡生產隊專門砌石。因這個隊較大,人口多,大部分男勞力,會砌石、磊石的,以便管理。由於開山放炮,石頭都滾落到山底,每天砌渠所需的石頭及原砂都要從幾十米深的山下,肩扛人抬,一竹筐一竹筐的往上抬——又沒有路!手磨破、肩墊爛,沒有一個人叫苦。大壩的土方一天天在升高,涵洞必須趕在大壩建成前完工。時間短、任務重。人們在隊長趙九成帶領下,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一條寬1.00米,高0.80米,165米長的輸水渠道終於按期完工了!

緊接著開始渠頂混凝土打拱。因只有內模,沒有外模,對混凝土質量要求格外嚴格。軟硬必須適度。既不能流,更不能有馬蜂窩。天氣已到嚴冬,非常寒冷!每天下午幹完活,都要把它們用草簾覆蓋。第二天揭掉,把上面的彎凸點及雜草用鋼釺打掉。後邊人跟著上灰抹面。更麻煩的是拱打完成後,內頂還要進行內粉,這樣才能保證涵洞不發生滲漏。

渠底到拱頂只有1.40米高,人在裡面根本無法站立,只能彎著腰幹活,婦女們把浮灰及雜草清理掉,運走。還要彎腰用筐子把灰漿運進來,工匠才能進行內粉。165米長的渠道中間幹活還得點上臘燭。中午吃飯時,大家才能出來休息一會。伸一伸腰。沒有幹過這活的人實難想象施工的難度!辛苦!陳家堡的群眾硬是彎著腰把這段活幹完!

輸水涵洞完工後,緊接著臥管開始砌石。管面寬1.00米,長1.20米,高0.60米。平面上有直徑0.25米的洩水洞兩個,坡比1:15。共45級。還是要求裡外粉面。由於趙工和我的嚴格把關,臥管修成後,可以說滴水不漏!蓄水期間,下游群眾的生活用水都得用一寸的膠管。三根採用倒虹吸的辦法供水。此項工程經歷了兩年三個月的時間,完滿地完成了輸水涵洞及臥管的所有工程。共計開山炸石1050立方米。砌石315立方米。混凝土175立方米。

一九七二年,我在華縣柳枝修溝峪水庫!

(左)作者姚拴虎

七十年代初,在上級各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大打人海戰爭。經過了三年零七個月的難苦奮鬥,一座高46.30米,移動土方63萬立方米,可蓄水67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7000餘畝,集調節蓄洪養殖灌溉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壩,雄偉壯觀地屹立在溝峪山口!造福於柳枝人民!也見證著柳枝人民愚公移山的豐功偉績!

編語:

疫情退去是春天

春暖花開,萬紫千紅。在疫情退去春暖花開的日子裡,人們懷著期望的心情迎接著這個不平凡的季節……復工復產。防疫已進入常態化。面對國外日益嚴重的疫情,人們倍感憂心!

作為我區一名普通的文學愛好者,心繫祖國;關心著我區文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本期平臺推出的姚拴虎同志的佳作,作者以詳實的筆調記錄了自己和其他社員同志的奮鬥片斷。歌頌了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不平凡的人。正是他們當年的艱苦奮鬥才有了我們的今天!

讀罷該文,使我又對文學作品有了新的認識:一是虛構、情感和思想。二是理性、專業社會化。文學不僅是情感的產物,而且還是歷史的延續。作品要有空間,詳實,才會有更多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