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管理研究新课题:心流,工厂与员工双赢的机会!

前段时间的一线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频发问题,这让上级很是不满,也让我是挠破头皮,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想到了玩网络游戏,也是在研究网络游戏行业时,让我知道了 “心流”。对于这样一个新奇的词语,很容易就让我产生了探究欲望。

工厂管理研究新课题:心流,工厂与员工双赢的机会!

每次一线发生操作失误,作为部门管理者,都是要找当事人进行面谈,了解操作失误的前因后果,员工的反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不小心,有的说是没注意,有的干脆就说是自己错了,在这么多的回答中,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来,委实不容易。

在5why分析里,质量管控是这样要求的,如果异常原因问到是人的原因的时候,那么就要考虑从检验方面去问了,因为人的原因太多,多到无法预防!

就在我对这方面问题绞尽脑汁的时候,偶然间的阅读让我找到了“心流”这个词!原来我的员工频繁发生操作失误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心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心流,是2004年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定义是在心理学中是一种人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譬如音乐家在演奏时的心理状态。人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对心流还有一种通俗的解释,就是“忘我”! 产生心流的方式是多样化的,而且心流产生的同时也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

工厂管理研究新课题:心流,工厂与员工双赢的机会!

在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的8大特征中,特意挑选了6点在工厂具有可行性的特征:1.行动的动机;2.清楚的目标;3.有立即回馈; 4.具备不断挑战;5.主观时间易忽视;

在一线操作员工的工作中,动机/目标/回馈/挑战都是充分的,如果现场的操作失误频发,多半是员工在这些因素的认知上有偏差,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对眼前的工作产生“心流”而频发失误!因此在员工操作失误这个问题上,需要在这些因素上去下功夫,从而引导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多地实现“心流”状态!

工厂管理研究新课题:心流,工厂与员工双赢的机会!

那么如何在一线管理工作中去引导员工更加容易地产生“心流”?

实现“心流”的方向虽然已经是非常明确,但是却也得有切合实际的措施,作为部门的负责人,只能在现有的框架下去改变,因此,结合资源条件,目前正在尝试以下两点措施。

第1点:多开会,多鼓励,多认可!

工厂管理研究新课题:心流,工厂与员工双赢的机会!

开会不但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接受正确的工作观念,也可以帮助大家指出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让员工各自明确自己今天的工作任务,并能够借助这个时间对大家的工作做一些总结,让大家更好地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认知,也就是为员工建立清楚的目标!

员工出错时的处理方式也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其实很多员工出错,均不是出于本意,出错后心里很容易产生愧疚和难过,如果放任下去或者训斥员工,很容易让员工心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讨厌工作,更难以在工作中产生“心流”!

因此,管理的注意力应该更多地放在鼓励和认可上,帮助员工认识错误,鼓励员工去预防错误,认可员工的工作上的付出,尽可能地消除员工出错后的自责和难过的心理,消除工作在员工心里产生的“阴影”,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产生“心流”的机会!

第2点:多做有效的心理巡检!

工厂管理研究新课题:心流,工厂与员工双赢的机会!

一线的操作员工的工作一般都是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工作,均是需要人工去操作,员工的心理活动,机器方面肯定是不会给予反馈的,而巡检就可以!

领班在巡检过程中及时关注一线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并及时提醒他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也需要多关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及时地对员工心理的梳理,从而让员工更好地在岗位上继续工作;

也可以在对应的生产区域增设一些人性化的标语,作为在本岗位工作的提醒,这也是一种即时反馈!

以上这两点内容是我目前想到的方式,但是要做好这两点也是不太容易的,因为本身你的领班人员就得是一个比较容易产生“心流”的人,才能对于每天的开会和巡检工作持续有效地坚持!

可以说以上两点方式更多地算是人工形式的回“”回馈环路,及时地对员工进行信息回馈,保证提醒员工在工作上持续努力,辅助实现员工“心流活动”,这两种方式可以说是比较“愚笨”的办法。

对于“心流”的研究,我还在持续中,觉得还有一些方面也是可以做一些尝试!作为管理者,希望员工能更多地投入工作,同样作为管理者,资源方面的限制还是非常局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去做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心流”或许就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